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教育行业的观察者,最近几年,我们明显发现:
申请季,是一年比一年难了!
就拿我们这些年写过的牛娃故事来说吧,基本都是标化成绩拉满、竞赛金奖一堆、随便一个牛娃的履历打开,都是让我们两眼放光的程度。
而这次做客“爸爸真棒”直播间的嘉宾们,却大为不同。
她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姐姐Joyce拿到
剑桥经济系
offer
,妹妹Joan拿到了
牛津机械工程
offer
,两个人还有个神奇的共同点--
IB
都是43
分
!
△姐妹俩参观博物馆
而她们并不像我们以往看到的典型学霸那样,她们不卷竞赛、不卷科研,甚至用她们的原话说,整个高中成长路上,都
“
躺的挺平”
的。
有家长好奇,既然孩子躺平,那父母肯定会为孩子把关申请、费心费神吧?培养1个牛娃都那么难了,培养2个,估计妈妈都鸡娃到“精疲力尽”了吧?
恰恰相反!姐妹花的妈妈是一位佛系“牛妈”,她不给孩子施压报补习班、也不会在申请季每天唠叨,她说自己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让家庭拥有足够的松弛氛围。
-
申请季,到底该不该挤出本就不多的时间去卷竞赛、卷科研、卷夏校?
-
怎样进行高中的选课、申请规划,才能提高自己被牛剑看中的几率?
-
作为家长,在孩子压力最大的这一两年,除了干着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为孩子营造轻松、平和的家庭氛围?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会收获答案。
另外,最近择校季,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可能会对Ta将来的升学之路起到重要的作用。本周,我们邀请了
平和、世外、领科、WLSA
等14所沪上名校的校长重磅出席“爸爸真棒”择校论坛,对国际课程、
择校、
升学等热点问题进行现场面诊!欢迎参加~
4月27日(周六)下午
真棒·上海国际化教育名校长论坛
上海线下重磅开启
👇席位有限,扫码抢位👇
又是一年最卷申请季
如何合理安排选课、申请、活动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我观察到,Joyce和Joan身上最大的特点,是
平稳
。
从六年级开始,两姐妹就自己进行选校、选课的安排,每一个决定都有着细致的时间节点规划和资料查找,没让父母操一点心。
Joyce和Joan的6-12年级都是在复旦附中国际部(下文简称:FDIS)渡过的。姐妹俩说,FDIS虽然学校规模不大,但是校园整体很包容。
学校人不多,意味着老师可以更细致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校园内的Peer Pressure也会少一些。并且学校也十分注重心理健康,杜绝校园暴力,总体来说,能让学生拥有很好的就读体验。
高中时期,因为观察到很多关于安全问题的负面新闻,几乎都发生在美国,Joyce说:
我们不考虑美国藤校了,“潦草”地决定直接冲英国。”
△姐妹俩在英国
姐妹俩觉得,对于走国际路线的学生来说,越早决定留学主申国家是越好的,这样,不仅可以提前开始了解梦校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也可以奔着学校的人才标准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为确定了申请国家,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专业方向。姐妹俩说,虽然在高中期间,她们也或多或少地参加了一些竞赛和科研,但竞赛成绩不值一提。
因为在
真正写文书时,竞赛并不是决定因素
,也并不一定只有拿到金牌的人才有机会敲开牛剑的大门。
其实很多家长都会因为孩子的竞赛不出成绩而焦虑,甚至不惜挤压孩子更多学习时间,只为一纸奖状,一个荣誉。但参加竞赛的
本质
,是一次自我提升,是更深度地探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姐妹俩也希望,正在准备申请季的学生,不要因为竞赛不出成绩而焦虑自责。
对于选课规划,Joyce提到:
IB选课,是一个有讲究的事。因为一定要选择6门课,且其中2门是语言,剩下的要从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中进行选择,并且在6门课结束后,紧接着还要进行HL的课程选择,所以,决定专业方向很重要。”
针对IB选课,Joyce和Joan建议大家从10年级末就开始思考,可以先在大学网站上细致了解每个专业对IB的要求,比如Joan选择的机械工程,就需要数学和物理作为HL课程,且牛津剑桥对微积分课的要求很高。
如果盲目选课,可能会导致自己和热爱的专业及学校失之交臂。
想要IB
拿高分,牛剑面试稳过
除了刷题,时间规划也很重要
提到IB课程,大部分国际体系的学生都会感叹道:
难!
难在哪儿呢?
用Joyce和Joan的话总结,那就是:
IB十分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对自己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当然,最重要的,是十分耗费时间。”
所以,对于IB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合理分配时间。比如,从11年级开始,学生就需要知道自己的目标学校是哪些,在UCAS中进行提交时,建议5所学校的包含:
冲一冲够得着的名校,稳妥的,以及保底校。
对于想要IB提分的学生来说,这事没有捷径,姐妹俩给到了几个不错的提分思路:
第一,在学习IB之前,对课程大纲、考纲有细致了解,只有知道学习重点在哪里,才会更容易记住这些知识点。
第二,备考大考时,多刷往年真题,熟悉题型。“
而从11年级末到12年级这一时间,对于IB体系下学生来说,mock exam 是很重要的环节,通常,大学会根据这次考试的预估分,来评定申请者的学术水平,看其是否符合录取标准,所以,就算大考考的再好,如果mock exam考砸了,也会对申请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讲座过程中,Joyce和Joan也对IB申请英国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细致分析:
IB的individual oral,需要针对文本进行文学分析,老师也会考察学生的演讲能力,在姐妹俩看来,IB的语言课,就是变相联系了面试技巧;
EE是IB的核心,又耗时又难,有些学生会为了EE拿分而选择比较容易拿A的学科,比如语言类的学科,普遍比物理化学容易拿高分。但如果你要选一个自己未来想深入发展的专业,那么EE也可以成为你深入探索专业的工具,让你提前习惯大学写论文的感觉;
6门课程,CAS+TOK+EE,对于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且IB体系更看重平均表现,对于偏科的学生来说,如果选到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可能会影响预估分,继而影响申请。
除了IB的学习经验之外,姐妹俩还分享了一些关于牛剑笔面试的经验,对于Joyce和Joan来说,应对梦校的笔试,刷题还是关键,可以多看考纲,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查漏补缺;而面试,则需要多练,多说,可以找朋友或者专业老师进行多次模拟。
说到应对面试,姐妹俩也分享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方法:
平常可以多尝试讲题目,如果你能够对一个完全不懂行业的人,通过说话的方式让他理解你,听懂题目,那么面试就没什么问题了。”
Joyce
和Joan
会用到的学习资源分享:
数学--Revision Village(需要付费)
网站上会有很多题目,大考之前会有预告考题,有一定帮助,但姐妹俩认为不是必要的资源,这个网站对于她们和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用来review
Youtube 上有很多优质内容,MSJchem会根据考纲、大纲更新视频,是一个学习IB很不错的网站。这里的视频会把IB化学按照topic细分,每个topic梳理清晰,没有冗长的视频,看起来方便;缺点是不会讲太多细节内容
物理--Physics & Maths Tutor(免费)
会有一些以往的考题,是非官方渠道,由往届IB student建立。建议如何能够从学科老师那里获得资料,还是先找老师比较合适
这个平台上有许多IB Examiner,学生一般没有权限,老师用的比较多,可以和老师沟通下看能否拿到更多IB资源。
Joyce分享了在剑桥的就读感受:
来剑桥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需要很强的自驱力,大部分的course都有回放,经济系除外。上课并不是强制性的,所以如果平时不去上课决定晚一些再看recording就很容易出现越欠越多的现象。
Supervision一定要充分准备了再去才能跟教授讨论更多的内容,不然就是尴尬和沉默地坐牢,同时也需要自学一些上课没讲到或者不是讲的很清楚的知识。
就读体验很大程度取决于所在的学院,DoS以及各个paper的supervisors,所以除了选学院以外运气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Society的话一定要好好去逛Fresher‘s Fair,才能加入他们的mailing list及时了解各个社团的活动。Societies和faculties都会邀请很多业界或者学术界的大佬来开讲座或者上课。比如经济系每年都会邀请顶尖的经济学家来剑桥开Marshall Lecture。
在剑桥生活总体有非常乡下的感觉,生活便利程度主要还是取决于学院的地理位置。另外去伦敦也非常方便,虽然英国的交通系统经常都不靠谱。
△
妹妹在
Joan
参观学校
紧张的高中学习中
对补习“
祛魅”
,坚守松弛的家庭氛围
作为培养出一对牛娃的母亲,在讲座中,范女士也为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
首先,范女士不会强制自己的孩子去补课。Joyce和Joan从小学到初中都没有上过补习班,那时候的课程对她们来说较为轻松。
而到了10年级时,Joyce因为确定了经济专业,但第一次IB考试的数学成绩不够好,所以范女士为此专门找到了老师,问清孩子具体遇到的学科问题后,请了专门的老师进行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