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小编发起了新手父母最关心的喂养问题投票,根据大家反馈的结果,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及答案奉上,敬请查收。
A:新生儿胃容量很小,能量储存的能力也较弱,所以他们需要不断补充营养,即便是夜里也常会饿醒。因此,除少部分对昼夜极为敏感的婴儿可以夜里睡得久一点外,大部分新生儿夜里都会频繁地醒来吃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新生儿来说,喂奶间隔,白天和夜晚差不多是一样的。
母乳喂养的婴儿,喂养时间不必拘泥于多久喂1次,而是应以婴儿需要为原则。只要婴儿有需求便应满足。对于喝配方粉的婴儿来说,喂养时间间隔比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要长一些,这是因为配方粉没有母乳含水量大,也没有母乳易消化吸收,配方粉会让婴儿更有饱腹感,所以,喝配方粉的婴儿两顿奶之间相隔2.5~3小时喂养1次即可,夜里也是如此。
A:新生儿在食量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半个月~1个月的新生儿为例:有些婴儿一天吃奶次数为6~7次,但多的则可达12~13次。此外,婴儿每次摄入的奶量也不相同,有些婴儿吃得少,只能喝到60~70毫升,而食量大的婴儿则可达到150~180毫升。不止如此,婴儿吃奶时间间隔也各不相同,少则1.5~2小时,多则4~5小时。
吃母乳的婴儿
吃母乳的婴儿应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即只要婴儿有需要便给他吃,不必刻意计算喂几次,以及喂奶间隔时间。
吃配方粉的婴儿
新生儿期:一昼夜喂奶7~8次,约3小时1次,后半夜稍长。婴儿出生第一天,每次喂奶15~20毫升,以后每天每次增加10~15毫升,直至每次60毫升,再隔天每次增加10~15毫升,直至增加到每次90毫升。夜间喂奶的间隔延长。之后观察婴儿食量,依照婴儿自身具体情况调节奶量。
2~3个月:每天喂6次奶,每次喂奶120~150毫升,间歇延至3.5~4小时,后半夜婴儿可睡5~6小时。
温馨提示:不要千方百计让婴儿多吃,会损害身体。
TOP3
A:
新生儿饿了
出现饥饿性哭闹,新妈妈用手指轻轻碰新生儿嘴角,他会停止哭闹,并张开小嘴转头寻找乳头。
把乳头送到新生儿嘴边时,他会急不可待地衔住乳头并使劲吸吮。
新生儿吃奶时非常认真,不易被周围的声音打扰。
新生儿吃奶时总是很用力,但吮吸不久就会睡着了,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闹。
新生儿吃饱了
吃奶漫不经心,吸吮劲儿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吃一会儿玩一会儿的现象。
哺乳后,新妈妈感觉乳房空了且变得更加柔软。
每天尿湿6~8次,小便的颜色呈淡黄色或无色。
新生儿猛烈地吸吮乳汁后能听到“咕嘟、咕嘟”的吞咽声,两次哺乳之间能安静而满足地入睡。
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周会有生理性体重下降现象,过后体重又会持续稳定增加,出生后7~10天会恢复出生时的体重,如果新生儿体重增加正常,说明母乳足量,可以吃饱。
TOP4
A:新妈妈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调整。
新妈妈奶水不足的原因
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喂奶间隔太长会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喂养方式不当。婴儿出生后没有让其及早吸吮妈妈乳房;或是最初几天妈妈没奶,用奶瓶喂奶后导致婴儿“乳头错觉”,不愿吸吮母乳等都会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婴儿吸吮时间不够。婴儿吸吮母乳时间低于5分钟,或是吃奶时经常睡着,吃得太少也会导致新妈妈乳汁分泌不足。
此外,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新妈妈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营养不良、乳腺发育不良,或因疾病服用抑制乳腺分泌的药物也可导致乳汁分泌不足。
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
早接触、早吮吸、早开奶。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按需喂养,只要婴儿想吃,新妈妈就应主动喂乳,而且要注意让乳房排空,以便产生更多乳汁。
增加营养。哺乳期的新妈妈应多吃含蛋白质等丰富的食物,如猪蹄、花生米等,还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维生素的摄入。此外,汤品是哺乳期新妈妈不应缺少的食物。
进行乳房按摩。新妈妈可涂抹一些乳汁在乳晕、乳头上,一只手托着乳房,用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或小鱼际肌,从乳房的根部向乳头方向旋转按摩,并不断更换位置,按摩整个乳房,有利于乳汁分泌。
保持好心情,充分休息。新妈妈情绪低落时,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所以新妈妈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悦。不仅如此,睡眠不足也会导致奶水量减少,新妈妈要注意抓紧时间休息,尽量做到婴儿睡你也睡。
A: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当新妈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给婴儿喂足母乳时,可选择婴幼儿配方粉。
新生儿奶粉冲调时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爸爸妈妈应先洗净双手,将已消毒好的奶嘴、奶瓶放到桌上,之后根据要冲调的奶量,取事先烧沸并凉至40℃左右的热水倒入奶瓶中,再用配方粉包装中附带的汤匙按照说明加入适量的奶粉,轻轻晃动奶瓶,直至配方粉充分溶化。滴几滴在自己的内手臂,感觉温度适宜后便可给婴儿食用了。
注意,爸爸妈妈试温时不要用嘴去尝配方奶的温度,以免成人口腔中的细菌通过奶嘴进入婴儿体内,导致婴儿患病。
本文来自北京出版社、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最新出版的新书《家庭育儿百科》。
相关阅读推荐:
磨牙,会磨出什么毛病?
按时睡觉,真的那么难吗?
宝宝任性也分不同类型?测一测就知道了
补钙不纠结:各年龄段该补多少,这里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