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甜玉米、老玉米最常见,而且有白色、黄色、紫色及花色等不同颜色,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王静提醒,糖友们食用时要注意。
老玉米口感粗糙,糯玉米软糯好嚼,而经过农业专家的改造,现在超市中出现了一些玉米新品种,譬如水果玉米,口感香甜,赛过水果。
水果玉米属于甜玉米的一种,既可像水果一样生吃,也可以煮着吃。水果玉米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含量则高出8~10倍,且易于消化吸收。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同时它也是“高糖”食品,总糖量达30%左右,是一般水果的一倍左右,甚至比西瓜的含糖量还要高,其中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普通人群不建议常吃,而糖尿病患者最好别吃。
糯玉米软糯好嚼,很多牙口不好的老年人喜欢吃。但是注意,糯玉米中支链淀粉含量非常高,老年人不宜多吃,尤其是患有糖尿病者,要尽量少吃。老玉米虽口感较差,但粗纤维含量高,可溶性糖含量很低,对于减肥人群、糖尿病患者都是很好的选择。
平时我们见到了玉米大多数都是白色或黄色,与白色玉米相比,黄色玉米籽粒的胚乳中富含类胡萝卜素,如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对维护视力健康有益。
除此之外,现在还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玉米棒子,紫色、黑色及各种颜色混杂在一起的花色玉米,因为它们的籽粒中含有不同类型的花色苷类色素,如紫玉米富含花青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直接煮着吃,熬粥、榨汁喝都可以。玉米是种粗粮,但也是富含淀粉的食物,最好作为主食替代部分精制谷类,直接煮着吃(会损失部分维生素C,但能释放出更多营养物质,尤其是酚类化合物及赖氨酸),或者选磨得较粗的玉米糁熬粥喝。
煮玉米的时候,也最好将玉米最外侧的厚皮剥掉,留下最内层的两层薄皮,同时将玉米须子洗干净,这样可以保留一种独特的玉米清香,且更易煮熟。一般玉米煮8分钟左右即可。待玉米煮好后,最好马上夹出沥干水分,否则玉米的味道就不浓郁了。
需要提醒的是,带着玉米皮和玉米须子煮的汤被称为“龙须汤”,适合糖尿病、高血压病人饮用。玉米须味甘、性平,含有很多成分都是对人体有益的,其中对降血糖起作用的主要有皂甙、黄酮类物质、铬。皂甙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成分;黄酮类物质又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铬是糖耐量因子的组成部分,有助于胰岛素加强功能。但玉米须降血糖的原理研究得尚不够透彻,尚不能用玉米须作为绝对的降血糖物质,只能用作辅助降血糖治疗。
玉米窝头、玉米饼子是许多人的回忆,80年代前,许多地方以玉米窝头、玉米饼子为主食。
当然,现在许多人也自己在家做玉米窝头,但此窝头非彼窝头。纯玉米面窝头口感比较粗,不太受大家的欢迎,因此许多人会加上面粉、牛奶等做改良版的窝头,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
用玉米熬粥可以有多种,玉米面、玉米片……采用不同加工方式的玉米产品,其血糖生成指数(GI)不同:玉米面(粗粉,粥)GI为68,玉米糁粥(51.8),玉米片(78.5),煮的甜玉米(55),加工程度低的带皮粒状玉米GI更低。对于糖尿病人,尽量选择加工程度低,带皮粒状的玉米做粥,如玉米糁粥。
随手抓上一把打碎了的玉米,加入糙米、薏米、小米、大豆、红枣等多种食材,加冷水,小火慢熬,美味飘香。一来增加其滋味,二来豆类和谷类营养互补,弥补玉米中赖氨酸缺乏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