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又来了个大新闻,泽连斯基差点上天,字面意义的。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3月6日报道,消息人士称,6日在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一枚俄罗斯导弹,落在距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车队仅500米的地方,造成5人死亡。
基辅方面称,俄罗斯的这次导弹袭击似乎瞄准了泽连斯基,落在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的他的车队附近,他正在那里会见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希腊官员也告诉新闻媒体,尽管导弹落在约 500米外,但泽连斯基和希腊代表团成员并未受伤。
这一段官方统稿,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小乌认为,毛熊的导弹,是专门来取司机项上人头的,只不过准头差了一点,没打着。
当然,毛熊也发布了声明,
但毛熊的意思是,根本就没想打司机,那就是战场的例行操作,扬了乌方的一机库,是让乌克兰“去军事化”行动的一部分,是替乌克兰剃头而不是斩首。
报道是这样的:俄军确认当天对敖德萨一个为乌军无人艇作战做准备的机库进行了导弹打击,“莫斯科时间11时40分,俄罗斯联邦武装部队对敖德萨工业港口区的一个机库发动了高精度导弹袭击。”俄罗斯方面表示,此次袭击的目的已经达到,军事设施被成功击中。
希腊总理也帮腔,说整个队伍都没人受伤,也就翻篇了。
实话实说,这事儿也就乌克兰想炒作一下,其他相关方,都懒得嚷嚷。
一是毛熊方面,开战以来,尽管各种斩首的说法层出不穷,但都打不起水花。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毛熊想让司机死,他早就死了。
2023年6月8日,赫尔松,俄罗斯侦察无人机拍摄到的泽连斯基车队。但凡飞手一个指令,这堆车队早都上天了,还等到现在呢。
其实,以现代战争角度看,“斩首”之类,其实是个面子大于里子的事儿,拿来宣传可以,但对实际局势,没啥实质性的改变。
例子就是最近的一次“斩首行动”,是2020年1月3日,美帝使用新型的AGM-114 R9X“忍者”空对地导弹,将到伊拉克访问的伊朗苏莱曼尼将军击杀。
一时间,伊朗上下,群情悲愤,美帝耀武扬威,大吹大擂。
然而呢?4年过去了,美帝在中东,有任何实质性进展吗?反而成功地成为中东公敌,今儿基地被炸,明儿军舰遭袭,连给商船护航都做不到了。
再说美帝对司机,也是越来越没信心了。
最开始,美帝很积极的推动俄乌冲突,恨不得给司机封圣,只要司机动动嘴,美西方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支援乌克兰。
鹰酱那小算盘,隔着太平洋都听得见噼里啪啦响,几个目的,不要太明显:
一个是消耗俄罗斯国力,试探普京的底线;二是收割乌克兰的资产和资源;第三个,就是吸引欧洲的外逃资本和产业,搞美元回流。
但战争发展到现在,却出现了一个麻烦的局面,北约一众国家援助乌克兰,却硬生生没有搞赢俄罗斯,反而有溃败的迹象。而前线乌军呢,越打越弱,战线不断向西靠近。许多西方国家都已经对乌克兰的未来感到失望,降低对乌援助。于是司机就不得不在每一次公开活动中卖惨,使出吃奶的力气,渲染俄罗斯威胁,从而博取西方政客的同情以换取援助。
譬如这一次,毛熊导弹炸完之后,随即就是司机召开记者会。
泽连斯基对记者表示:“我们今天目睹了这次袭击” “你知道我们在和谁打交道;他们不在乎击中哪里。我知道今天有人员伤亡;我还不知道所有细节,但我知道有人伤亡。”“无论他们是军人、平民还是国际宾客——对这些人来说并不重要”“要么他们失去了理智,要么他们无法控制恐怖分子军队的行动。这强调了我们保卫自己的必要性,而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防空系统。”
问题是,
以这种方式化缘,也是越来越不好使。
今年是美帝的大选年。为了阻止拜登以及民主党继续连任执政,以特朗普为首的右翼共和党坚决反对继续援助乌克兰,认为美国在援乌方面已经花费过多,并且特朗普曾多次强调,一旦他当选,将第一时间结束俄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阻止美国继续援乌,无疑是这些人的重点目标。
阻止援乌的物料,估计早都准备好了,如果民主党方面一意孤行,怕是随时都被甩出来。比如:美西方支援的大量武器和物资,很多都没能送到前线战士们手中,反而是流入黑市。如果没有司机的首肯,有谁敢发国难财?
还有媒体称,司机的私人账户,近期多出了一笔13亿美元的资产,在美国迈阿密还拥有3000多万美元的别墅。
如此这般,现在还算是小道消息小打小闹,一旦被实锤,届时一定是轩然大波,民怨沸腾,拜登老脸往哪儿搁?
第三,从实际效果看,美帝这一周期,也并没能收割到欧洲。
这么说是有证据的,不妨把几种货币的汇率K线图,拉长一点看:
△ 日元对美元汇率
△ 韩元对美元汇率
△ 欧元对美元汇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