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公馆
大公馆,资本市场知名老牌公众号,始创于2013年,以敏锐的专业触觉,捕捉资本市场脉搏。当资本才俊,在这里遇见社会精英,大公馆,影响决定财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哎哟,痛醒,我去,要命 ... ·  4 天前  
功夫财经  ·  华为真的太难了 ·  6 天前  
券商中国  ·  马斯克,重大宣布! ·  6 天前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  ·  新消费周报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公馆

对房地产,不能压得太狠了!

大公馆  · 公众号  ·  · 2022-01-05 17:42

正文


编者按


大家好,文章开始前,先跟大家说件事。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如果不想错过“大公馆”的精彩资讯,请记得点击上方蓝字“大公馆”,然后再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再次谢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邓新华

来源:功夫财经(kongfuf)


“资产荒”是宏观调控带来的必然现象,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轮,但这次的“资产荒”有点不一样。


经济学上说,想要、且能支付,才叫“需求”,否则就只能叫“需要”。

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疏通信用派生阻塞,修复信用资质,让中国经济再次腾飞。

据《21世纪经济导报》报道, 2021年末,部分银行分支机构遭遇罕见的“资产荒”现象。部分地区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导致银行普惠贷款一度面临投放难题,国有大行部分基层网点普惠贷款投放面临不小压力。


最近这段时间,相信许多人都体验到了银行的这一压力。因为,银行、各种中介,打电话推销低息贷款的频率,明显提高了。



所谓“资产荒”,不是说市场上没有资产了,而是说可带来令人满意的收益的资产少了。

“资产荒”是宏观调控带来的必然现象,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一轮,但是这次的“资产荒”有点不一样。

例如,2016年的“资产荒”,是企业手里拿着大把的钱,到处找项目投资。许多民营开发商的债券,受到狂热追捧。

而本次“资产荒”,并没有伴随企业巨大的投资热情,而是钱直接滞留在银行放贷不出去了。


01
明年中小微企业日子是否艰难?

媒体报道提到,当前“资产荒”的原因是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可是另一方面,大家经常听说,“融资难”是中小微企业最大的经营困境之一,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并不矛盾。原因在于,虽然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对于资金很饥渴,银行的低息贷款,它们没有不想要的道理,但它们难以满足银行的放贷标准。也就是说,银行怀疑它们未来的“支付能力”。

经济学上说,想要、且能支付,才叫“需求”,否则就只能叫“需要”。我“需要”一套别墅,但我支付不起,那我就是对别墅没有“需求”。

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最近货币政策放宽,银行资金充裕。今年7月、12月,央行降准两次,共释放长期资金2.2万亿元。前几天,央行五天之内,又逆回购操作投放了5500亿元。而政策上,又给银行布置了向小微企业倾斜的任务。



例如,一个国有大行的分行工作人员说:“今年我们行全国新增普惠贷款任务要求超过千亿,年末两个月全行又加了10%的任务。”

二是,从中小微企业的角度来看,疫情冲击+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投资其实是很艰难的。一位企业家对地方官员说:“现在敢投资的都是圣人。”对资金饥渴的企业,也多是急于找资金续命。偏偏对于这样的企业,银行又不敢放贷。

所以,资金供给充裕,而能够满足银行放贷标准的中小微企业却不多,这就形成了中小微企业相对而言的“信贷需求不足”。

目前的市场资金,热衷于买城投债、煤炭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好的投资标的太少,民企投资是高难度的操作。想想看,那么多著名民营开发商都债务暴雷,中小微企业又能好到哪里去?

如果新的一年里,中小微企业的投资持续不振,那么,宏观经济所承受的压力,将会是非常巨大的。中小微企业的日子,还会继续艰难。

正如一位研究员所说:“如果信用环境在边际上恶化,或者局部紧信用的风险朝着其他方向蔓延,当经济失速与宽货币共振,供需失衡的问题恐怕会愈发严重。”

当然,问题最后都会解决的。毕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


02
对房地产“夜壶”的态度,是否该改变了?

对于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不足”这个话题来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多方面的,真可谓是一言难尽。其中,房地产行业的变化,对信贷需求的影响,非常值得一说。

舆论中,常见的一句话是:“房地产是夜壶,经济不振、想刺激经济了,就把它拿出来用一用,用完又塞到床底下了。”这个说法,仿自旧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对蒋介石的抱怨。

然而,人们把房地产看成“夜壶”,是非常轻佻的。

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房子是家庭最重要的资产,怎么能以“夜壶”视之呢?

前不久,财经权威官员再次重申,房地产是“支柱产业”,这才是对房地产的正常看法。

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不仅体现在它拉动上下游产业上,还体现在它对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上。


当城市建起更多的房子,人们就可以聚居到一起,更加紧密地合作,这大幅提高了效率。同时,物流路径缩短,也大幅节能减排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房地产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在信贷方面,房地产的也影响巨大。

国外宏观学者Bernanke等提出的“金融加速器”机制,是说,在信贷市场存在摩擦的假设下,货币政策上的微小变动会通过利率、抵押品和信贷渠道被传播放大,形成连锁反应,资产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公司净财富下降,借款能力下降,外部融资成本上升,公司的投资下降,继而对经济产出造成不利影响。

学者钟腾2016年曾做过一项房价影响借贷的研究。

他估算,2015年末,全国存量商品房存量商品房总市场价值约为81.81万亿元。

他的研究发现,对资金来源的探究显示,抵押品升值提高了公司的贷款获得,尤其是短期贷款的获得。

个体层面上,公司房地产抵押品价值每上升1元,资本支出随之增加约5.7分。宏观层面上,房地产抵押品价值1%的上升将引起总投资增加约466.3亿元。

其中的道理很容易理解。

银行毕竟不是天使投资,它们不靠判断企业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而生存。它们放贷,首重抵押品。尤其对于小微企业,银行更加无法判断它们的未来经营,于是也就更加重视抵押品。

在房子流动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它的抵押价值也随之大幅下降,所以中小微企业能融资的额度也就大幅下降。

钟腾基于研究结论,建议政府在进行调控时不宜对房价过度打压,而应引导房价保持与居民消费价格相当的增长速度,减少房价过度波动,维持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当然,“房住不炒”肯定是不能动摇的。而“房住不炒”的关键是增加供给。


03
经济规律总是不听人指挥

过去这几年,许多学者对于房地产负债带来的金融风险隐患,是高度关注的。他们认为,压缩房地产负债,就能降低金融风险。

但是结果是什么?是局部信用收缩。

而这,带来了另外一种金融风险。

首先,房子作为最主要的金融抵押品,它们的价值被抑制,这同样是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其次,目前各地土地频频流拍,地方财政收入大受影响。2016年之前,各地城投债,其投入收益是可以覆盖成本的,而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地方债,是为了债务置换。债券市场上,区县级的债券比重上升明显。


地方债风险上升,这难道就不是金融风险?



在这种财政压力下,地方给企业减负的空间变小,这又影响了中小微企业的投资空间,也影响了它们的偿债能力,这是不是金融风险?

人们做出某项行为,想得到某种结果,想法是好的,但是,经济规律往往会给人们意料之外的结果。

所以,纾解企业融资难、降低金融风险,还是得靠疏,而不是靠堵。例如,放开民间金融,增加金融竞争,是更好的降低金融风险的办法。这样做,可以使信贷需求和供给更加适配。

希望新的一年里,能够疏通信用派生阻塞,修复信用资质,让中国经济再次腾飞。


作者:邓新华

来源:功夫财经(kongfuf)


版权声明:「大公馆」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以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社会时政类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LJZ2228微信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