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游戏茶馆  ·  B站盈利,网易公布2024年全年收入丨一周要闻 ·  21 小时前  
独立出海联合体  ·  《幻兽帕鲁》全平台玩家已经超过了3200万人 ·  3 天前  
游戏研究社  ·  能玩一辈子的格斗游戏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最终会把产业消灭掉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09-20 01:30

正文

“互联网+”更像是说我们互联网人想去颠覆传统产业而“+互联网”更像是我们传统产业主动拥抱互联网,主动去变革。“产业+互联网”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机会。


2015年到2025年是“产业+互联网”的十年,是产业互联网。




第一个就是什么是产业互联网?

第二个产业互联网从我的实践来看有哪些心得来给大家分享。

第三个产业互联网1.0和2.0的差别在哪。

第四个怎样形成产业互联网的新阶段。

最后我想做十个预言。


产业互联网


首先我先讲第一部分,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和“+互联网”他其实是角的不同。因为“互联网+”更像是用互联网去颠覆我们的产业而“+互联网”更像是产业加上互联网两个主体,主动性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提出产业互联网双螺旋基因理论,就是产业互联网真正要干成一定要有两个基因。


一个基因是产业里面他已经发生了基因突变的这个基因我们叫产业基因,他形成一个单螺旋。另外就是互联网里的基因, 他也要发生突变它形成另一个单螺旋。这两个单螺旋缠绕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的基因,这样就形成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基础。


那么这个想法我觉得有几个意思在里面:


第一个我们产业互联网如果按照BAT的打法去做我认为不太容易成功。


第二个我们产业里的企业家曾经对于“颠覆论”都很焦虑。


另外,产业互联网本质上可以把他分成两类。


一类是我们传统企业自己去迭变,升级 。这种升级我们可以从海尔来看,他的升级有几个角度,第一个是他把大企业小微化,这样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变化达到效益最大化。


第二个是人单合一把我们的任务变得更加碎片化。 并且海尔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很多共享的设施。其次大部分产业还是小、散、弱。比如服装产业,服装产业里过百亿的产业很少,比如家具市场、汽车后市场所以我们就想在这些行业里有没有一种平台的逻辑把这些小微企业组织起来,让他们能够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平台变成组织者同时用大数据为他们赋能,让他们的生产变得更加有效,这就形成了产业互联网的平台逻辑。


现在产业互联网有两个逻辑,一个就是我们传统企业的迭变,另外一个就是组织小微企业形成新的平台。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平台经济,是我们产业互联网所要探索的。


另外一个就是共享经济, 因为我们传统的实业非常难但是我们用共享经济的逻辑我们可以重构我们的产业。比如我们的工厂就是可以共享的,这样我们工厂的每一个拥有者钱都是可以众筹的,我们原来的企业家就没有这么辛苦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组织形式让每一个企业做自己的长板。我们因此可以看到传统产业加上互联网之后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逻辑。


我还想分享的是互联网核心的三个逻辑。


第一个是怎样把边际成本降到零?互联网公司为什么可以快速成长、快速的发展就是因为他的扩张成本是零。


第二个我们称为规模效应即有规模就经济没有规模就不经济。


第三个是网络效应,通过平台形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变成一个门槛别人若想进来则非常难。当可以做到这三点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的产业互联网就具有一个指数增长的优势。这就是说我们传统企业加上互联网会有非常多的机会,然后产生新的价值出来,这种价值很可能使销售额翻番,很可能使利润翻番。那么我们去看互联网的演变,我们刚才也讲到从消费互联网、从少数人的互联网现在已经变成了产业互联网、变成了大家都可以拥抱互联网、变成了普惠的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最主要的三个机会也是我今天要讲的。


第一个很多产业还是小散弱乱的特征,他在西方产业革命的时候他是有资本去整合,而在中国到了互联网阶段我们可以资本加互联网去整合,所以资本加互联网可以推升出一些产业平台。


第二个机会就是传统产业科技能力弱,信息化程度、数字化程度不高。所以我们应该赋能这些产业让他数字化转型。


第三个机会如果产业都用互联网的逻辑,概念都数字化以后我们就有可能做到四流合一,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再去看产业的逻辑其实我们有可能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就是我想讲的什么是产业互联网,但是要做到我所说的,挑战还是很大的。


对于传统企业我提出五力模型,未来的企业要迭变我提出五力建议:


一、经营用户的能力

二、数据力

三、创客力

四、共享力

五、创新力


所以我认为未来能够活下来,能够成为新的500强我们就需要这五个核心能力。


产业互联网实践心得


第二部分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些案例,首先提出一个“元模式”,元就是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元”就是“母体”的意思。通过“元模式”衍生出许多“小支”,这个母体给他们赋能,他们可以成长的更快,然后它就会变成产业互联网中核心的内容,成为一个新体系。


这些赋能对磁云来讲有五个共享价值。


第一个共享价值是人才。2015年我从京东出来后就创办了“互联网+实战团”,来号召互联网大咖到实际产业中去帮助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产业“+互联网”。


第二个是技术共享。


第三个是数据共享。


第四个是模式共享。


第五个是金融共享。


这五大共享会帮助创业项目,让它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去做,他会走的更快。


另外就是我们提出的“三软一硬”的服务:


第一个就是商业模式的设定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将商业模式重构。


第二个就是需要做架构咨询。


第三个就是人才的服务即三项软服务。一硬是指我们使它落地。


三软一硬服务是产业平台所最需要的。ERP在未来中已经过去了,新时代需要引擎,磁云的ADI将会为未来时代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且能够指导我们时代的发展。


所以在产业+互联网这个方向我们有很多机会,举个例子我们在广东的一家企业美肌工坊,这家公司创始人在美容行业耕耘多年,在智能硬件被大家接受的时候他找到一个新方法,可以测每个人皮肤的数据,有了这个数据在做保养和美容时会有个性化的方案,通过数据向生产链定制药包,每次就用一包且是专门定制。这个项目非常成功,发展也很快。


产业互联网1.0和2.0的差别


1.0时代的概念


在1.0时代我们提了太多的概念, 一个是B2B ,它并不稀缺,这些平台本质是想把京东或者阿里的行业模式复制到其他行业中使其发展。但是实际上在产业互联网中这种交易过程是种稳定的过程,所以很难用传统的电商模式来干出一个交易平台,所以B2B目前来看没有特别成功。


第二个是O2O, 它曾经盛极一时,但是最终还是衰败了。


第三个是SAAS, 我们很想复制美国在SAAS这方面的成功,但是目前来看SAAS的成功率不是很高,我认为他还是有机会的在中国发展的,但是SAAS一定要结合这些,在产业链上我们要进行模式创新,要加上金融加上大数据运营,这时我们的SAAS才有效。第四个是SToBtoC,这些所有的想法都是想把BAT的逻辑复制到产业互联网。我认为这都是1.0的想法。从目前来看,不是最有效的。


2.0时代


接下来我们看2.0,在2.0时代第一个我想讲区块链:


他的第一个逻辑是它能够防篡改,我们现在的产业里比较大的问题是信用问题、是诚信问题,通过区块链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解决办法,他不一定能马上解决全部问题,但他有可能会解决的越来越好。


他可能在三个I方面带来价值:


第一个I是information,信息 ,如果第一产业里信息本身不对称,信息也不流动并且信息也有错误,这时他会带来一些灾难性后果。所以通过区块链进行标记错误,将我们的信息编的不可篡改。


第二个I是interaction,互动, 我们的商业谈判就是互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任问题,交易成本就高。如果这是我们把合同放在区块链里变成只能合同,他的特性是自动执行,不能执行的一方会受到惩罚。


第三个I是innovation,创新, 很多山寨很多知识产权不被重视,很多东西不可追溯。但是区块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确定第一作者。


这三个I就是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我个人认为区块链对重构商业模式有巨大的帮助。 对于国家和行业区块链可以带来监管的价值,他们可以有更好的监管手段。所以2.0时代,产业互联网加上了区块链。


第二个是我特别尊敬的教授赵先德,他最近提出一个PDA的概念,他认为产业互联网是由需求拉动生产,这种组织形式减少了供给侧的浪费。数字化可以让信息更快的流动,让机器人干活。有了PDA后方便可以敏捷的供应。所以我认为他提出的PDA我们在2.0应该着重考虑。


第三个是海尔给我们的启示,龙头企业可以变成组织者或是平台,所以我们要向外看待问题。对于2.0我提出了去链结网,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这样无论哪两个都可以联系起来形成网,不会受其他影响。所以这就是我们在2.0时代有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模式,我们还正在进行一些研究。、


怎样形成产业互联网的新阶段



下面我想讲一下在2.0时代我们要重视金融,我曾经提出一个SEI模型,我们去研究产业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有三个最主要的元素:


一个是产业

一个是科技

一个是金融


产业和互联网的结合目标是提升协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产业和金融的结合是解决资金需求问题,因为金融是产业的血液。所以金融和产业的结合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另外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可以为银行做信用模型,产生新的金融产品。所以这是三个研究方向。我认为产业和金融的结合是必然的。


我提出了区块链金融的五层架构:


第一层是信用层

第二层是资产可追溯层

第三层是场景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