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才能让我的工作学习更有效率呢??
答案:
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蓝字
一药一世界
即可!
作者:千钧棒,察网专栏作家
来源:察网时评(ID:qianjunb)
作为中国的演艺界人士,能够打进好莱坞就跟作家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样,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之不得的,这些年来,华人圈里面也就李连杰、成龙、章子怡等人。
面对好莱坞伸来的手,吴京拒绝了,这恐怕是演艺圈里面继《战狼2》火爆以后的又一个重磅的消息。
8月15日,史泰龙一天15个电话盛情邀约吴京参演《敢死队4》,一时间,很多人都在说,这回中国功夫进入好莱坞,给中国人提气。
前天,又传来消息称:吴京拒绝参演!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为世界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那么,反映的内容和表现的的形式也应该是多元的。只有在世界多元文化的百花园中展现本民族与众不同的优点,被其他民族所认识、认同,才有可能在文化领域里面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觉不自觉地被其他文化同化并不是真正的走向世界。
西方有一种文化傲慢,这除了因为西方国家在某些领域里面的领先地位以外,还与他们的潜意识中还把自己的国家当成殖民地宗主国有关系。
在面对非西方的文化的时候,他们几乎是本能的歧视、排斥,除非你的文化自我矮化,能够反衬出西方文化的高大,比如在非西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学作品参评诺贝尔文学奖问题上,越是暴露所谓的中国人的劣根性的作品,就越容易获奖,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的作品多带这一特点就很说明问题。当非西方文化以一种高度的自信出现并且获得成功,西方文化就试图招安你,收编你,让你帮助它开拓非西方文化市场,慢慢同化你,这往往是西方文化人的一种文化自觉。当你越来越强大,慢慢能够与西方文化分庭抗礼以后,他又会换个角度攻击你是文化上的民族主义了。
面对西方的这种比较隐秘的文化专制主义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的包括某些作家在内的文化人的削足适履,去主动适应这种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要求。
由于西方被中国文化精英指认为是现代的、文明的,那么相应的,中国就必须被表现为传统的(前现代的)、愚昧的、野蛮的,否则的话如何证明中国走向西方、美国的正当性?八十年代轰动一时,并被赵ZY以国礼赠人的电视政论片《河殇》,最后一集就是《走向蔚蓝色》。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过
幻觉现实主义
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其实,正如很多评论文章所说的那样,真正的获奖原因不在于艺术,或者说艺术因素的分量不是很重,而在于西方所需要的政治因素。
在莫 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在西方作家中,莫言最推崇两位,即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莫 言小说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断的场景切换和时空颠倒,具有明显的空间形式小说的特征,与福克纳的风格遥相呼应。而他引用神话传说以及动物角度叙事则明显带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正因为有这些人作为反衬,更显得吴京此举的可贵。
《战狼2》的火爆及其传递出的信息,是谁都能看清楚的,正因为如此,国内外敌对势力才拼命抹黑甚至想要“围剿”它,我不知道作为史泰龙本人是否也具有某种西方文化打压或者同化招安中国文化的自觉性,但是可以这么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吴京接受了史泰龙的邀请,那么《战狼2》的影响起码在客观上会马上抵消大部分,《战狼2》刚刚放映的时候,国内外敌对势力都已经无中生有捏造吴京全家入外籍的事实,如果吴京接受了史泰龙的邀请,我估计某些人连台词都准备好了——吴京通过爱国赚国人的钱,又马上通过投入美帝的怀抱赚美国人的钱。
吴京也许是看到了这一点,
也许是从《战狼
2
》的火爆中看到了民心所向和自己的责任,同时也看到了其实自己的文化的根在中国,只有扎根中国文化并且在树大根深能够独树一帜的情况下走向世界才有价值,才会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尤其是赢得一贯以傲慢的态度俯视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的平视。
《战狼2》从西方文化的围剿中成功突围,只是第一步,以后的路很长,还非常坎坷,遇到的阻力还会很大。而且这次成功虽然有与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日益高涨吻合的必然性,也有美国挑动周边国家围堵中国引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感的偶然性,假如过一段时间,美国改变策略,又来软的一套,还能不能让观众保持这种热情?另外《战狼2》虽然成功了,但是主要是内容的成功,在表现形式上是否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吴京和其他人如何在《战狼2》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些都是吴京和其他有社会责任感的电影人应该考虑的。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好莱坞还是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有一定的世界性,但是自觉不自觉推行文化殖民主义还应该是某些掌握好莱坞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话语权和决定权的西方文化人的惯性,在目前和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没有能够让人们看到有所改变的端倪。如果中国的文化人看不清楚这一点,在“走向世界”的旗号下,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让中国的文化逐渐适应其要求,就会被进行文化“转基因”,这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发展前途;而另外一种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吸收营养,做大做强自己,以自己的实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后一种正是吴京们正在进行的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