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灵魂有财气
财经用画的,晦涩的财经大事也可以有趣好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昨天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哪吒的粉丝们:福利来了,免票/半票! ·  昨天  
宁德广播电视台  ·  哪吒的粉丝们:福利来了,免票/半票! ·  昨天  
戎评  ·  哪吒,这次的瓜太猛了 ·  昨天  
戎评  ·  哪吒,这次的瓜太猛了 ·  昨天  
中央戏剧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  友塔游戏2025春季校园招聘正式启动!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出生日期覆盖1-9所有数字的概率很小吗?莫非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灵魂有财气

那一年,美国也是像今天这样疯狂印钱

灵魂有财气  · 公众号  ·  · 2020-04-02 22:18

正文

是春天啊


大家好,你们最爱的神出鬼没小芥蓝又上线了。

上回书说到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 ,房地产吹起了大泡沫,金融衍生品花样百出,政府开始介入金融市场。


这没完的故 事,我今天还得接着讲。



一、华尔街投行,集体阵亡

2007年的时候,美国家庭的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27%, 也就是说,欠的钱比 挣得钱还要多。

眼看贷款利率越来越高,工资却一直不见涨,还不起房贷了,就只能把抵押的房子还给银行。

而银行为了周转资金,就把房子扔到市场上去卖,结果新的楼盘没人买,已经卖出去的又重新涌入房市,


高高在上的房价泡沫,噗一下就破了。

还记得上次说到的吗?

次贷大行其道的时候,银行为了转移风险,发明了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到2007年,全球的金融衍生品已经卖出了596万亿美元,是当时全球GDP的12倍。

房价一跌,这些金融衍生品的真面目也暴露出来了——什么“3A产品”,全是垃圾债券!


投资者慌了,都眼巴巴看着政府打算怎么办。毕竟,大幅降息的是你,扶植次贷的也是你,总不能点了火就跑吧。

美国政府也不能看着整个金融市场崩盘,只能亲自下场。

2008年3月,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的搭线拉桥下,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

9月7日,联邦政府又“主动”接管了美国最大的两家房地产金融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很遗憾,危机并没有就此停止。

相反,与房地产无关的信贷产业和没有参与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也相继受到牵连。

我猜美联储主席再回忆起自己曾经立过的flag,也很想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吧。


研究了一辈子大萧条的伯南克,也算是终于迎来了实践心得的机会。

因为2008年是比1929年更恐怖的经济大衰退。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

同一天,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

第二天,美国政府注资850亿美元,接手了保险金融机构——美国国际集团。

这下好了,投资者也不慌了,直接绝望:


雷曼兄弟和美林都撑不住了,那我们这些炮灰不是死的更惨?

接下来的半个月,整个华尔街都笼罩在阴云之下。

投行接二连三的倒闭,直到9月21日,美联储宣布:把最后的两家投资银行也改成商业银行。

越是风光无限,越是危机四伏。


转眼间,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几乎灭绝了。




二、7000亿也救不了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情是什么?

不是你破产了,而是你和资本家都破产了,但钱都让你还。

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试图拯救破产企业,挽救美国经济。

但对于政府的雄心壮志,普通人表示:老子并不想理你。

当时有一份调查显示,有65%的美国民众反对布什的一篮子计划,理由也很明确——

当初银行家们和金融机构忽悠我们贷款的时候,你在旁边给他们背书,现在他们破产了,你要用我们的纳税钱去拯救资本家。

那请问我们的工作、房子和存款谁赔呢?!

事实证明,虽然财富曾经蒙蔽了美国人民的双眼,但贫穷,又重新擦亮了它们。

因为最后7000亿还是花出去了,而他们的生活,果然没有什么变化。

1、 工资“无限期”拖延

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冲击,建筑业、汽车业、旅游业、金融业、服务业……大量企业裁员减薪。

2008年1月,美国的失业率是7.4%;


5月,9.4%;


8月,9.7%;

9月,减少了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10月,突破了10%。

1年12个月,创造了12个“失业率历史新高”,实惨。

到了2009年,美国持续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已经逼近500万大关。



在政府都差点破产的加州,有超过100多万人失去了住房,员工的工资发放无限期拖延,一个月只就靠2次补助活着。

银行和信用机构还来火上浇油:求求了,上我们这儿贷点款吧,利息很低的!

有人领不到工资,也不敢再贷款,就想着,那取点钱吧?

也不行。

因为大家都想取钱,银行就发生了挤兑现象。

于是银行立了规矩:每天取的钱不得超过XXX元,而且存款50万以上的还不管托底,银行万一破产,你的钱就一块陪葬吧。

加州还曾经是美国最富裕的州之一呢,其他州更不用活了。

2、 年轻人都去参军了

当时,许多美国人虽然手里有股票也有房产,但卖不出去,房价一跌,资产缩水,全套里面了,一下恢复了“无产”状态。

本来教育是美国发展最快的行业,随便一所私立大学的费用加起来,一年都能花好几万。

但人家不Care啊,出了学校就奔华尔街,年薪6位数起步,这点学费算什么。

混的好了,还要回来给母校捐款,学校也财大气粗,时不时给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财务资助。

现在就不一样了。


华尔街风光不再,金融机构成批倒闭,金融成了最不吃香的专业,知名校友们也自顾不暇了。

于是,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了公立大学读书,因为费用更便宜。

更狠的就直接把孩子送去了军队——倒不是因为爱国,而是因为不要钱,还管饭。

结果已经好几年收不齐人的美国军方,第一次在头一个季度就完成了下一季度的招兵名额,还是超额完成。



3、消费降级……

以前在美国人的审美观念里,什么都是“大”的好,大的才豪气,大的才威风。

而金融危机伴随的消费降级,算是治好了他们这个毛病。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的私人消费下降了4%,私人投资下降了18%。


消费主义盛行一时的美国人,也开始学着走艰苦朴素路线了。

为了省油,许多人明明有宝马奔驰,却放在车库里落灰,新买一辆省油的小轿车开。


但在实体经济大受冲击时,有一样东西的销量却在增长,那就是——

避孕套。

2008年下半年,避孕套的销量同比增加了17%,比经济危机前还畅销。

我觉得也不难理解。

毕竟夫妻俩失业在家,也没钱出去玩,孩子又养不起,还能咋办呢!

同理,恋爱约会的年轻人也多了,所以口红、面膜这类的“化妆品”也销量大增。


如果未来几年,我们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到萧条中的话, 希望我至少能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



三、4000亿也救不起来的消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