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又撒币了。
3月11日,瑞幸官方推出逐鹿“百万大咖”活动。每周消费满7件商品即可瓜分500万现金。持续10周,共计5000万。
撒币,是瑞幸的基因。
钱治亚,瑞幸咖啡创始人兼CEO。
创建瑞幸咖啡之前,他是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的COO,
首席运营官
。
杨飞,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CMO。
创建瑞幸咖啡之前,他是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的CMO,
首席营销官
。
曾连续获得长城奖、金瞳奖、2017年广告门年度CMO等荣誉。去年出版的《流量池》几乎成为产品运营的必读书。
杨飞是在2015年3月加入神州的。
2015年2月12日,北京口碑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因为“新华保险”和“碧桂园”等公司提供有偿删帖服务,非法获利。总经理杨飞被北京朝阳法院判处1年零6个月的刑罚。
是不是很眼熟?
瑞幸的核心团队几乎都来自神州优车的运营
。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陆正耀(神州优车创始人)对钱治亚创业非常支持。当年面试的地点都是在神州租车的办公室,面试官甚至还没有从神舟离职。参与瑞幸投资的几家资本,此前都与神州优车有着不同程度的合作。
陆正耀本人,既是瑞幸咖啡最大的天使投资人,也是董事长。而瑞幸的玩法,和当年神州优车竞争对手滴滴的玩法,几乎一模一样:“
高额补贴迅速获取用户,占领市场,把流量池做大
”。
用钱治亚的说法就是:“用互联网的玩法重构咖啡市场。”
然而,咖啡市场并不那么容易进入。素有“
6亏3平1盈利
”的说法。
星巴克长时间的耕耘给它带来了极高的品牌溢价。一杯成本10块钱的咖啡能够卖到四、五十块。一个199元的猫爪杯可以被炒到1000块钱以上。
人们喝的已经不再是咖啡本身。
瑞幸咖啡的真正对手根本不是星巴克。而是白领周边的711、雀巢、麦当劳还有肯德基们。
目前中国咖啡市场速溶占比84%,现磨仅占16%。他们打的是84%的那个市场。
钱治亚说,当前咖啡消费有两个瓶颈:价格太贵、购买不方便。
之所以骠着星巴克。
就是为了讲故事。
否则你怎么说?我们打的是雀巢速溶?
星巴克的品牌积累,不是你送两杯咖啡就可以打败的。
撒币烧钱有两个作用:
第一,教育市场。培养用户习惯。
第二,创造一波势能。讲故事。
瑞幸这一波操作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市。
1月7日,刚刚成立才一年多的瑞幸咖啡宣布任命Reinout Schakel为首席财务官兼首席战略官,就是为瑞幸之后的上市做准备。后者曾任香港渣打银行的执行董事,对融资并购和亚太消费市场非常了解。
资本运作、撒币烧钱、扩充流量……瑞幸咖啡将当年神州优车的一系列玩法在咖啡市场重新复制了一遍。
作为瑞幸咖啡董事和投资人的刘二海,对于市场上将瑞幸咖啡和ofo进行对比的说法并不认可:“ofo是收押金的”。
这一点上,两者确实不一样。ofo是租赁模式,本身需要持有硬件。而咖啡这个行业,在取消补贴之后,理论上仍然可以盈利。
当另一方面,它确实又和ofo的打法很像。通过高额补贴迅速获取用户占领市场。
实际上,真正应该拿来和瑞幸进行对比的反而是刘二海投资的另外一个项目:摩拜单车。
有报道称,在当晚的摩拜股东会上,很多董事和观察员在第1次听到“美团收购摩拜单车”的动议时,只有三个人不感到意外:
摩拜的董事长李斌、腾讯的董事李朝晖。还有一个就是刘二海。
刘二海本人是非常看重A(阿里)、T(腾讯)的资本和产业地位的。
无论是美团、摩拜还是滴滴背后都有A、T的身影。他们要的是支付场景。
2018年9月6日,瑞幸咖啡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借助微信小程序的智能化营销,助力瑞幸咖啡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瑞幸咖啡用的是微信支付。
但瑞幸的投资人里,并没有腾讯。
据称瑞幸咖啡在去年的最后一轮融资,估值达到了22亿美元。但是如果你认真观察,这两轮的投资方,其实是同一拨人。
即没有A,也没有T。
我们把对标的范本放大一点。
不是摩拜单车,而是美团。
然后再重新审视瑞幸咖啡这波操作的上市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