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工智能那点事
专注国内外AI人工智能、机器人、AR/VR、无人驾驶、深度学习、5G、智能制造、新零售等前沿科技报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GC开放社区  ·  微软AI技术进阶课第3期【Azure AI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爱可可-爱生活:欢迎参与~-20250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通俗版解读 查看图片-20250212073826 ·  昨天  
黄建同学  ·  Tom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工智能那点事

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真相是......

人工智能那点事  · 公众号  · AI  · 2024-07-23 12:39

正文

7月22日,一则
“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
的消息在多个网络平台流传
引起舆论关注

记者注意到,上述消息来自于一个名为“监管之声”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7月21日发布的文章,文中一句 “1990年之后(含1990年)出生的人员,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经网友截图后广泛流传。

不过,记者查询发现
上述名为“监管之声”的微信公众号
并无任何官方认证信息
此前多以转载发布市场监管总局
部门动态信息为主
发布消息的公号7月22日已变更为“未命名”,其主体信息为个人,并无官方认证信息。

既然这一消息的出处
并无官方背书
那么这一消息本身是否真实呢?

上述文章开篇引用了新华社7月2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部分的内容。

《决定》原文提到,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也就是说,该决定并无所谓“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的明确说法,而上述自媒体公号文章以《中共中央: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为题, 大量掺杂《决定》原文以外的内容,有过度解读、过度发挥之嫌。
新华社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原文并无任何“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表述。

那么,这个
“1990年之后(含1990年)出生的人员
不论男女都将调整为65岁退休”
说法哪儿来的呢?

根据上述自媒体公众号文章介绍,这一结论来自于一张《退休年龄对照表及相关规定》和《2025年-2055年延迟退休政策年龄测算推演表》。这个表有官方依据吗?

记者查询发现,这个《2025年-2055年延迟退休政策年龄测算推演表》至晚于今年三四月间已经在互联网平台上出现。当时转载这一表格的自媒体均明确提到,该表格是网友基于部分专家“采取每1年延迟几个月的措施,直到退休年龄最终达到65岁”的预测做出的测算推演表, “仅供大家参考”

换句话说,这一表格的制作基础就是网友根据部分专家对于政策“预测”做出的推论, 不但没有官方信息佐证 ,更不能视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于“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解释。
此前发布这一表格的网文均标明“仅供参考”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监管之声”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人社部正式公布延迟退休方案之前,每个人会延迟多久是难以精确计算的,不过所谓‘渐进式’是指一点点地逐步延长退休年龄……请注意65岁也不是绝对的定论。”

这段话的表述显然也是对于上述“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推演结论的所谓“免责声明”。

基于上述信息,所谓“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仅仅是网友根据部分专家预测做出的推演,并无任何官方信源。
延迟退休的年龄节点
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如何推行
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其中明确: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对孤寡、残障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