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学对于就业与赚钱都有有一定的压力,特别是30岁以后的同学,其实这种焦虑我很早之前就经历过并且思考过。
今年行业比较寒冷,我一直比较低调,看到大家的这种焦虑我觉得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先声明一下
1、由于本人也是屌丝,所以我写的内容不适合土豪,富二代。
2、我分享的不会让你瞬间暴富,但会让你的财富积累有个比较好的开始。
3、本文我会提到一些赚钱方式,但并不代表绝对正确,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
1、靠工资永远发不了财
在我工作第四年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到底要多少收入才能发财?
当时我的薪资其实并不高,在微博顶峰没有去最对口的腾讯,不想离开北京,因为刚跟我媳妇谈恋爱。
去了家不太对口的公司叫360,当时好多同学说感觉凉凉,从一线互联网公司滑落N线。
。
。
(现在也不知道微博属于几线了)
搞的我有点小伤心,让我重新思考工作到底能不能发财?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老板给我翻倍薪资,扣除6k房租,扣掉生活与泡妞成本10K。
好像一年能省10万,想想10万在北京干点啥都有点艰难。
更何况翻倍有多难,让我确定是不能寄希望于工资的不断提升。
无论用什么方式来想,工资都是很难发财的。
所以工作与财富积累肯定是有一定的诀窍的。
2、工资与钱的关系
我发现很多年轻人,跟我年轻的时候一样,想突然发一笔大财,其实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不可能突然:
理论上讲我们什么也没有干(努力),不会有突然的事发生,人生往往是突然发生坏的事情。
不可能发大财的是你
:
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理论上讲大多数人跟我们的智力差距不大,一旦有机会快速会被抹平。
所以一切还是要看自己有拥有的筹码:
自身的时间,能力,钱。
时间
:
如果我们只能靠自己的时间赚取收益,那么这个收入是算的清楚的。
假设工作时长是T,每小时单价是 N ,那
你的财富==T*N
,是不是很痛苦时间很有限,你可以承受的时间长度代表着你的收入。
能力:
如果能力的提升能提升单位 时间的收入,例如能力提升M倍,那
你的财富== T*N*M
。
很多人把跳槽当成了能力提升,其实是错误的。
北京跳槽多次以后一场寒冬就能送我出局。
因为你的能力并没有增长,如果想要能力持久提升就要主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并解决他。
(其实很多人是逃避的,明明工作可以划水,为什么要努力?
)
增加了能力这个维度,其实比单纯的出卖时间日子要好过一些,更持续一些,但距离快速积累还是有一定距离。
钱:
这里的钱应该理解成
正向现金流
,你的收入-支出 = 正向现金流。
如果有你本事除了工资以外让这个现金流越滚越大,那么你就已经进入财富的加速度了。
所以工资,往往不会让你真正的发财(大多数人),但合理运用现金流,至少会让你变的比原来更有钱一些,而且管理的好是有复利的。
大家会发现经营好的企业都会把精力放在正向现金流上,个人与企业在这方面都差不多。
最近创业公司倒闭都是现金流出现了问题。
我今年也反思创业现金流管理做的太差,往往后悔各种决策。
3、什么会阻止你发财?
什么东西在阻止你发财呢?
你有没有想过?
失业:
失业是阻碍你致富的最大绊脚石 (废话),因为失业会让你失去现金流,这样你就缺少利用现金流致富的好机会。
花钱:
花钱会让你减少现金流(废话 X 2),我们越花钱,我们可利用的筹码越少。
买车:
很多人不知道买车,其实是个奢侈品,
是所有消费里最不优先考虑的消费
。
同理买贵的包,买Iphone都不怎么明智。
我的都是小米,就是因为便宜。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换车,我们家有2娃,特别特斯拉看了又看,最后我还是劝自己如果真要买车,先用车钱买特斯拉股票,什么时候翻倍了再买车也不迟,最后车也有了,本金还能回来。
(万一折了怎么办?
所以最后还是没有买股票)
存钱:
存钱肯定也不会发财的,利息连GDP都跑不过,更跑不过M2增长的速度。
理财:
盲目的理财,跟随机丢大小没有区别。
不会借钱:
其实社会有很多渠道让你获得加速,有很多便宜的钱可以获取,例如向银行借钱,同事借钱,朋友借钱。
其实大多数不只是不会赚钱,更大的问题是不会花钱
,花好钱比赚钱难太多了,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创业公司倒闭了。
大家说到各种模型都很懂,一到自己如何积累财富就晕菜。
花点精力研究研究自己的事,自己的人生也是一款产品,其实并不会太难的,一样要有计划:
目标,问题,方法,执行,复盘。
4、人生就是无数个随机
人生其实很随机,如果随波逐流往往碌碌无为,你得有主动策略。
昨天还有一些产品经理说做过别的岗位又回来了;
回过四五线又回来了;
这种漫无目的的随机,其实是很影响个人积累财富的,因为他影响到了你
能力
的积累。
富甲一方
我有个朋友叫江礼坤,他经常说:
如果有算命的说你未来会富甲一方,那什么算富甲一方?
可能有的富甲一方,指的是是村里比较富。
但跑到县里就排不号了,跑到市里更加不知道是谁。
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富甲一方。
所以出生地对你的影响很大,出生在新手村与出生在主城区,天然的区别。
出生在新手村怎么办
美国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出生地对于人的一生的收入起决定性的。
出生地能占你60%的因素,父母点20%,其他占20%。
我觉得中国机会还是要比美国多的多,中国依旧在快速发展,而且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公平,个人努力能占60%以上的比例,父母占30%左右,然后是其他。
个人要改变有三条路:
努力往上走
,最起码得多新手村到个主城区升级发展。
所以逃离北上广的我不知道怎么想的。
自己家国家高速发展
,这一点我们都太幸福了,我们国家发展确实快。
移民
,我感觉外面机会不如我们国家。
人生,其实是你选择的无数组合,你得让你的选择胜率更高。
保证现金流量的稳定,像我会这么考虑:
大城市
,就业公平,选择多,靠能力生存。
在年轻的时候,每一次被大城市压力碾压的时候,都要更放低自己生存,同一批来大城市的人,其实都被筛选走了,过几年你就是这个市场上少有的稀缺人才。
上升期间的企业
,有历练能力的机会,并且能经历一次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能结交一群好朋友,打过仗的团队互相之间关系都非常好,会成为你未来的人生财富。
有未来的职业,
社会中一些职业是工具人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会被人工智能代替的。
所以你的职业尽量选择对创造力有要求的职业,因为机器永远不会代替人的创造力。
确定的环境,确定的工作,确定的职业,剩下就是确定的能力。
那么风险就是会很低,自己距离有钱就会更近。
5、如何撬开老板的财富
。
。
。
你自己,想一想。
。
。
6、压力与责任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抗拒结婚,觉得生活压力会很大,双方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结婚压力:
如果你不想一生逃避结婚,我建议尽早想明白自己想跟什么样的人过一生。
我经常劝我的女下属尽多谈恋爱,结婚前积累与异性相处的经验是非常有必要,因为这样你才能真的想明白跟什么人的人过一生,什么人的人不适合你。
承担婚姻的责任,婚后倆人在起的财富积累速度要比分别生活的速度快很多。
肯定是1+1>2。
婚后有二个大的变化:
1、成本缩小,收入变多,现金流更大,筹码更多。
2、借(啃)钱(老)的渠道更多。
工作压力
上个月有个妹纸跟我说老板想一出是一出,不想干了,这活能干么?
能干。
创业公司必然是老变的
,
当时我赶紧劝住她,这是常态,初创业公司往往都是混沌阶段,大家还在四处突破中寻找机会,既然你选择加入创业公司就要享受这个过程,这种工作下创造价值也是能力的必修课,这是大公司里没有的。
大公司更专业,更强,更快,大公司的业务是相对确定的,但是专业度的挑战会更强,还有同事之间的竞争。
很多能力顶不住的会心生退意,觉得老板的要求太高,同事老吐槽自己。
不想干了,呆不下去了。
其实我们面试的时候经常见到吐槽老板的人,这类人基本上没有想明白工作是怎么回事。
而且这类人实在找不到工作极有可能跑去创业,工作是什么还没有想明白,就跑去思考什么是公司,其实风险会更大。
面对工作,还是需要想明白自己加入的公司是哪种阶段,自己追求是钱,还是能力,还是稳定。
应该拥抱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通过提升自身能力创造价值,在这个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个人的能力是不断提升的,当然赚钱速度是更快的,反之自己受损。
我们家有个总结:
越是困难,越是捷径
因为很多人遇到困难已经放弃了,可能只有你在路上不断精进,未来的竞争并不激烈。
因为你不断精进,你将会得到更好的待遇。
7、财富积累需要什么能力
我之前说我们要有正向现金流,就是为了做投资的,为什么现金流很重要,因为投资赚钱不是大多数,平时我们是亏损的,所以有钱之后投资什么并且学会如何投资,就是需要学习了。
正向现金流
之前说的正向现金流,就是投资理财。
因为有正向的现金我们可能长期理财,可以定投,也可以分散投资。
有的人就每个月省来的工资买比特币(不要盲目学别人);
有的人 就是为了还房贷;
有的人就是用来买基金(回报肯定是低的,现在也有风险)。
总体来说有正向现金才有资格投资理财,每个月从500元开始都是可以的。
通过不断的努力加大自己正向现金流的额度就是未来进财的方向。
亏钱心态
做投资就是要有好的亏钱心态,如果这笔钱我亏了会亏多少?
亏的起才能有机会赚起来,因为当你真的计算清楚就能比较好的应对。
这次操作,最差我会输多少?
我会输光么?
(期权会输光,所以这不算投资,是投机)。
如果会输,我该如何办?
例如我就认可拼多多的股票,那么现在去购买,会不会跌?
跌到多少?
跌了我是拿着,还是跌多少走?
学习能力
我觉得投资理财,很有意思。
当你炒股的时候,你就去研究一家公司财务,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你没有接触过的认知领域。
当你去买房的时候,你就去研究房地产,银行借钱还钱如何玩出花来,又是你没有接触过的认知领域。
当你亏损了一定要复盘自己亏钱的原因,是自己早期研究不够,判断错误,还是一时的问题?
8、投资/投机 的经验
相信大家还是比较关心,我之前理财过什么,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我在10元买过YY的股票,涨到40卖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