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三国(沙特、阿联酋、巴林)和埃及联合向卡塔尔发出所谓“关系正常化”的十三项最后通牒,其中包括送走土耳其驻军、关闭半岛台、10天内和伊朗断交等。
关注丨中东四国向卡塔尔发通牒:10天满足13个要求,否则……
如今,最后通牒期限已过,据沙特通讯社报道的一份联合声明称,沙特等国同意将卡塔尔接受复交条件的最后期限延长
48小时
。
互不让步
沙特、卡塔尔外交大臣同日在美
就在7月2日,“十三项最后通牒”此前的截止日,卡塔尔方面不出意料地说
“绝不”
。
博弈丨今天是最后期限 面对中东四国13点要求 卡塔尔说:不!
而令据外媒6月27日消息,在美国华盛顿访问的卡塔尔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与美国国务卿会晤后表示:“那些封锁卡塔尔的国家提出的仅仅是一个声明,并非‘要求’,也非‘证据’。谈判需要对方展现出真正的诉求,并有证据支撑。”
与此同时,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也在同一天在美国接受访问,他表示该国向卡塔尔提出的解决断交危机的要求是
“不容谈判”
的。
卡塔尔“底气”从何而来?
看似遭到孤立的卡塔尔为什么敢于采取这种“软中带硬”的姿态呢,这也是因为卡塔尔手里有自己的底牌。
首先,巨大的天然气出口量为卡塔尔增加了应对断交危机的底气。卡塔尔天然气储量位居全球
第三
,其向阿联酋供应的天然气占阿联酋天然气使用总量的
40%
左右,阿联酋对此不会掉以轻心。
其次,卡塔尔资金充足。据统计,卡塔尔的主权财富基金已达
3350亿美元
,外汇储备达
436亿美元
。对于国家小、人口少的卡塔尔来说,巨额财富为从别国进口必需品提供了保障。
第三,卡塔尔在本地区并非遭到所有国家孤立。除伊朗外,
土耳其政府力挺卡塔尔
、海合会成员国中,
阿曼和科威特也未与卡塔尔断交
。
伊拉克则明确反对孤立卡塔尔。
沙特等国将卡塔尔接受复交条件的最后期限延长了48小时。但已经表示严正拒绝的卡塔尔,会在最后通牒结束前选择屈服吗?现在看不到任何这样的迹象。那这48小时最后期限又是留给谁的台阶呢?
卡塔尔已表明立场 不会接受复交条件
台阶看上去似乎是留给卡塔尔的。
既然你还不接受复交条件,考虑到毕竟还都是阿拉伯兄弟,那就再等你两天时间。但如果细看沙特等国提出的“13点复交要求”,尤其是限定卡塔尔在10日内撤回驻伊朗外交人员,关闭半岛电视台,停止在境内建设土耳其军事基地等,
就可以基本断定卡塔尔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在卡塔尔看来,这就是沙特等国在干涉自己的内政,因此给出的回应也很干脆:不会。
这个台阶,对卡塔尔没什么意义。
△卡塔尔首都多哈(资料图)
沙特等国拖一步看一步
那会是沙特等国留给自己的吗?看上去可能性很大。
沙特等国很清楚,自己提出的复交条件确实非常严苛,卡塔尔接受的可能性不大,在国际上得到的呼应也是寥寥,这种行事风格得到的评价倒是更接近于“霸蛮”。
但既然已经决定断交,也只能继续“霸蛮”下去。
英国《卫报》称,卡塔尔的断交国暗示了将如何回应最后通牒遭无视。阿联酋外交官称,要么暂停卡塔尔的海合会成员国资格,要么寻求制裁与卡塔尔进行贸易活动的国家。但海合会走向分裂并不是沙特等国希望看到的
,而寻求制裁与卡塔尔进行贸易活动的国家又超出这几国的能力范围。尴尬了,那就再等两天,万一有变化呢?
中东变局 牵扯多方力量
双方立场相距太大,斡旋的科威特等国又能力有限。
事情如此棘手,外力介入似乎不可避免。
这48小时的最后期限会不会是留给一直未出手但更有能力的斡旋方呢?完全有可能。
其实,大家都清楚,阿拉伯兄弟的这次内斗,美国脱不了干系。而且,特朗普也很坦诚,美国参与了事件策划。美国确实希望打压一下卡塔尔,逼迫其在对伊朗问题和支持美国认定的一些极端组织上做出让步,但海湾国家内部分裂反过来又不利于遏制伊朗。
因此,美国也挺矛盾的,并不希望事情僵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
几天前,
沙特和卡塔尔外交大臣同时访美,这也表明对立双方都认定美国能破这个局。
△2017年5月21日,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特朗普出席阿拉伯伊斯兰美国峰会,吁阿拉伯国家共同反恐。图自视觉中国
中东局势历来复杂,每次变局都牵扯到多方力量。不仅沙特、伊朗、土耳其等地区玩家积极参与,
美国、俄罗斯等域外大国也都密切关注甚至直接插手。这一次,几乎所有主要玩家都已经亮明态度,唯独美国还在玩暧昧,但估计时间也差不多了。
监制/杨继红 主编/李浙
编辑/纪之文
©央视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