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LinkedIn
LinkedIn (领英) 创建于 2003 年,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协助他们事半功倍,发挥所长。作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会员人数在世界范围内超过4亿,每个《财富》世界 500 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HR派  ·  教授认为年轻人应该减少欲望,你怎么看? ·  21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搜狐娱乐全职岗位!新媒体运营编辑@你! ·  4 天前  
51HR派  ·  京东美团,为何要提前发年终奖? ·  3 天前  
51HR派  ·  谈加薪你一定要知道的三件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LinkedIn

上天会善待选择放弃的人

LinkedIn  · 公众号  · 求职  · 2016-12-06 19:27

正文

这几年,我总是处在一种“30岁魔咒”里。


一方面稀里糊涂算不清楚自己是否到达30岁,一方面冥冥之中觉得这个数字特别重要,恐慌又兴奋。


08年,我来到北京从零起步做图书编辑,做到图书公司总编辑时选择离开;13年转行到互联网做产品经理,又从零开始,到第3年再一次放弃安稳。


2016年10月,也就是一个多月前,我选择了裸辞,再一次从零开始……




到了31岁,对成长的认知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笃见,有时候,选择放弃比选择坚持更重要。


我把这些“成长箴言”写下来,提醒自己,再一次让自己明确,也与同龄的小伙伴们共勉。





一、清零


你每年清空一次购物车,但多久清空一次自己的履历?


我想了下,我好像从来没做过5年计划,3年目标这些。


可能30岁之前,对自己的认识,对这个世界的把控感,并没有很好,也没有建立起自己完整的认知体系。


所以,虽然我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两次,让自己归零,把之前所有的职业光环抛下,重新开始。


但,所有的清零行为,并不是有意为之。


在我的理解里,清零,更多的是一种警觉:


当我觉得自己开始积压一些负面的情绪


总是提不起精神


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体会到成就感带来的快乐


开始重复利用自己旧的经验


看到未来半年到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自己可能还是此刻的模样


这些信号的提示,我敏锐捕捉,从不会错过。


因为,是它们让我不快乐,让我厌恶镜中的自己。




每当警钟响起,我会马上开始自省和清零。


要么换一个岗位,要么换一个产品线,要么换一个公司,要么换一种生活状态。


总之,我对自己明知的警钟,从来没有掩耳盗铃,更没有原地踏步,自怨自艾。


二、自省


摆脱群体的喧嚣,多多关照自己的内心


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越来越喧嚣了。随时随地的连接,大量的信息,快速的变化,让人每天都处在猝不及防的焦虑中。


有人20岁就当上了CEO融资千万


有人40岁放弃高管职位,隐居山林


睡在你上铺的姐妹儿,嫁了个富二代,移居大洋彼岸


前一天还在跟你一起开会的同龄人,第二天辞职创业去了


又有一个闺蜜离婚,跟你哭诉男人都是王八蛋


你的小学同学在朋友圈刷着微商,晒着鼻涕娃


同一个社群的小伙伴,又有一篇10w+的爆文出现


——这个世界的嘈杂,又何止这些。


它们挟裹着你,改变着你,并试图左右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处在首都北京,处在互联网行业,在这种信息井喷的漩涡中,稍不注意就要焦虑症一万次。


这个时候,我往往会为自己的迟钝而高兴。


好在我没有那么聪明,好在家人对我的期待不高,好在我是一个普通的素人。


世界这么大,真正属于你的,只有你自己的肉身和思想。


所以,在关注世界之前,你有多少心思关注自己的内心?




多问问自己:我到底是怎么想的?哪些事情真的让我开心?哪些事情只是让我表面看起来很好?我离让自己满意和开心,还要做哪些改变?


三、好奇


对生命丰富性的探索,大过盖棺定论的完美


大概一年前,我的老板跟我深聊过一次,她说,觉得我的弱项是,对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好奇。




当然,她一定程度上指的是工作领域。


那是我第一次把“好奇”这个词纳入我的词典。


有很长一段时间,她的这个评价左右着我,影响着我。


我甚至开始特别“时髦”地去向原生家庭找原因,恩,一定是我爸妈对我管束太严。


直到今年,当我打算离职,有个同事问我,为什么要离职。


我脱口而出:我想试试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我对此充满好奇。


蹦出“好奇”这个词儿的时候,我尴尬地笑了。


“好奇”大概代表着你对现状不满意,你对自己充满期待,你对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探索还未止尽,你对生命丰富性的渴望,大过了盖棺定论的完美。




如果有一天,我的眼神浑浊无力,不自觉地皱起眉头看天,请提醒我,去找回我对自己的好奇心。


四、勇敢


绝不是一肩扛下的决心,而是内心的莫名笃定


我回想了一下,从小到大,做过几件称得上是勇敢的事情:


初中二年级的冬天,一起上下学的小伙伴都辍学了。每天早晚的夜路,我自己骑车来回,单程30分钟,中间要经过两片茫茫田野。


大学毕业,只身一人,拉着一个行李箱,带着500块钱来到北京。


13年离开做了5年的行业。


16年离开百度,选择裸辞。


一件件说起来,依然觉得内心很骄傲,这每一次的勇敢选择,在很多人看来都是鲁莽和欠考虑的。


但对于当时和现在的我来说,都觉得无比骄傲,从未后悔。


“勇敢”这个词,常常被定义为:凭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使尽洪荒之力,一决雌雄,赌上这一次。




在我看来,勇敢它绝不是这样的莽汉行为,它恰恰源于内心无比笃定,信念无比牢固,对自己内心的诉求无比了解。


它一定首先是一种缜密的思维,其次才是一些荷尔蒙冲动和一肩扛下的决心。


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承受风险带来的失去,而是首先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内心笃定,即使失败,也早已赢在勇敢尝试的路上。


如果你还缺少勇气,可能它还不是你内心笃定的存在。


一旦找到它,请不要退缩,答应我。


五、焦虑


最怕你陷入“我知道但没有行动,于是对自己不满意”的怪圈


绝没有风平浪静的池水,也绝没有永远昂扬的偶像。


焦虑,几乎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固定伴侣。


因为你还有渴望,你还没有放弃,你还希望自己更好。


我们村家家户户种柿子。


到了柿子收获的季节,大人们都在谈论:今年收成怎么样,果结得大不大,多不多,哪个小贩的价位给得更高,现在不卖未来几天会不会降价。


每年爸爸妈妈都要为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反反复复磨叽,睡不着觉,甚至争吵。


全村唯一不为这个事情烦忧的,就是村东头的二狗家了。


二狗是个傻子。


如果你还焦虑,证明你不是二狗。




人会焦虑,一定是来源于比较。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时候最好的方式不是仅仅承认焦虑的客观存在,而是退而结网,立刻行动,确定目标,分步骤执行。


我几乎再也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成长方式了。


虽然你最后不一定能追赶上偶像,但,一旦开始,焦虑感就会荡然无存。相信我。


最深层次的焦虑不是“相比较而不如人”,而是“明知最好的方法而没有行动,于是对自己不满意。越不满意,越不行动,越焦虑。”


如此,形成怪圈。


在怪圈的任何一环突破,都可能带来新变化。


六、去拼


只有你自己知道,每一次,你是否已拼尽全力


回想一下,你生命中哪些时刻,是你由衷地觉得自己在努力,哪些时刻是别人说你很努力,你笑容背后是心虚?


我想,他们的区别是,有目标,有方法,有原则地努力,才叫去拼!


否则,就只能叫“死撑”或“干耗”。


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只有你自己知道,每一次,你是否已拼尽全力。


如果没有,你的巅峰时刻一定还没有到来,期待你去拼,去赢取那一刻的心满意足。


其实,这一年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的家庭,都发生了很多大事。


我基本上一整年都处在特别down的情绪里,并且以为这会是最糟糕透顶的一年,没想到快到年底的时候,一件件的好事都开始找上门来。


我开始重新捡起写作的习惯,收获了很多认可,有了自己第一波粉丝。


我开始做写作方法的直播分享,第一次就突破了1300人收听。


我成为了在行行家,做写作和职场规划的一对一咨询。


2016年12月,我更是惊喜地成为了赤兔的特邀职场导师,准备在全国最顶尖的职场平台上开设自己的系列写作课——从零开始学写作。


我隐隐觉得,生活的大幕在缓缓拉开,幕布后面的舞台,可能将要上演特别精彩的故事。期待,兴奋,又有隐隐的焦虑。


我想,我必须用文字来记取这一刻,在我31岁这一年的冬天,它将在我的人生中谱写怎样的章节。




上周因为工作需要,去拍了这张履历照,收获了来自四面八方无数的赞美。


有个忘年交的闺蜜说:看到你眼神里的焦虑消失,变得如此温柔,真的太高兴了,特别美。


我想,人生最美的华年,就是你从心底里喜欢此刻的自己。


你呢?


你喜欢现在的你吗?

 

12月8日晚7点


本文作者刘娟 将在赤兔独家语音分享


“从零开始学写作”系列写作课



连续三周,每周四晚上7点,跟大家无保留分享她的写作经验和方法。


做了5年图书编辑+3年互联网,她将用独特的“产品+编辑”的思维方式,告诉你怎么跨越写作最初的5个障碍,越写越上道,最终能出版自己的图书。


没有套路,全是干货,无保留分享,欢迎你来~

 

【关于嘉宾】



 

刘娟,中文系科班,前图书公司总编辑,百度高级产品经理,在行行家,简书作者,写作一对一咨询顾问。

 

5年图书公司总编辑,出版过崔永元口述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第一本留守儿童纪实作品《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百万级生活类畅销书《手到病自除》。


3年百度高级产品经理,培养了敏锐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


独特的“编辑+产品”思维模式,累计为100+用户做一对一深度写作指导。


微信公众号:文叨叨的斜杠生活(id:wendaodao666)。

 


本文作者刘娟,赤兔职场导师。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