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和君咨询
和君咨询订阅号,每天分享有建设性价值的商业思索、观察、见闻、感悟、阅读和心灵,致力于为企业和人的成长提供思想动力和人文关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黄河  ·  国际知名品牌宣布:大裁员! ·  昨天  
商业洞察  ·  哪吒汽车状告哪吒魔童,谁在碰瓷?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暴亏200多亿,高仿汽车之王,悬了! ·  4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下属太优秀,领导别慌,4招带你破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和君咨询

疫情之下,两类“茶企”难活,第一类企业,哎......

和君咨询  · 公众号  · 商业  · 2020-02-29 21:08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文 / 和君咨询合伙人 蒋同


新冠疫情下,两类茶企难活。


第一类“伪龙头”企业。


这类企业看起来很大,都是当地龙头企业,但是我称之“伪龙头”或者叫“政策寄生虫”。


企业依托政府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老板心思没有花在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和培养人才上,一味投机政府政策。可谓“心术不正”。


这次新冠疫情,全国经济的短期困难,而这些“无现金、无市场、无人才”的“伪龙头”短期内很难挺过。


这类企业负债太多了,又没有市场能力,实际销售业绩较惨。贷款已经不可能,股权融资更无可能,政府不会救,也不值得救。唯一出路是破产重整!但问题是,这类企业想找重整对象都难!


第二类“三无”企业。


我把“无畅销产品、无渠道、无品牌影响力”的这类企业叫“三无企业”。在中国茶叶企业中属于绝大多数。


这类企业活得挺不容易,因为数量多,带动了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如果倒闭很可惜。他们的初心都很良善朴实,也想做强做大,只是能力有限,小农思维严重,企业格局上一时半会突破不了,导致企业长期“三无”状态,所以抗风险能力几乎没有。这类企业,这次新冠疫情后会死掉一批。


这类企业面对疫情怎么办?


1、这类企业规模不大,成本主要是店面租金和员工工资,赶上春茶收购,要兑付农民的鲜叶款。我算了一下,企业如果有两三百万现金就可以熬过疫情这几个月。因此,能借就借,借不到就拿出自己房子、车子去抵押贷款,换来现金熬过这几个月。各地政府也出台了各种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赶紧争取。


2、跟员工实话实说,和员工商量,疫情这几个月,请员工同舟共济。做好销售奖金的分配制度,动员全员销售,赶紧回款。


这两个办法可解燃眉之急。


3、 熬过疫情,大难不死,需认真检讨反省,把心思花在经营上(主要就是品牌营销),自己能力不够,就请高手加盟或者请咨询公司帮助,该花的钱省不了。 另外投资观念要变,不要总认为房产是投资,人才和能力更是投资。 自己要加强学习,摒弃小农思想。 这类企业质地很好,土地、厂房、优质茶园、技术等固定或无形资产都有。营销上稍微发力,很容出成绩。


THE END


— 扩展阅读 —

疫情下我们对“现金流为王”的理解

疫情过后,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展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