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主运载工具整合
自主机械的整合可为有些应用提供明显的优势。例如,精准农业中无人机与自主拖拉机的整合可以降低拖拉机对农作物造成的潜在损害。同时扩展无人机的传感及应用领域,并消除其在飞行时间及荷载能力方面的限制。
由于应用会涉及两台同时运行的运载工具,任何定位延迟或未校正误差都生死攸关。应对这个问题的方法通常涉及
通过GNSS来遵循GIS路线规划的地面车辆或两台运载工具之间的通讯链路。
当空中运载工具需要返回到地面车辆时,GNSS可为其提供大致方位,并采用简单便宜的控制器通过计算机视觉来操纵控制回路。
2、电网自动化
电网可从自动化中大大受益。自动化在这些应用中的一些示例包括远程故障指示器、智能中继、自动化馈路开关、自动化电容器、自动化稳压器、变压器监控器及自动化馈路监控器。随着对现有基础设施要求的提高,GNSS可用于获取微秒级授时信息、同步采样及数据时间标记。这些应用可确保电网中继传输电力时不跳闸。例如,Tesla 利用该技术在澳大利亚实现了100 MW电池安装。因此,
GNSS关乎电网的高性能同步,特别是可提供授时服务来满足高精度即时测定、事件同步以及使用认证及认证时间方面的需求。
3、农业自动化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的指数性增长,农业/食物生产需要采用自动化。目前在这方面的需求是农作物的保护与生产。自主运载工具目前广泛应用于大面积耕作。先进耕作系统(Advanced Farming System, AFS)硬件可进行精度在可接受水平的指引校正,并提供诸如机器位置、诊断及燃油和发动机状态等方面的数据。无人机是用以从空中及3D检查模型以1毫米的分辨率获取地理图像的一种新的高精度方法。结合新的MEMS传感器、小型GNSS接收机、功率强大的处理器及大量数字无线电,无人机可以成为一名完美的自动化/自主化工人。
4、海底探测自动化
70%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但目前其中被探测过的仅有20%。当搜寻人员想要找到失踪的MH370飞机时,他们发现了两个水下火山,其中一个比维苏威火山还要大。这也凸显了海底探测的重要性。为快速提升海底测绘,大洋水深制图委员会联同日本基金会发起了海底2030项目,旨在在2030年前帮助全面完成全球海底的测绘。同时,为期三年的Shell Ocean Discovery XPRIZE竞赛项目也同步发起。该项目旨在促进海洋技术进步,以进行快速、无人操纵且高分辨率的海洋探测。所提议的创新型方法包括人工智能、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群、激光器以及自主的水面及水下运载工具;高精度GNSS尚未用于水下定位。
(本报告英文原版版权属于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局(GSA),特此感谢其对GNSS行业发展所做的贡献。欢迎访问其官方网站:
www.gsa.europa.eu
)
(译者:蔡雪松、叶子,责任编辑:张冬梅)
上海北斗导航产业的发展定位及建议
手术导航技术让精准医疗更“精准”
2015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上市企业发展分析
用北斗打造信息时代的“封神榜”——《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白皮书的深度解读
芯片之外,看看中国卫星!
卫星制造业发展概况及产业链分析
中美AI芯片发展现状与趋势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讯号? ——关于工信部2018年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创新项目的几点分析
《解密中国人工智能梦》报告解读
新机会?谈上海人工智能生态建设
5纳米芯片时代,中国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