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注:系外行星开普勒-1649c绕主恒星运行的想象图
腾讯太空讯 据外媒报道,一组科学家,对美国宇航局(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重新分析,发现了一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而且该星还处在宜居带。恒星宜居带内的岩质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
之前,利用计算机算法进行搜索时,对该星识别有误,但研究人员再次评估了该信号,确认其是一颗行星。
该星被称为开普勒-1649c,距离地球300光年,在开普勒发现的所有系外行星中,该星大小和估计温度与地球最为相似。
图注:系外行星开普勒-1649c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06倍
开普勒-1649c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06倍。此外,该星从主恒星接收到的星光量是地球从太阳接收的75%,这意味着该星温度可能与地球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该星绕一颗红矮星运行,而这可能会对潜在生命构成威胁。
关于开普勒-1649c,还有诸多未知,比如其大气层,而这可能会影响该星温度。目前,对行星大小的计算存在很大误差,研究距离较远的天体时尤甚。
围绕红矮星运行的岩质行星,其天体生物学意义也更特殊。科学家对开普勒-1649c潜在宜居性很感兴趣。不过,要想确定该星是否存在人类已知的生命,天体生物学家还需获得更多信息。
根据计算,还有一些系外行星在体积上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f和Teegarden c。另一些则在温度上可能更接近地球,如TRAPPIST-1d和TOI 700d。
但综合这两个标准,还没有一颗系外行星比开普勒-1649c更像地球,而且,该星也还处在宜居带。
图注:开普勒-1649c表面的艺术想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