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极圈
南极圈,深入面向全互联网的投资创业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南极圈

创业两年,我选择回腾讯

南极圈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12-12 16:56

正文

-腾讯唯一官方认证和投资的离职员工组织-

···

融资 / 孵化 / 猎聘 / 宣传 / 创业培训


2015年3月16日,一个对你可能平淡无奇,对我却不的下午。把离职退库的东西清点完,我只身下楼,在楼底站定,仰头对着腾讯大厦匆匆按下快门。一切是如此流畅,因为这个逼我早就想好要怎么装了——大片留白,飞行棋图片上抠下个飞机,动态模糊,对称裁剪,黑白对比,完美。发到朋友圈,意思大家应该都明白:看,劳资要起飞了。



那时候的我,已谈妥一个处于创业风口,意气风发的移动医疗公司offer,double+薪资,百万期权,总监title。就这难以抑制的膨胀,很难想到两年后的一天,我会回到这里,人生第二次给腾讯hr递上卖身契。许多朋友问,怎么也不说一声?那是因为在我看来,这就不是一个荣归故里的事儿。更多的朋友问,为啥回来呀?我想,单纯讲原因意义有限,还不如围绕这次再选择,分享几点感想,或许对大家价值大些。



关于过去:用经历把创业看真切


当时考虑离职创业,我的判断跟大家没什么差异:它的好处在于更有拼劲,效率更高,成长更快,坏处在于资源有限,不规范等。这么一说感觉特辩证,好坏都考虑了,殊不知这只是片面的猜想。而我这快两年的创业历程,实际上也是不断修正认知的过程。


  • 创业公司,拼劲真的更足吗?

其实,某些创业公司拼劲,还不如大公司呢。对许多执行层来讲,公司是你的公司,我又不拿股份,就一打工的,加班连基本福利都没,凭什么绷紧了拼命?对高管来讲,飘飘然放羊的也大有人在,每天弹性上班,偶尔出差带玩,毕竟制度是没那么严谨的,事也不一定非得那么急,高管生活水准不能丢对吧?如果再遇上我们这种奇葩发文的:“因无法获知是否因私在公司逗留,不计加班……”前松后无的加班福利,你想想吧,辛苦打造的加班氛围原地爆炸,6点到了排队打卡。


  • 创业公司,效率真的更高吗?

从决策效率这个层面来讲,创业公司的确更高,有思路经常不用汇报直接做。但如果我们讨论执行效率呢?那就是另一个结论了。首先,大公司各种组件接口信手拈来,小公司多数情况下还要反复造轮子,员工能力又有差异,稍微一折腾就双倍工时延期。但这也不能完全怪开发,因为还有老板啊,各种紧急需求,插入从不考虑姿势的问题。怪项目经理?那你是怪不到的,因为我们线上需求没有项目经理。就这吭哧吭哧上线了,线上问题还是要出一点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就连续发过3个iOS紧急修复版本。遇上部门数、人数快速膨胀的公司,新人找个接口人可以找2天;而相反的,遇上裁员的公司,可能就像我们一样,几个做数据提取的同时消失了,一个周报表数据等一个月,那画面不要太美。


  • 创业公司,成长真的更快吗?

这几乎是必然成立的。面上看,无论是环境、职位还是责任,在极短的时间内跳变,撕扯开的巨大空间,要靠你的加速成长来填补;背地里,这种撕裂的痛感也充分激发自己的更多反思和感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痛并快乐地享受着这种加速感。但人事物都是变化的——如果说去年的无序是对我心智的磨练刺激,那今年反复的混乱,已逐渐沦为持续的煎熬。从组织架构、kpi三番五次调整,到最近的取消福利、两波裁员、冻结工资等动作,人心涣散,业务停滞,可预见的一大段时间里,我将持续驱动不了事情,学不到东西,改不了现状。这种情况下,还能自欺欺人说,这就是成长吗?所以说,创业公司里的成长加速,也是要看阶段的,业务的持续混乱会提前带来成长的边际效应,这也是我选择离开的主要原因。


  • 创业公司,真的一无是处?

当然不是,至今的我仍特别感激于这段经历。在我看来,创业公司最可贵之处在于——让你的焦虑成为常态。于我而言,持续的焦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 未知的爆发。纵向上要接触公司战略规划、bp宣讲、kpi制定、组织架构切割等,也需要去看横向更全面的,运营、采购、销售、公关、财务。这些领域对我是大片的盲区,而给我补课的时间并不多。

  2. 目标的困局。创业公司的kpi可不是根据市场预测和策略驱动力去定的,我们是根据生死线反推的。也就是说,你甭管这合不合理吧,做不到就是死,你做不做,不做我换人做。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驱动点存不存在,在哪里,谁都说不清。最要命的是项目管理混乱,试错吞吐量非常有限,眼前基本是个mission impossible。

  3. 队友的拉扯。运营可能去做进货单价50RMB,出货25RMB豪爽大卖的事情,因为成本不是考核点,收入才是;产品可能憋1周给你画一个极度反常规的交互图,而策略粗案还没跟你对齐过;售前又把客户要的奇葩功能照单全收了,不满意的话下次你一起来给客户骂好不好;技术总监把短信接口一拆几份,以后改短信模板要不同地方各改一次了,而前不久他还在抠页面写价格不写单位的细节;人力说没办法打不通候选人电话,而我顺手就在简历里找到他微信成功加上……看到这些吐槽的旧同事们,咱也别生气,我不是针对谁,我的意思是,大家都在不断的挖坑填坑中焦虑。

  4. 价值的置换。说白了,你领这份工资,带这么多人,这些麻烦让你扛不应该吗?我深刻明白这一点,并不断质疑自己,究竟产出了什么价值?值不值这个价?你的团队因为你受限了,还是更好了?在他们仔细回想起来的时刻,你是有能力的教练,还是仅仅一个nice的领导,抑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傻逼?


这些焦虑常常伴随着质疑、无奈和威胁。但恰恰是这样,才能时刻让我们对自己的不足保持清醒认知,让不怠慢成为习惯,加速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洛梅不也说过吗,这个时代,焦虑的人才是健康的、恰当的感受到时代脉搏的人。



关于选择:拿速度换密度


这次再选择,也谈了好几个offer,涉及敏感信息这里不透露具体,但大致可以分成两个类别:A类offer,来自创业公司,高管title,可观涨幅的薪酬、股票,但同时业务不确定性也较高;B类offer,来自成熟公司,基本上没leader岗,待遇稍降,但业务成熟,团队口碑好。


咨询过不少前辈,众说纷纭。站A类的前辈们主要认为,选B是开倒车,应该往回报和权力上去靠,保持过往的增速,到这份上也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即使业务做不好,换就是了,更何况,万一成了呢?站B类的前辈们则认为,选A也太短视了吧,眼前收益固然好,持续性呢?还不如长线来积累实际的成功案例,该有的总会有的……


然后你会发现,他们各自的想法,都分别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走A路径的前辈,甭管实际业务产出多少,也甭管多不稳定频繁跳槽,人家风口基本没落下,现在也是意气风发,vp级别的大人物;走B路径的前辈,虽然没有丰富的BAT黄金混合履历,也没有各种场合抛头露面,却也稳步缓升到部门一把手,公司内外口碑俱佳。事实说明,这两条路径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不像他们说的那么非此即彼。我想,这就是现实版的小马过河吧,最终是深是浅,这条路还要自己趟。


在我看来,这两条路径的核心区别,一是求速度,一是求密度。A路径,在已经很陡的增长斜率基础上继续追高,待遇和空间足以领先绝大多数的同龄人n年,提前置换大量既得收益。但这放大的速度如此飞快,过程中若没有足够价值加持,整个人的密度就会被摊薄,变得徒有其表。B路径,相当于换条稍窄但稳定的跑道,让自己缓下脚步调整,挤去泡沫,更厚实、稳健地前行,但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丢失领先状态和既得利益。


我最终的选择,大家也都知道了,回到腾讯做一名普通员工。这对我来说是拿速度换密度的一个选择,而促使我做这个选择的,是心里信奉的一个基本原则:坚持做价值回归的事情。关于这个原则,我想阐述几点:


  1. 分清价值和估值。公司开给你的薪酬,只是对你的估值。你工作产出的效益,才是真正的价值。而估值是不精确的,它可能过高,也可能过低,是什么情况,只有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在我看来,最搞笑的莫过于忽悠到一个高薪就轻飘飘的,实际产出还赚不回自己工资。而我个人,很清楚自己价值跟百万年薪估值之间的差距,所以一直在追赶,在填充。

  2. 泡沫终究会消退。有没有可能持续保持泡沫拿收益?我想是有的,但真的不多。大到国家经济股市行情,小到个人口碑商品价格,几乎都逃不开泡沫消退的规律。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那样的例子:追高概念股,然后估值失衡,抛压严重,庄家回调,咱们高位套牢;你买了某个高级货,觉得有品牌溢价,却在长久的使用中越来越觉得不值;某位嘉宾,宣称BAT大拿或某公司CEO,结果一番演讲下来,骂声一片……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人呢?这样混下去能走多远呢?所以做价值回归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圣人的高尚选择,而是很基本的生存策略。

  3. 这是个价值总有出路的时代。互联网的渗透消除了许多信息不对称,所以以次充好的商品逃不过评价系统,水分严重的个人简历也绕不过背景调查,人们越来越具备甄别估值价值的能力,这点相信大家都清楚。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年多来,还有一点在悄悄变化:人们不仅甄别能力更强,其为价值付费的意愿和能力也更强了。举个例子,大家是不是习惯了听好音乐、看好文章,都是免费的?但现在,周杰伦的付费数字专辑可以大卖3000多万,李翔的付费文章,在得到上卖了1600多万。甚至有人能为“帮忙甄选价值”这个价值付费——各种浓缩版电子书,一本5块钱,销量还不错。所以这是个只要有好货,就有人识货,识货人还能买货的年代——踏踏实实做价值,能吃亏到哪去?

  4. 为自己的心安买单。退一万步,有没有可能你牺牲速度,填实了价值,到头来发现被低估,还不如某某人只顾包装自己往上爬?这也是可能的,但我告诫自己,真到了那一刻,也千万不要觉得愤懑。人家那种选择,背负了被非议的风险,而你所付出的速度,也不过是在为自己的心安买单,不要认为被亏欠了什么。


最后,这会不会是一个又要被打脸的选择逻辑?可能是,但我想走走看,诚邀你来见证。



关于以后:最不可接受的是退化


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这个选择带来的结果。比如头衔的舍弃、薪酬的下调、权利的回收、琐碎的执行。这些都已经是我做好心理准备可接受的。我唯一不可接受的,就是回到腾讯,活成一个退化的样子。


《人类简史》中有一段描述采集时代智人跟现代人的差异。后者相对于前者,脑容量其实是在逐渐减少的。因为前者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想生存的每个人都必须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后者因为分工的细化,技能上更精专,独立生存能力也会更差。这不也是当今创业者和大公司职员的写照吗?就我跟数位猎头们的交流及一年来的观察,大公司土生土长的人,单兵作战能力、野外生存能力,越来越受质疑,许多公司早已指明,只要复合型的人才,不要纯大公司经历的天线宝宝。


那么,我所说的“退化”,具体指哪些表现?


  1. 安逸自满,停止学习或很少学习。在这个信息获取门槛越来越低的年代,知识资本一定是通胀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掌握的所谓信息、技能、经验,都在加速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知识攫取的速度不足,不就意味着退化吗?就我这次回到腾讯的观察,还是有不少人跟两年前做着一样的事情,用着同样面值的社交货币。我们究竟是上了五年班,还是第一年班上了五年?

  2. 忽视视野和生存能力的拓展。大公司的分工机制,是不会强迫你做各种职能横向拓展的,大家的首要任务都是在一亩三分地里做到专家。而大多数的业务(除了战略、开放这类的)也不要求你去了解多少行业,掌握多少生态信息。那么如果不刻意往外看,刻意练习,所谓的全局视野、综合实力,从何得来?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个体制下目前不需要,那谁能说得清以后呢?腾讯的产品通道增设了“行业应用”,游戏跟各行业IP跨界整合,做电台的能进QQ音乐了,互联网+部门在狠招老师、医生,这些不都是多元化的信号么。怕就怕身处一个萝卜坑,放眼望去再没有自己能适应的另一个。

  3. 过度依赖职业坐标。看过许多腾讯人介绍自己,自己也被别人介绍过,大家一致的口径都是:做互联网的,腾讯的产品总监/高级产品经理……这本身没有错,咱们在职场中仍非常依赖这套职业坐标:领域+公司+级别。这就像xyz轴一样,能把你迅速定位到某个空间中,快速了解你的段位。但有时候我会想,没有这套坐标之后,我又会是谁呢?大家认我的能力,是因为我,还是因为我的公司?这并不是在鼓吹大家都去搞个副业,而是在说,我们究竟有没有一个自证能力的能力?因为如果没有,纯靠职业坐标的锚定,当这个坐标的信用刻度在大众认知中发生偏移(比如百度),你的估值就会受到较大的波及。


以上是我再回腾讯,告诫自己一定要警惕的几个误区。而这一切的敏感,更多得益于曾经的创业经历,让我保持习惯性的焦虑,看得更多,想得更多。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这篇文章是首发在我新开的公众号里。这个公众号(马文的文:marvinsthought)后续会产出我对职场、行业、产品的一些见闻和思考,欢迎关注。有朋友跟我说现在写公众号没用,不是风口。其实做这个事情真不是为了机会主义蹭蹭粉,而是为了沉淀思路,分享精进,也算是对上述3个警惕的小小践行。


我回来了,我不能过得跟没出去过一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腾讯离职员工回流通道,腾讯高薪福利喊你回家!


来源:马文的文,ID:marvinsthought,南极圈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