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思享会
腾讯思享会是由腾讯文化倾力打造的一个跨界交流、分享智识的公共空间。邀请各领域开风气之先的思享者、开拓性的践行者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比风水厉害100倍的惊人定律(必看!) ·  5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深度好文) ·  6 天前  
印象笔记  ·  学会复盘是变优秀的直接方法!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思享会

毕竞悦:美国是如何超越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的? | 学术观察

腾讯思享会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2-22 08:17

正文

【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作者:毕竞悦(神华研究院战略研究人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英国沉浸于“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之时,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国际政策,“闷声发大财”,实现了对英国的超越,成为世界老大。

 

自1776年独立建国以来,美国出于巩固政权、在美洲扩张自己势力的需要,确立了孤立主义政策。继华盛顿之后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有一句孤立主义经典名言:“美国用不着到国外去搜寻怪兽并将其消灭。”图为约翰·亚当斯肖像。

 

美国的异军突起与石油和电力的广泛应用有关。想当年,英国用煤炭取代有机能源(木柴等),能效大大提高,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是比煤炭能效更高的一种有机化石能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是对一次能源的有效利用。石油和电力驱动了美国的快速发展。但如果把美国崛起的因素归结于此,难免有些“天命观”的嫌疑。毕竟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像爱迪生这样的天才可遇而不可求。一国能否走向繁荣关键还是取决于其深层次的制度和文化因素。


 美国宪法铸造了全国性市场

 

美国地大物博,这是美国相对于许多国家的优势。但是如何把如此大的面积整合起来,发挥合力,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独立战争之后,美国宪法通过之前,美国实行的是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联制。当时还没有现在意义上的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各州联合体。邦联制的美国,政权软弱无力,遭遇到许多问题:


第一,美国独立前,它的商船队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不怕北非等地的海盗的抢劫,因为它受到宗主国英国的保护。独立后,失掉英国舰队的护航,美国商船队经常遭受海盗的袭击,损失惨重。


第二,英国在1783年同美国缔结巴黎和约以后,仍然在美洲屯兵,威胁美国的安全;它还想利用美国邦联制的弱点,以使英国商人长期称霸于美国市场。


第三,美国独立后,其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各州之间的经济联系,但是各州关税壁垒的存在,阻碍着经济的联系。各州越来越要求稳定市场和扩大国内贸易。


第四,美国向西部扩展领土的过程中,西部各州与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都有冲突,而当时的邦联政府却无法就是否派遣一支军队到“边疆”去作出决定。

……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于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有鉴于邦联的软弱,1787年5月,北美12个州(罗德岛州拒绝参加)的55名代表齐聚费城,历时3月,制定了一部新的联邦宪法草案。新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广泛的权力,并建立起了一套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费城制宪会议后的一年,各州就是否批准新宪法展开了激烈的公共辩论。经过辩论,宪法最终被13州批准。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设计出了一个联邦政府,美国宪法的确立为全国性市场打下了法律基础。全国性的和平有利于商业,随后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发展:1811年至1818年,建成了坎伯兰大道,将波托马克河与俄亥俄河连接起来;1817年至1825年,开挖伊利运河,将哈德逊河与伊利湖连接起来;1791年和1816年,分别成立合众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来稳定货币;自1816年起,废除一系列内部关税。


19世纪初期,美国从东部港口向西到内陆的货物运输,主要靠马拉牛拽的大篷车队,不符合东部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于是,美国在1825年开通了从伊利湖东端至哈德逊河的伊利运河。伊利运河使五大湖的水运与纽约港连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东部经济及纽约的发展。

 

美国宪法还为美国接纳新州并团结一致提供了可能。宪法通过后,美国就开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很多经济学家称19世纪的美国基本上是一部铁路成功史。美国西部开发自始至终是建立在一个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基础之上的。从18世纪末兰卡斯特大道建设开始,到19世纪晚期全国铁路网络基本形成,仅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铁路通车里程就由1860年的不足3000英里猛增至1890年的7.2万英里。这对西部开发和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美国西部经济的地区专业化,加速了整个经济的商品化。的确蒸汽机、铁路等新技术的发明使交通条件得到改革,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宪法取消了地方壁垒,这些技术成果也无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美国宪法通过后不久,美国就实现了大约2%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高于当时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增长率,体现出一种追赶的架势。

 

美国实现了大国共和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名著《论法的精神》中,整理了人类古往今来的政治制度,将所有的政制分成三大类——共和、君主和独裁。共和制度又分成民主共和与贵族共和两种。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制适合管辖小的领域,否则共和就无法长期延续。在领土广大的国家里,有人控有庞大的财富,因而也就少了节制;重要的事务无法交给任何一个平民来处理;等等。因而在幅员广大的国家里,公共利益会成为千种私人看法的牺牲品,共和只能在小规模的社会成功。


《论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该书提出的追求自由、主张法治、实行分权的理论,对世界范围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载入法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图为1749年法文版《论法的精神》扉页。

 

然而,美国却实现了大国共和。大国政府一方面应该保证效率,另一方面又要给社会的自由发展留有空间。美国很好地实现了这两方面的平衡。美国通过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权力,同时通过把国家权力建立在个人基础之上、而非州之上,给个人自由以最大的尊重。


不可否认,美国的西进运动伴随着种族主义而推进,渗透了印第安人的血泪。实际上,在西方现代转型过程中,限权是一个主要因素,而非民主。限权在古代体现为贵族对君主,在现代则体现为各利益群体对执政者。这种政治结构可能一开始体现的是社会主导阶层的利益,但是限权结构留出了开放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少数族群等的权利逐渐获得尊重。

 

美国繁荣靠的不是比较优势而是绝对优势

 

美国继承了英国在工业上的优势,同时也摈弃了英国的许多缺点。在这个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土地上,没有权贵、没有既得利益者,资本的形成没有障碍。美国从英国那里继承了有利于自由和贸易的制度。


美国西进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是土地投机者、平民和种植园主。这些投资主体的资金主要属于商业或民间的资本,美国开发西部建设所需资金的绝大部分一开始就采用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模式来进行。即使是铁路这样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资金也主要是由私人资本提供的。


1862年5月,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颁布了旨在无偿分配美国西部国有土地给广大移民的法令,即《宅地法》。此法规定:凡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条件并愿做美国公民的外国移民,可免费或缴纳10美元的手续费,获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耕种5年以上或未满5年但在宅地上住满6个月并每英亩缴纳1.25美元费用者,可获得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的确立推动了拓荒农业向商业农业的演变,促进了西部开发的大规模拓展。

  

依据1862年《宅地法》颁发的土地所有权证

 

当时美国主要缺乏的是资本和劳动力(荷兰就是因为人口过少而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但这两者不久后就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批移民的到来推动了美国的发展。而移民的涌入与美国宪法的开放精神有关。美国并非一开始就人口众多,而是靠制度优势吸引人口流入,许多人“用脚投票”来到美国。到了1855年,美国的居民人数超过了英国;到了1870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也超过了英国。1800-2000年的200年间,美国的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30倍。 经过180年的拓展,美利坚合众国也由最初的13州发展到50个州,地域从大西洋向西延伸到太平洋,向北达到北冰洋。


“打铁还需自身硬”。美国的经济崛起靠的不是比较优势,而是绝对优势。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真实工资已经是英国的两倍。这样,美国在出口方面就没有比较优势。这种情况引导企业投资于节省劳动力的技术,从而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最终把工资提高到新的水平,形成良性循环。美国经济的成功取决于创新技术在工业领域内的全面应用。美国在19世纪上半叶就实现了依靠自身努力来提高生产效率,属于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国家。到了19世纪下半叶,在工业技术方面,美国已经领先于世界。洛克菲勒石油、卡内基钢铁、爱迪生电力、福特汽车,这些代表了当时的美国以及世界的产业发展方向。至于美国在一战期间出售武器而大发战争财,那是后话,美国不是因为参与国际事务而强大,而是因为强大才参与国际事务。

 

教育普及为美国的科技创新奠定了知识基础

 

美国之所以涌现出众多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对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大众教育早在殖民时期就已开始。新英格兰在殖民时期通过政府资助和强制就读的方式来扫除文盲。


美国独立后,贺拉斯·曼领导了马萨诸塞的教育改革。1852年,该州参照普鲁士的做法,建立了新的教育体系。“公立学校运动”从而扩散到北方各州,这一做法适应了工业发展的需求。1862年,代表佛蒙特州的议员贾斯汀·史密斯·莫里尔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将联邦土地拨给各州,用于建立大学。在这项法案的推动下,共建立了超过70所“划拨土地大学”。从1910年至1940年,“高中运动”见证了全国范围内州立中学的创建热潮。

 

贺拉斯·曼(1796-1859),19世纪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公立学校运动”的杰出领导者,被誉为“美国公共教育之父”。

 

经过一系列努力,18世纪末,美国超过70%的成年白人男性具备读写能力,到1850年,这一数据已接近100%,如果把几乎都不具备读写能力的黑人也算在内,美国男性的这一比率也有86%。


美国大众教育开始较早与其贸易发达相关。在农业经济下,一般不太需要读书识字。而在商业经济下,合同和土地所有权都是通过书面文件确立的,这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同时,司法体系的完善也增加了读写能力的价值,因为具有读写能力的人更能够在法庭辩论、法律执行中占有优势。这种状况为美国的科技创新奠定了知识基础。

 

从最初的移民来到北美的时代开始,“美国梦”一直都象征着摆脱旧世界的人际压迫、在新世界靠自己的勤勉和努力创造奇迹的寓意。这是一片痛恨贵族制度的大陆,一片平等精神滥觞的大陆,当制宪者们预言美国将会成为一个比英格兰更为伟大的国家时,他们的美国同胞们都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自信。而美国真的成为了世界强国。


(本文作者:毕竞悦;编辑:陈菲;文中图片系编者所加;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系腾讯思享会独家约稿,其它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


毕竞悦,腾讯思享会专栏作者。有多年智库工作经历。现为神华研究院战略研究人员。曾任《改革内参》执行主编、华中科技大学普通法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学术兴趣为宪法理论、能源与环境政策、公法与规制。出版译著《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文集》《大宪章》《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等十本。



腾讯思享会独家稿件,未经授权,其它媒体不得转载。

欢迎朋友们转发至个人朋友圈,分享思想之美!

关注我们,可在微信里搜索ThinkerBig添加公众号,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添加订阅。

微信公众号已开放置顶功能,欢迎您在本号设置页面里打开置顶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