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估计要得罪不少人了。
以前有个说法,如果你欠了别人几百块,你是孙子,人家可以天天念叨你,骂你,羞辱你;但如果你欠别人几百万,几千万,你是爷爷,人家要天天求着你,哄着你,生怕你不开心,不高兴;我以前听过这样的行业秘闻,在传统销售渠道和某些电商平台上,因为帐期是个很要命的问题,很多供货商会长期养着一些美女商务,去给这些销售渠道的老板们陪睡,目的就是回款。
当你欠一大笔钱的时候,你其实绑架了供货商,绑架了债主;这还是小的,当你欠银行一大笔钱时,行长为了不出现所谓坏账,至少不在自己手里出现坏账,用新贷款还旧贷款,帮你擦屁股,这也是常有的;当你以国家和政府的名义欠一大笔钱时,绑架的是政府的信用。很多地方债,咳咳,说多了,和谐,和谐,咱不讲这个。
我们说创业的事,如果一个创业者,拿了投资人一点点钱,没什么动静,然后做烂了,投资人可能还会说两句,这家伙不靠谱,大家以后小心点。但如果一个创业者,拿了投资人很多钱,砸了很大的动静,做烂了,其实,很多时候,投资人要去擦屁股,收拾残局,也就是,创业最后绑架了投资人。
为什么?
因为钱么?钱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面子,是口碑。
投资人以后出去抢项目,如果人家指指点点,你看他投的那几个烂项目,烧了那么多钱,最后全都歇菜了,这可能未来好项目就很难拿到手了。所以,无论如何,多烂的项目,也要想个办法。
常见的办法就是找人,找钱,找接盘侠。
接盘侠分这么几类
1、其他大型投资机构,也就是坑同行,当然,潜台词是,别绑我一个,以后你们也有份,全都出点力。
所以这些年,投资人帮创业者编故事,数据造假的事情也挺常见的,都是为了自保坑下家。
2、上市巨头,或其他上市公司
两种目标,其一是战略上,上市公司资源有,但缺执行力,搞一个现成的团队和产品进来,用资源去砸。 那么,有资源就能翻身么? 如果执行团队很烂,其实都是一厢情愿罢了,不过上市公司确实也不在乎这点投入,战略目标在前面,就当交学费了,现在不流行一个说法,to baidu创业么。
to baidu这种算好的,好歹巨头买进来,目的是真想把事情做成了。另一种是概念上,特别是国内股市风气不正,妖邪当道,搞一个互联网概念进来,股价咔咔的涨。那么不是有对赌协议么?我以前讲过,自充值,自己花钱买流水,都成行规了。
反正几年利益套现,剩下的让为国站岗的爱国股民撑着呗。
3、成功的投资项目
现在好像少了,以前常见,投资人比较强势的时候,一个项目快不行了,为了自己颜面,让另一个不错的项目把这个项目合并掉,其实从整体回报来说,可能并无影响,甚至是坏影响,(给好项目带了一个财务包袱,最后多半是裁撤或关闭的下场), 但至少未来吹牛逼的时候,投资人从一个成功项目变成两个成功项目。
某些所谓成功的创业大牛,创业导师,当年不也就占了这种便宜么。所谓成功,不也就是项目快死的时候被投资人强行并到其他好项目里了么。
4、政府
神通广大的投资人,当然也包括神通广大的创业者,业务做得一团糟没关系,把政府关系搞定,各种特权阶层入股,利益输送链条做好,然后拿到各种特许的经营资格。
互联网早期,相关利益少,特权阶层也看不上这玩意,草莽出英雄,我以前说过,资源和背景在互联网竞争中从来不是关键因素。但现在,这个规则不成立了。
中国互联网现在有太多政府介入,各种证,各种许可,那么这些权力审核,就产生了数不清的寻租空间,特权阶层在这里就可以有大量的操作空间。
今天,我不吐槽这个事情,(好吧,我承认我没胆)。但我们知道有些背景深厚的投资者,他们很会利用这些优势,一些投入巨大,产品平平,回报无望的项目,转手就成为政府扶植,各种独家资源的项目,创业者可以讲各种牛逼的故事和情怀,但这不是市场竞争的胜利,只能说,这很中国。
那么,我们说一下,哪些创业公司,符合绑架式创业呢?
1、创业者背景光鲜。
没办法,背景不光鲜拿不到大额投资,更谈不上绑架投资人。
当然,这个条件不绝对,有些快速上位的小鲜肉也深得投资人喜爱,然后,。。。,再然后,投资人就要说自己是为了理想和情怀埋单。
2、创业项目和创业者非常高调,媒体宣传热度很高。
不高调,没热度,怎么吸引接盘侠呢?
而且,作为信用绑架的一个特征,创业者一定会在多个场合,有投资人或圈内大佬背书。再说了,没有大佬和投资人背书,巨头怎么会埋单呢。
大佬和投资人一旦背书过,就等于被绑架了,以后做烂了要被打脸,所以擦屁股的觉悟必须有。
3、融资金额巨大,而且间隔时间往往很短。
4、最后的项目出售价格,通常和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相差无几。
简单说就是,基本上就是终于逮着肯接盘的了。最后一轮投资人能回本就烧香了,还能对外说成功退出。
5、这个明面看不见,数据水份极大。
很多数据水份,投资人到后来都心知肚明,但也不肯说啊,怎么说,说自己傻逼,被忽悠了?
前两年有个创业明星,独角兽级别的企业,媒体报道也挺广泛的,数据嗷嗷的好,去年,今年,一点动静都没了,再也看不到任何媒体提及,当然,人家项目现在也不缺钱,前年超级接盘侠已经搞定了,怎么搞都饿不死了,但数据水份,整个投资圈都知道了,可你看有人会公开出来说么?你以为我会说?嫌我得罪人还不够多? (谁要是知道,敢评论出来,别指望我公开)
再说个投资大佬的潜规则。
钱可以亏,面子不能丢,很多大佬看走了眼,投错了项目,但是,替人背过书了,吹过牛了,怎么办,打死也不承认看走眼了,投错了!
某些小鲜肉创业明星,牛逼吹爆了,基本上原形毕露了,大佬们依然替小鲜肉说话,说这个还是很有能力的,很有理想的,年轻人总会犯错误,为理想买单是值得的,这么一说,你看这么一表达,其他小鲜肉都觉得,这个大佬够仗义,够气度。其实,当年替人背过书了,这么大腕不能被打脸啊,就死扛着不承认自己犯傻了。
所以,一些年轻创业新贵,失败后依然作为创业偶像,到处宣扬那套所谓年轻没有失败的鸡汤,甚至摇身一变做投资,做咨询,做培训,失败了比成功的混的还潇洒,唉,写到这里,看看自己,真是凄惨。
所有,仍有不少创业者的目标就是,融到足够多的钱,搞定足够大腕的投资人,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