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我们都是许三观,只是我们卖的不是血

有书  · 公众号  ·  · 2025-01-14 06:30

正文


文 | 有书君 · 主播 | 安东尼


莫言说,《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墓志铭。

王安忆说,余华的小说是塑造英雄的,他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世人。

许三观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

天灾人祸、各种意外砸向他,让他的生活一次次变成满目疮痍的废墟。

他的人生跌宕起伏,却并不令人感到陌生。

因为无数奔波劳碌的普通人,都在经历他吃过的苦,走着他走过的路。

许三观是一名送茧工,收入勉强维持温饱。

到了适婚年龄,却没人登门说媒。

所幸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血却很值钱。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迎娶了油条西施许玉兰。

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十年生下三个儿子。

后来,大儿子一乐为了保护弟弟,打伤了铁匠的儿子。

为了那一大笔的赔偿费,许三观只好又一次卖血。

可人祸刚过,水灾、荒年又接踵而至。


粮食短缺,米价疯涨。

许三观一家只能喝点稀粥垫肚子。

当孩子们饿得奄奄一息时,许三观拖着虚弱的身体,卖出了第三次血,让家人得以吃几顿饱饭。

几年后,儿子们终于长大成人。

一乐、二乐去农村插队,三乐在城里机械厂上班。

可高强度的劳动,让一乐变得面黄肌瘦。

为了给一乐补充营养,许三观再次跑去卖血。

接着,为了接待二儿子的生产队队长、为了给患上肝炎一乐筹医疗费。

许三观在短时间内连续卖血,最后因失血过多晕倒在医院。

医生怒骂:亡命之徒。

但是,对于一无所有的他,对于生活在尘埃里的他。

“血”是他应对生活磨难的靠山;

是他与命运谈判的筹码;

更是他撑起这个家的底气。

当被命运的獠牙逼得连连后退,面对家人的安危。

一无所有的他,除了豁出性命,还有什么办法呢?

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许三观。


不管生活苦难如何围追堵截,不管多苦多累。

我们都不敢停下,甚至不敢喊累。

为了家人的幸福,我们顶着压力,耗尽体力、精力与心力。

从命运手中,争取到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哪怕明知付出与回报,未必能成正比,我们也不会计较得失。

余华说,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人们总会在过去的故事里,找到今天生活的感受。

时代不断更替,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没有变。

当经历过一轮又一轮苦难的毒打。

你就会发现在这世上,原来人人都是许三观。

只不过,许三观卖的是血,我们卖的是命,是身体,是时间,是脸面,甚至是灵魂……

能熬过千锤百炼的痛苦,扛住千斤压顶的沉重;

能在风雨中庇护所爱之人,就是平凡世间最了不起的英雄。

愿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都会被命运温柔以待。

有书VIP会员

现已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