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鲸北晨 图/网络
虚伪之人撒下的谎言,造成的恶果却需要巨大代价来偿还。
曹操得知战场失利之后,派徐庶前往说服刘备投降。但早些年,徐庶因为曹操挟持母亲而归,导致母亲死在自己面前的局面出现而对曹操抱有怨气,遂跑到刘备面前说,“曹操想要攻打你,但先让我来劝你投降,实际上是假意来收买民心。”
刘备得知后,与诸葛亮商议后,决定前往襄阳歇脚。但刘备又不想放弃百姓,遂让愿意跟着的百姓一同前往。到了过江,
刘备大哭
说,“哎,为了我一个人,让大家遭受这么多痛苦,我还不如死了算了。”正准备投江,被下属拦下。背后百姓一听,痛苦流涕,对刘备感激不尽。
刘备带着这帮人,到了襄阳后,谁知道刘表的儿子刘琮坚决不放刘备与百姓入城,恰好遇到魏延打开城门,却引发一场战场。原本魏延是来帮刘备的,可刘备见着襄阳入不了,便带着百姓和这一战从襄阳城里逃出来的百姓转身就走了。待魏延回过头来,却不见刘备的身影。
而刘备此时已路过刘表的墓地,还特定拜见,
大哭说
:“我无德无才,我不要紧,但这么多百姓跟着我,全受苦了。如果你在天之灵,求保佑百姓安全。”但奈何曹操之兵快要追来,属下都劝刘备放弃这些百姓,转而去江陵保命。但刘备却不愿意,“今天这么多百姓归属于我,我却放弃,太不仁义。”百姓一听,感动极而哭之。
但其实,就算刘备抛下百姓,百姓不见得会被曹操杀死。而刘备这样哭来哭去,仁义道德之说,确实显得过于虚伪。这尤其是在曹操追兵到来,刘备被张飞救走可以体现。
实际上,刘备还是弃百姓而逃走了,就如他自己大哭说的一样,“这么多生灵,皆因我而遭受到这样的大难,现在他们都不知道生死。哎!”
而这全系刘备的虚伪,若不是刘备一哭再哭,百姓何至于紧紧跟随,而等追兵到了,被刘备抛弃。若不追随刘备,他们本可以偷生。可见,刘备这厮,虚伪地害了很多人,连妻子也不在话下。
这被追兵拦截,刘备与妻儿走散。而下属赵云一心挂念小主,不断寻找。他在将甘夫人救下之后,又跑去追查糜夫人的下落。直到长坂坡,才发现糜夫人抱着小主坐在枯井旁哭泣,而她的脚也受伤了。
她说,“哎,见到你,阿斗总算能活下来,希望你可怜他父亲漂泊半世,只有这点骨血。您要护着他见到他的父亲啊。我呢,就不能跟着将军您了,这样成为负累,我们谁都逃不了。”她坚决不上赵云的马,而将马留给赵云和小主,遂跳井自杀。
糜夫人这一成全,让赵云直接将小主放在自己怀里,而无后顾之忧,亦在长坂坡如入无人之境,杀出重围。而他们能活下来,其实还系曹操的照顾。
曹操见赵云如此能干,便起了招降之心,让下属不要放箭,活抓赵云。这样给赵云救阿斗留下更多生机,也为赵云能活下来提供重要保障。
观此过程,责任大多应由刘备负责。虚伪地让百姓跟随,却没有保护百姓的能力,确实是“无才”。
而百姓留在城内,曹操尚不会全部弄死,还有一线生机,而刘备以所谓“仁德”来让百姓追随,将百姓生命陷入绝境,此是“无德”,以百姓的生命为代价成全自己的“假仁假义”。毕竟对刘备来说,一个没什么资本的人,若是弃城会被天下所笑话,到时候谁还会跟着他。但这层考虑,却自私将百姓推向死亡之境。
但这虚伪之举,却带来巨大恶果,除去百姓颠沛流离,死于非命,刘备的妻儿也被走散。
糜竺中箭,要不是赵云寻来,差一点死去;甘夫人衣冠不整,要不是赵云救之,恐怕不知去向;糜夫人为了救儿子而跳井自杀,要不是赵云前来,小主恐怕死于非命。
如此等等恶果,由刘备造成,却要百姓、下属等为之埋单,用这么多人,这么多心酸成就“仁义”,可耻!
要不是赵云能力突出,刘备的妻子舍生取义,恐怕刘备后继无人,这损失太惨。
可见,有时候表面“仁义”的事情,背后要承受巨大的代价,而这代价可能连付都付不起。比如,刘备带这么百姓而走,嘴里说不放弃,却到追兵而来!一战,便被张飞救着逃走,而未见刘备当下提及百姓,而是事后逃出来,才言表内疚。这正是刘备根本负担不起这么生命的表现。
哎!而你若是百姓,你愿意跟着刘备吗?
推荐阅读:
《假三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