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镜像娱乐
镜像娱乐,洞见文娱产业另一面。
51好读  ›  专栏  ›  镜像娱乐

2019年,男频剧终于翻身了

镜像娱乐  · 公众号  ·  · 2019-12-10 23:10

正文

作者: 李知恩 / 编辑:于华东


被观众苦叹无出路的男频剧,今年终于争气了。

11月开始,《鹤唳华亭》《庆余年》两部剧虽均裸发上线,但是依靠口碑打开了热度,其中《庆余年》颇有黑马之势。目前,两部剧全网热度都在同档期剧集中处于领先位置,新开播的《剑王朝》热度如今也在猛蹿,不过口碑稍次于前两部剧。不少观众感慨,市场终于有可以看的男频剧了。



前几年大女主戏审美疲劳之势出现后,市场开始把制作方向往沉寂了几年的男频剧转,但探索初期对IP的盲目信任却导致了不少项目的失利,也让观众逐渐对男频剧失望。前一两年,《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网文IP虽是一代人的青春,但市场反馈都不如预期。

不过今年开始,《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鹤唳华亭》等不断为男频剧正名,也打破了男频剧男女观众都不讨好的僵局。可见在度过试水期后,男频剧如今已经迈入了精品化阶段,而真正的精品内容,无疑可以男女通吃。


底子单薄、屡见魔改

男频剧曾经“十部九扑”

在男频剧热潮涌现之后,影视改编多以“打怪升级”的网文IP为主,《青云志》《择天记》《武动乾坤》《斗破苍穹》《莽荒纪》等皆是如此。其实,这类IP更适合游戏开发,因为既有宏大的世界观支撑,也有丰富的人物、故事支线来充实内容,游戏体裁实则也更适合这些小说中名战斗场面的还原。



但在影视化改编中,大IP却不一定是好故事。庞大的世界观若处理不好会让观众吃不消,高同质化的反复打怪会让观众疲劳,缺乏基本逻辑的爽文模式也难令人信服。再者,这种打怪爽文IP的主角设置多有雷同,女性角色及多数配角都属符号人物,这些对影视改编来说都是难题,毕竟影视剧还是要靠鲜活的人物、接地气的人性以及复杂的人物命运来推进故事发展,调动观众情绪。

诚然,《择天记》《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在玄幻网文领域都是具有一定“历史地位”的,也都是被当年的热血青年奉为“神书”的存在,影视化后,自然会有不少男性观众选择重温旧梦。艺恩数据显示,《斗破苍穹》的用户画像中男性观众占比高达79%,但是,不少IP的魔改却在大力劝退原著粉。


于是,大多男性观众只能是怀着当初美好情怀的回忆而来,带着吐槽而去。从不少原著粉的反馈来看,即便可以忍受魔改,多数人也会在追剧过程中“半途弃剧”,因为这些网文IP改编作品的价值观很难再匹配如今他们的观剧需求,不少男性观众直言,还是二刷三刷《琅琊榜》《人民的名义》《白夜追凶》等剧更有意思。

当然,被影视化的网文中也不乏原著底子不错且价值观并未过时的IP,但它们同样经不起折腾。江南的《九州缥缈录》故事格局上无疑是高于大多数网文玄幻IP的,原著在豆瓣上评分超过了9分,原著粉期待的是乱世下的少年成长史诗,在剧中却变成了狗血三角恋。



留不住男性观众的同时,前几年的男频剧也很难得到广大女性观众的青睐。即便搬出“热门IP+当红小生”的套路,即便在影视化改编中加入更多的感情戏,似乎仍难讨好女性观众,这不难理解,毕竟少有女性会对“男性爽文”热爱有加。两面不讨好下,不少男频剧能留住的或许只有主演的粉丝。

放眼望去,玄幻男频IP中为数不多口碑未崩的便是《将夜》了。相比于《择天记》《斗破苍穹》等对原著进行了大量魔改的剧集,《将夜》对原著的还原度极高,被粉丝称为“有正宗的猫腻味道”。虽然不少观众对剧情设置、男女主演技还是颇有微辞,但同行衬托下,《将夜》的改编确属良心之作,该剧目前在豆瓣拿到了7.5的评分。


跳出玄幻题材

探寻男频剧的多元表达


男频剧“十部九扑”下,有观众甚至愤慨表示“流量小生+男频文”就是“愚蠢透顶的商业幻想”,也有人大呼男频剧已无出路。但今年开始,无论是《长安十二时辰》还是近期开播的《鹤唳华亭》《庆余年》,都向市场说明了男频剧非但没死,反而在逐渐回温。



猫眼网播热度显示,11月开播出的《鹤唳华亭》《庆余年》等剧近期的实时热度都排在热度榜前五。从口碑来看,《庆余年》在豆瓣拿到了8分,《鹤唳华亭》评分也达到了7.5分,两部剧可以说是热度口碑双收。这些剧能受市场认可,首先赢在了IP的选择上。

不难发现,今年的男频剧已经不再死磕玄幻题材,而是在挖掘一些故事底子更好的IP,探索更多元的故事类型。如《鹤唳华亭》与《庆余年》都是网络小说中少有的精品IP,均非网文初兴起时热门的爽文模式。相比于《鹤唳华亭》的虐心,《庆余年》风格相对轻松幽默,虽然两部剧集都架空了历史背景,但故事不乏历史大剧的磅礴之气。



如果说上述两部剧集走的都是深度路线,那《从前有座灵剑山》主打的便是轻喜剧风格。《 从前有座灵剑山 》虽也是男性向的小人物逆袭史,但却是玄幻修仙题材中少有的搞笑作品,轻松解压剧的定位吸引了不少观众。其实,今年在豆瓣拿下8.2分的《大宋少年志》风格也偏轻松幽默,凭借新颖的探案题材和少年热血感大受好评。

在多部古装剧的包围中,今年不能忽视的一部剧便是现代男频剧《全职高手》,虽因爱情戏份少,该剧热度不敌同为电竞题材的《亲爱的,热爱的》,但不管是CG特效的制作还是电竞内容的呈现都较前者受到的认可更高。在男性受众达到69%的比例下拿到7.4的评分,也证明了认真做内容的剧集,不怕留不住男性观众。



其实,从今年《长安十二时辰》的出现便可以看出影视公司和视频网站对男频剧是有野心的。这部剧的成功不仅在于“唐朝反恐片”的新鲜设定,更在于剧本、服化道、配乐、置景等全环节的走心,虽后期故事略显拖沓,但整体瑕不掩瑜。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庆余年》,男频剧终于在2019年为自己正名。

男频剧曾经的桎梏,主要还是因为在玄幻IP霸屏、影视公司盲目购买IP、圈快钱作品居多的市场乱象下,不少大IP的陆续扑街让观众和市场对男频剧失望。不过,现在的制作方在IP的选择上显然看得更远了,对IP是否适合改编,故事是否打动人这些维度也看得更重。如今,男频剧跳出“升级打怪”的重要一步后,市场潜力已经开始涌现。


唯精品、唯价值观共鸣

才是“男女通吃”的杀手锏

在国内较长一段时间都被大女主戏霸屏的阶段,男频剧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期。前几年男性视角的玄幻IP开始被大批量改编时,可以说男频剧仍处于初步开发的试水阶段。度过试水期后,市场已经慢慢摸索到IP的“利与弊”,也开始逐渐掌握了当代观众的需求和审美取向。

今年《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等多部剧虽裸发上线,但都依靠口碑逐渐成为了黑马,个种关键,不仅在于它们是玄幻剧之外的新尝试,没有脸谱化塑造人物,更重要的是,在观众审美升级,思辨能力提升,对故事内核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这些剧在价值观层面与观众达到了深度共鸣。



被公认为猫腻巅峰作的《庆余年》,被读者称为是猫腻众多作品中少有的文青气质恰到好处,没有盖住剧情的作品。其实在故事内核上,《庆余年》与《琅琊榜》不乏相似之处,《琅琊榜》追求的是河清海晏,《庆余年》同样散发着理想主义的气息。《庆余年》中最被观众喜欢的叶轻眉,毕生的追求便是开启民智,人民可以自由且平等,这种理想主义,正是对君权神授下封建制度的反思。

而《长安十二时辰》表面看是“长安跑酷”,是“反恐24小时”,是007式孤胆英雄张小敬的专属故事,但若仔细咀嚼,便能感悟到全剧都在隐性探讨,或者说假设大唐会在巅峰倾颓的原因,而马伯庸给出的理解,是在大唐盛世这袭华丽的袍子上,爬满了致命的虱子。所以,《长安十二时辰》不仅是一个类似美剧结构的故事,它里面有着更多对历史,对民族的思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