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侧重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社会史、政治经济史,中共党史;历史学新书、新刊、论文;中央地方文献资源;以及很少有我们找不到的电子书。总之,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当代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土味玩具,年销售额突破80万!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找工作速看!成都一大批市属国企招聘来了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特朗普宣布:恢复死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会议议程 | 记忆·空间·治理:城市研究的多维视野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6-29 22:29

正文



时间: 2019 年 6 月 29 日 8:30 开始

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办公楼小礼堂

开幕式

(8:30—9:00)

主持: 汪荣明(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

致辞: 童世骏(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哲学系教授)

解   超(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教授)

合影

主旨报告(一)

(9: 00—10:20)

主持: 柯锦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国务院参事)

姚   申(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比较文学》主编)


报告 (每人 15 分钟)

陈   恒(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教授)

题目:当代城市史研究的若干阶段

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题目:新时代呼唤着城市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

陈思和(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

题目:都市文学的两个维度

张济顺(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

题目:革命年代的上海摩登


评议 (共 20 分钟)

高瑞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旨报告(二)

(10:30—12:05)

主持: 吴瑞君(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姜佑福(《学术月刊》常务副总编辑,研究员)


报告 (每人 15 分钟)

文   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题目:40 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研究概况及其实践反思

陈   忠(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题目:涂层化城市治理的伦理反思

陈   杰(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题目:城市外来劳动力市场上的农业户籍歧视研究

徐延辉(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教授)

题目:就业质量、城市社会包容与农民工健康研究

刘建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题目:社会资本的性别化生产与积累——基于社区治理“性别差异图景”的实证研究


评议 (共 20 分钟)

向德平(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

王   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主编,高级记者)

平行论坛

(13:30—16:15)

论坛一 人文学 专场(办公楼小礼堂)

论坛二 社会学 专场(地理馆 301 室)

论坛三 经济学 专场一 “城市经济及住房事业发展”专题(办公楼 1122 室)

论坛四 经济学 专场二 “长三角一体化与城市发展”专题(地理馆 301 室;6 月 30 日)

圆桌对话

(16:30—17:30)

主题:开拓城市研究新境界

主持: 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常务副主编,教授)

嘉宾: 分论坛代表(倪鹏飞 罗岗 文军 陈杰); 学术期刊代表(柯锦华 胡键 姜佑福 叶祝弟)

会议总结

(17:30—17:50)

刘晓虹(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社长)

论坛一  人文学 专场

地点: 办公楼小礼堂

时间: 13:30—16:15


上半场  都市文学与空间生产 (13:30—14:50)

主 持: 李孝弟(上海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编审)


报告 (每人 10 分钟)

王宏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题目:都市人的原始野性与救赎

罗   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题目:石库门的历史与上海城市空间的生产

杨俊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题目:城市空间与科幻电影的未来叙事

陈晓兰(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

题目:旅行与文学“朝圣”:文学遗产与城市空间、国家形象的建构

叶祝弟(《探索与争鸣》主编,副编审)

题目:情归何处?——情感地理视野下的现代上海书写


点评: 胡范铸(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金   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下半场  城市治理与历史记忆 (14:55—16:15)

主持: 孔令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副编审)


报告 (每人 10 分钟)

胡   键(上海社科院《社会科学》主编,研究员)

题目:大数据技术条件下的城市治理:数据规训

付长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题目:重建城市陌生人社会的情感秩序:以“移情”为中心

陆伟芳(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题目:20 世纪初英国煤烟减排立法初探

刘耀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题目: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意大利城门

秦小丽(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科技考古研究院教授)

题目:中国古代都城研究及中日案例之比较

孔   翔(华东师范大学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教授)

题目:城市更新中的地方集体记忆建构初探——以上海西岸地区为例


点评: 林   广(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孙   亮(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论坛二 社会学 专场

时间: 13:30—16:15

地点: 地理馆 301 室


议题一: 城市社会治理专题 (13:30—15:00)

主持: 文   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报告 (校外专家每人 15 分钟,校内专家每人 10 分钟)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题目:生活的逻辑抑或治理的逻辑(15 分钟)

郑雄飞(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题目:社会保障权利的便携性问题研究(15 分钟)

张海东(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常务副主任,社会学院教授)

题目:全球化视野下城市居民对于外籍移民的态度(15 分钟)

曾明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题目:人才新政背景下上海人才居住难题及其保障性住房机制创新研究

韩春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题目:“三年之痒”?——对一种流行观念的反思

何   威(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

题目:协商模式下社区治理的“均衡性”逻辑探析


点评: 徐延辉(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教授)

向德平(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


议题二:城市文化专题 (15:05—16:15)

主持: 向德平(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


报告 (每人 10 分钟)

徐赣丽(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所所长,教授)

题目:建构城市生活方式:上海的文明化进程

范长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题目: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

吴   旭(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题目:以城为家—民办国际学校与上海常住流动人口的地方建造

丁雁南(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题目:近代跨国精英的社交空间:上海的总会和俱乐部

王立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

题目:回到“地方”:现代城市的文化自我——以妙峰山香会和北京城为例

游红霞(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