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家-腾讯新闻
精选大家文章,畅享阅读时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老子道德经  ·  断舍​离​(深度好文​) ·  4 天前  
老子道德经  ·  断舍​离​(深度好文​) ·  4 天前  
一星期一本书  ·  睡前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一星期一本书  ·  睡前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读书杂志  ·  中读年卡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家-腾讯新闻

陈念萱:都走在法律与道德边缘,谁有权审判谁

大家-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2-01 16:44

正文


文 | 陈念萱


看电影时,有两种情形会让人想到剪接,极好与极坏,突兀地让人抽离了故事;而会说故事的导演,让人完全忘记剪接这回事,直到翌日反覆咀嚼后,才想起这完美无接缝的剪接技巧。David Mackenzie就有这样的本事,慢悠悠,却一口气把故事流泻完毕。

英文片名《Hell or High Water》(赴汤蹈火)是美式俚语,隐喻不怕下地狱便有上天堂的机会,这个天堂,专指金融基金管理的顶端。片名让我想起了Adam McKay导演的《The Big Short》(大空头),同样是抢银行,前者是牛仔式的直接动手,后者则空手入白刃地运用高智商算计,在导演们以及深受金融其害的小市民看来,别无二致,各有各的“理直气壮”。

拥有九部剧情片作品的苏格兰导演David Mackenzie,2015年在台上映了2003年作品《Young Adam》(烈火亚当),古典小说的叙事手法,轰动台北文青圈。导演很会说故事,而且目标明确,总会留下一道无解的难题,让人在荧幕外继续想下去。

《烈火亚当》在逼问良心的底线,而《赴汤蹈火》则直接越过良心而逆向行驶,掀开了人皮后面的生存本质,复杂问题简单化地探问,在银行合法抢钱的时代,人民能不能抢银行?法律,谁说了算?生存的目标又该是什么?什么才是人最想守护的底线?

《大空头》是智取,《赴汤蹈火》则很原始地明抢。前者游走违法边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者严重违法,却因主要目击证人皆感同身受而逍遥法外。于是,你不得不开始想,银行,是如何抢走了所有人的奶酪?在一长串的基金管理专有名词里,为何就是有人可以买空卖空地赚大钱,而小市民流血流汗也不够还债?金融管理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赴汤蹈火》有两方人马对峙,主角是一对抢银行的兄弟,哥哥刚出10年牢狱,弟弟则清白而困窘。另一对则是多年缉凶的老搭档,资深而经验丰富的白人刑警即将退休,接班的年轻刑警是墨西哥与印第安混血,两人之间的循常斗嘴,暗含美国侵略史迹。这四人的角色关系,如何安排结局,有好多种写法,剧本却走出了大意外,然事后分析,却又不得不佩服,这种明抢,其实也很需要智商,以及峰回路转的顺理成章。

很显然,总要有人牺牲有人付出代价,才会有换来的幸福,谁愿意牺牲?

我想起挪威的Bastoy监狱,里面不但有蒸汽浴、游泳池、网球场、马场,还可以钓鱼、骑自行车,囚犯有自己的农场与厨房,三餐自理,且狱警不带枪没有警棍,遇到状况怎么办?守卫的警察说:“好言相劝!”这是一座提供学习机会的监狱,让犯人出狱后可以重生,而不是进入恶性循环的轮回。因此,挪威犯人的再犯率是全球最低。Michael Moore在《Where to invade next》(接着侵略哪儿)纪录片里,拜访了这座监狱,对于没有死刑的挪威来说,这样会更危险吗?Michael 找到监狱里几位自由暴走的重刑犯,没有人带着恶意答覆他的疑问。以暴制暴,是恶循环,挪威的受害者家属说,选择原谅与遗忘,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然而,美国人不这么想。《赴汤蹈火》抢劫犯哥哥,才刚坐过十年牢狱,出狱后,母亲遗留大笔债务,弟弟无法缴交前妻的赡养费,他们唯一的选择,是打劫那个数十年“合法”打劫母亲农场的银行。如果哥哥有重生的机会,像挪威那样,我相信他会有不同的选择。至少,在弟弟完美的行动规划里,只抢回自己需要的小钱,不出意外。打劫不伤人不会有重刑,这种不痛不痒的金额损失,连FBI都没有兴趣插手。但若有案底,恐怕没有回头路。没有回头路,让他最终选择了没有必要的“伤人”,来成全弟弟的未来幸福。

事情没有完,即便是已经完了。David Mackenzie从来都不会轻易饶过观众,他要你跟主角一起感同身受,一层层地思前想后,在退休后老刑警与一清二白弟弟的对话里,模拟出生存的道德与勇气。到底谁能够说服谁?也许导演可以拍续集。

Michael Moore的纪录片还拜访了毒品解禁的葡萄牙,结论跟挪威一样,警察不抓吸毒也不抓贩毒,这个国家的毒瘾反而逐渐下降,当吸毒没有了罪与罚,一次尝试性犯罪,不会变成永恒的地狱,你知道错,自己会走出来,但若路封死了,只能往回走,甚至变本加厉,造成真正的社会问题。

Michael Moore拍纪录片有赴汤蹈火的决心,不断用各种戏谑的证据,来质疑美国的教育与国策。朋友笑称,他能够存活到今天,真不容易。

Adam McKay也在《大空头》里来回辩论着,违法边缘与道德底线,谁有权审判谁?最终,你必须先过自己这一关。于是,你会发现《赴汤蹈火》里的每个人,都在冲撞自我设限的牢笼。弟弟铤而走险,因为他答应了母亲又亏欠了前妻;哥哥疯狂地往地狱火坑跳,因为这是他仅存的价值;墨西哥裔刑警受困于终生无法解除的出身背景;老刑警受制于道德底线,因小失大地没收小钱,未能如愿取证。



然后,导演们开始逼问观众,哪一种选择,会是你的归途?你会相信谁的道理?你最在乎什么?

连续几天大量看电影,每天三四部,总觉得这些电影人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神人,各种天问与大哉问,将人性逼迫到极限,却又返璞归真地导入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我思故我在。如果你的眼睛,只有眼前男女主角的生活范畴,那么,你真的只有愁到死。如果,你的世界,是所有电影加起来的总和,而且可以无限追加,那么,你是否彷彿找到了出路?

Hell在导演的意境里,等同了High Water,同样是涉入险境,High Water也许比Hell还要让人痛苦?至少,在《赴汤蹈火》这部电影里,David Mackenzie意图明显地指向了“银行”这个金融恶魔。

本文原标题: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


【作者简介】 

陈念萱 |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台湾知名作家。


【精华推荐】

一粒胡椒所引发的世界变化

母亲的死,是我人生最重要一课

吃不成的舅妈冰镇咕咾肉



 ·END·  



大家 ∣ 思想流经之地
 微信ID:ipress  

洞见 · 价值 · 美感


※本微信号内容均为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转载将追究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