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4月17日,邦妮·派克(Bonnie Parker),这位知名的美国罪犯抽着雪茄,握着手枪,倚靠在一辆汽车前,一副大佬做派。邦妮·派克这时年仅23岁,但她只有一年的活路了。1934年,她与搭档克莱德·巴罗(Clyde Barrow)在路易斯安纳州一处偏僻的道路上开车,遭到该州警方与得州警方的联合埋伏,被100多发子弹扫射,当场死亡。邦妮·派克和克莱德·巴罗是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鸳鸯大盗,两人出生于民风彪悍的得克萨斯州,生性喜欢追求刺激,双方恋爱后更是一拍即合,游走全美各地犯罪。1930年代,他们先后犯下多起抢劫案件,杀害警察,震惊舆论,多地一度陷入惶恐。著名影片《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就是改编自这对鸳鸯大盗的真实故事。女主演费·唐娜薇在片中裙摆飘动持冲锋枪劫掠的造型,成为犯罪电影经典画面。
无论哪座城市,都市传说里永远有黑帮故事的一席之地。只要有暴力、色情和毒品,城市的隐秘处就会滋生有组织犯罪,这是既定的社会现实。由于旁人难以知晓黑帮的内部运作,人们通常容易对这种秘密社会形态充满丰富的想象。黑帮电影无疑满足了这种探秘的欲望。影视作品刻画了一批黑帮大佬人物,渲染出情义、复仇、血雨腥风等特定的黑帮文化符号。
1930年代,一群人在灌木丛间开火,硝烟弥漫,有人持猎枪,有人持手枪,离镜头最近的人拿的是汤普森冲锋枪。汤普森冲锋枪是由约翰·T·汤普森(John T. Thompson)在1910年代末期为一战而设计的,后来成为美国罪犯非常爱用的武器款式。由于汤普森冲锋枪射击时有节奏的独特声音,以及能分解装进小提琴盒等特点,它获得了“芝加哥打字机(Chicago Typewriter)”、“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等诨名。冲锋枪通常是在近战当中使用,适合火拼,谁火力猛谁就占据优势,这款枪的优点是外形不大、但杀伤力大,射速高。当时,汤普森冲锋枪的售价远高出普通手枪,但黑帮们还是很快就扔掉了左轮手枪,拿起“无敌”的汤普森冲锋枪,制造了许多街头惨案。
借助新闻记者和作家的记述,很多有名的美国黑帮电影的确脱胎于社会现实。像《教父》的编剧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他生于纽约,是第一代本土的意大利裔美国人。能创作出有关黑手党的小说,既跟他的族裔背景有关,也要追溯到他早期在新闻业的工作。只有理解现实,才能有合理的艺术加工,《教父》里也才能有对黑帮生动的刻画和细致的描写,以至于有人怀疑作者与黑手党有瓜葛。
1930年,佛罗里达州,时年31岁的黑帮大佬艾尔·卡彭,绰号“刀疤(Scarface)” 在迈阿密度假,他身着便袍和拖鞋,抽着雪茄,十分放松。卡彭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母为原籍意大利那不勒斯的美国移民。他是著名的美国黑手党成员,也是芝加哥犯罪集团的首领。作为1920年代芝加哥市黑帮的控制者,卡彭被部分传记家认为是该市所谓的“地下市长”、“黑社会头号人物”及“最令人感兴趣的罪犯”。卡彭所犯罪行至今仍常被提及,多次被翻拍成好莱坞电影或电视剧。他虽长期犯罪,但联邦政府却因始终找不出他犯罪的证据,而无法顺利逮捕。直至1931年,才借用逃税罪嫌将卡彭逮捕。翌年,他被审判宣告依逃税、诈欺等罪入狱。因为管制严格的牢狱隔离,卡彭渐失去黑社会影响力。1939年,服满8年狱刑的卡彭刑满出狱,不过随后因病脱离黑社会,并离开芝加哥,几年后在佛罗里达州病逝。
另一个美国黑帮系列电影里赫赫有名的人物:艾尔·卡彭(Al Capone),绰号“刀疤”,更是不知道被多少次搬上过荧幕。奥斯卡得奖电影《铁面无私》里,知名影星罗伯特·德尼罗刻画了这号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不同于《教父》电影虚构的柯里昂家族,卡彭在现实当中就是1920年代芝加哥黑帮的大佬,他的犯罪罪行在全美都享有盛名,部分传记作家称他为芝加哥所谓的“地下市长”。
1928年7月2日,纽约第44大街,黑帮头目弗朗西斯科·耶尔(Francesco Ioele)在街头被人乘车追逐枪杀。汽车撞上了房子,这位时年35岁的大佬被抛出车外,横尸街头。弗朗西斯科·耶尔还有一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弗兰基·耶尔(Frankie Yale)。耶尔在七岁时同家人从意大利南部移民美国。到1920年代中期,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成为纽约布鲁克林区最有权势的黑帮成员之一。耶尔善于经营,他与意大利同乡建立起了新一代的美国黑手党犯罪组织。耶尔最有名的事迹之一是开了一家名叫“哈佛旅店(Harvard Inn)”的酒馆,雇了一个17岁的意大利少年做酒保和打手,这个少年日后投身于芝加哥黑帮,成长为另一名赫赫有名的黑帮大佬人物,江湖人称阿尔·卡彭,也是许多美国黑帮片的人物原型。
最早把卡彭搬上荧幕的编剧是本·赫克特(Ben Hecht),他曾经是《芝加哥每日新闻》的犯罪新闻记者,后来改行写犯罪剧剧本出名。在卡彭还活着但已经入狱的时候,1932年,赫克特率先把这位芝加哥犯罪头目的人生故事搬上了电影《疤面人》,轰动一时。电影既虚构了卡彭暴毙等情节,却也反映了一些事实,包括剧中的“情人节大屠杀”(Bloody St. Valentine's Day Massacre)——卡彭1929年在现实当中一手炮制,指使手下装扮成警察,枪杀敌对帮派七名成员。
1927年1月9日,芝加哥,警方在检查自己的武器。为了应付与芝加哥黑帮的交火,警察局被迫提升自己的武器装备水平。他们也开始购买起价格高昂的汤普森冲锋枪。1930年代,芝加哥是全美黑帮活动最猖獗的地方,这段时期也是美国黑帮火拼的高峰期。让制作汤普森冲锋枪的奥托公司意外的是,美国的黑帮分子远比军方和警方都要务实,他们纷纷率先配备起了汤普森冲锋枪。一人手持100发弹鼓的汤普森冲锋枪,能轻松搞定三四个拿着手枪的对手,甚至横扫十几人也没有问题。
1930年12月11日,伊利诺伊州的审判现场,被称为芝加哥“全民公敌”的黑帮大佬乔治·莫兰(George Moran)在法庭上坚决否认指控,称自己只是一个商人。他的妻子也在法庭上陪伴左右,并在庭审时两度落泪。然而,这个人的确是无可争议的芝加哥帮派分子,他在青少年时期便加入帮派,19岁到芝加哥闯江湖,至21岁时已经三度入狱。他加入芝加哥市北区的帮派,老大是狄恩·欧班宁(Dean O’Banion)。美国进入禁酒时期后,走私与私酿酒类成为帮派分子最大获利来源。狄恩·欧班宁以爱尔兰裔成员为骨干,控制了芝加哥北区;艾尔·卡彭等人领导的意大利黑手党控制了芝加哥南区。1924年,欧班宁遭到黑手党派出的杀手枪杀。在丧失领袖后,北区帮的势力分裂,莫兰等人接管了地盘,宣言要为欧班宁报仇。他曾与卡彭争夺地盘,帮派之间爆发多起枪战,曾引发芝加哥乃至全美有组织犯罪史上最有名的“情人节大屠杀”,这个案件在美国社会反响非常持久,也改变了公众对黑帮领袖的看法。
相比含有大量艺术加工成分的电影,同是镜头,新闻摄影显然就要更加接近真相了。尽管新闻记者无法拍摄到黑帮内部的隐秘运作,但他们至少不会虚构,也不会捏造大佬们那些鲜为人知的一面,他们记录下的是真实的状况。那些黑帮大佬的形象,不管是他们有权势的时候因形象需要接受媒体采访,还是作为犯罪新闻出现或是在入狱之后由警方拍摄取证的材料,镜头一旦定格,便很难说谎。
1920年代,芝加哥警方在一次搜查行动中查获了制酒装备以及枪支。1920年,时值美国“禁酒时期”,禁酒令的施行使私酒贩卖成为了极其有利可图的行业,反而催生了有组织犯罪。犯罪集团借由运贩私酒获得庞大利益,他们接管了酒的进口(私酒业)、制造和销售,艾尔·卡彭以芝加哥为中心建立的犯罪帝国,主要就是利用非法贩酒得来的利润建立。一般认为,“禁酒运动”不但没有有效削减酒精的消耗,反而使得私酿酒猖獗、假酒泛滥,并延伸出包括犯罪、贪腐在内的许多社会问题。最终,禁酒运动以彻底失败告终。
比如要反映黑帮之间真实的火拼,那些极为惨烈的暴尸街头的场景再形象不过。1929年2月14日,芝加哥,卡彭制造的“情人节大屠杀”当天,据传四名杀手装扮成警察,强迫7个人在汽车房中靠墙排成一行,并且毫不留情地用冲锋枪处决。事后,新闻记者们拍摄到了这一幕,让这些黑帮成员登上了报纸的头版:芝加哥林肯公园附近的仓库,7人被发现集体靠着墙,子弹穿透了他们的身体。
1930年9月24日,被打出密密麻麻弹孔的黑帮分子座驾。这是警方在十秒钟里使用汤普森冲锋枪扫射的战果。在1929年的芝加哥“情人节大屠杀”案件中,歹徒曾用汤普森冲锋枪打死了7名黑帮成员,这场谋杀短促果断,不留情面,并让汤普森冲锋枪一下子名扬黑道,据称两把冲锋枪打了70发子弹,其中有63发子弹命中,命中率很高。尸体上密布的弹孔,据称看得警察头皮发麻。另一位著名的银行大盗纳尔逊每次抢劫银行也都会带着一把汤普森冲锋枪,遇到警察围捕就端枪扫射,甚至能压制住警方火力。眼见罪犯们的武器比执法机构都猛,美国联邦调查局也带头购买了汤普森冲锋枪,此后,美国各州警方都购买了一批警用型的汤普森冲锋枪,他们也才得以像照片中那样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战果。
1931年2月21日,纽约第一大道,帮派冲突中丧命的一位黑帮成员,尸首被盖上了报纸,路边店铺橱窗可见弹孔。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这是一场犹太人黑帮与意大利人黑帮的冲突。“他们都是在曼哈顿的街头走着走着就被杀了。”美国的黑帮主要根据移民划分,有意大利黑帮、爱尔兰黑帮、犹太黑帮、黑人黑帮以及华人黑帮等,最古老且最有影响力的无疑是意大利黑手党。不过,第一代移民美国的意大利人其实鲜有参与黑帮犯罪,违法行为最多不过是斗殴、赌博之类,很少有职业犯罪,那时美国的有组织犯罪多数是爱尔兰人和犹太人——《纽约黑帮》和《美国往事》里演的那些帮会。到了后来,移民的意大利人越来越多,迅速成长起一支新的势力庞大的黑帮力量。
作为犯罪新闻最重要的信源,警方在新闻摄影里留下的记录则能从侧面反映美国黑帮的情况。1920年代,从华盛顿、纽约,到被称为“罪恶之城”的芝加哥,警方配备的武器不断提升,因为他们面临打击犯罪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付与黑帮的交火,他们配备了黑帮率先使用的武器——汤普森冲锋枪。这点倒正如黑帮电影经常呈现的那样:警匪双方端着汤普森冲锋枪,进行喷着火的骇人激战。
文/曾鼎 文字编辑/孙杨
图片编辑/丁大伟 美术编辑/虎妹
本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7年第9期总第610期。
《朝鲜艳谍知多少?》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凤凰周刊》快速订阅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