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的福音
提摩太•凯勒牧师“生命的福音”系列讲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为什么要说who ... ·  1 周前  
英文悦读  ·  听力应该怎么练才有效? ·  3 天前  
BetterRead  ·  应对AI挑战最简单的方法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5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80:When You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的福音

与耶稣辩论 01 —— 与耶稣辩论来世的事(352)

生命的福音  · 公众号  ·  · 2018-07-23 08:15

正文

亲爱的朋友、弟兄姊妹,我们一起来探讨“与耶稣辩论”系列。今天的题目是“与耶稣辩论来世的事”。让我读出今天研读的经文:《马太福音》第 22 23~33 节。

23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

24 “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25 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

26 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

27 末后,妇人也死了。

28 这样,当复活的时候,他是七个人中那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他。”

29 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

30 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

31 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

32 祂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33 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祂的教训。

这是上帝的话语。

这段经文记述了耶稣与撒都该人辩论。稍后我会解释撒都该人的身分。耶稣与撒都该人辩论一个很有趣的题目。这个题目一直以来都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无论是访谈节目、电影、故事、杂志、书籍等都探讨这个题目:到底死后是否有生命呢?在今世的时空以外,是否有生命呢?是否有来世呢?耶稣的言论很有意思,尤其从 20 世纪的情况来看,耶稣的言论很有意思。至少我可以说,现代人是充满怀疑的。我们很怀疑,我们是否真的可以肯定死后是怎样的。然而,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十年间或许改变了。让我来说明一下。

如果你想了解 20 世纪的人基本上如何看来世,可以看看德语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法兰兹·卡夫卡( Franz Kafka )所写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他的小说《审判 / The Trial 》记述了这个故事。在小说的第 9 章中,有几个人在谈论一个比喻。这个比喻是这样的。有一个人想要在法律面前寻求公义,所以他到了城里去。他想要寻求公正的裁决。也许他想提出诉讼或寻求法律咨询。他想要在法律面前寻求公义。那个人按指示到了一栋大楼。在大楼里,他又按指示去到一道门。他走到门前,那门是半开的。门打开了,但那里有一个守卫看守。守卫对那个人说:“你稍后或许可以进去,但现在不可以进去。你现在不可以进去。我是守卫。你仍未可以进去。”于是,守卫拿了一张凳子来,指示那个人坐在外面。那个人就坐下来了。他坐下来等待,一坐就坐了几小时、几天、几个星期。守卫不让那个人进去,但那个人没有回家,因为他越来越察觉到这是他想要做的事情,他想要在法律面前寻求公义,他要在法律面前得到公正的裁决。只要有一丝希望可以进去,就足以令他留在那里等待。他不会到别的地方去。这就是他想要的。这就是他所需要的。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那个守卫仍然不让他进去。渐渐地,他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仅有的财产拿给守卫,他所有的财产都拿给守卫了。守卫总是收下他的钱,却总不让他进去。他不断对守卫说:“如果我把这些东西给你,你会让我进去吗?”守卫说:“嗯,我无法作出任何保证。”守卫收了他的钱,却不让他进去。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那个人渐渐衰老,身体也渐渐萎缩。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来到了生命的尽头。他意识到自己已经渐渐老去。当他来到生命的尽头,当他快要离世的时候,他开始看到门的另一边发出光辉。最后,他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到生命尽头,他已经奄奄一息了。突然,他想起一个问题,于是他呼唤那个守卫过来。他用仅余的一口气对守卫说:“我刚刚想到一件事。人人都想诉诸法律。人人都想寻求公正的裁决,那么,为什么多年来只有我一个人有这里呢?为什么没有其他人在这里等待呢?为什么没有其他人要求进去呢?”那个守卫只是冷漠地带着一丝微笑,说:“没有其他人可以进去,因为这道门是为你而设的。现在我要把门关上。”

故事先说到这里。这是法兰兹·卡夫卡所写的故事。一直以来,在学生们上文学课的时候,都犯了一个错误。当学生们讨论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只看故事的细节。学生努力想要弄清楚每个细节到底代表什么。学生会问:“门代表什么呢?守卫代表什么呢?法律代表什么呢?那光又代表什么呢?”只要你退后一步,领悟这个故事所带来的震撼力,是何等显而易见和令人惊讶,你会发现这个故事的信息是,最终真正的现实也许会取笑我们,但我们永远无法进到真正的现实里。终极、真正的现实在门的另一边,它也许会取笑我们,但最终我们无法进去。耶稣基督让我们看到门另一边的景象,与这个故事所展示的完全相反,而且是令人惊讶的。我们来看看耶稣基督如何论到门另一边的景象。耶稣回答撒都该人所提出有关来世的问题。这段经文的下半部记述耶稣的回应。你会发现耶稣的回应实际上包含了责备、论据和应许。耶稣的回应包含严厉的责备、非凡的论据和奇妙的应许。

一、耶稣严厉的责备

首先,我们来看看耶稣的责备。第 29 节讲述了这一点。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撒都该人的身份,以及他们所提出的论点和问题,我们才能明白这节经文。第 23 节说:“ 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 ”这里有一个解释撒都该人的身份的好方法,这或许有点简化,但只是一点点而已。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是完全相反的。有人说:“我弄不清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的分别。”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几乎是完全相反的。撒都该人是贵族,受过良好教育,他们出自祭司家族,继承了祭司职分,因此,他们十分富有,在社会上拥有名誉和地位。撒都该人是贵族,受过良好教育。虽然他们相信上帝,但他们所相信的是一个传统的信仰,他们的信仰既精简又不相信超自然界的事物。他们相信上帝,但他们只相信摩西五经。他们不相信先知书,如《以赛亚书》、《但以理书》。他们不接纳这些书卷是圣经的一部分。让我来解释一下原因。撒都该人信奉一种精简化、道德主义式的信仰。撒都该人说:“我们相信上帝,我们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做一个好人。”例如,他们不相信弥赛亚的国度将会来临。并且使万物得释放。他们不相信有弥赛亚的国度。他们不相信有复活的事。他们也不相信有末后的审判。

在《使徒行传》第 23 章中,路加说:“ 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 ”换句话说,撒都该人信奉一种精简化、道德主义式的信仰,他们不相信超自然界的事。法利赛人却刚刚相反,他们讲求道德,与撒都该人完全相反。事实上,我说这或许有点简化,就是这个意思。法利赛人是讲求道德的保守派人士。撒都该人是提倡相对主义的自由派人士。法利赛人的支持者属于中产和低下阶层,他们是偏向保守派的道德主义者。撒都该人的支持者是富裕和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是偏向自由派的相对主义者。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彼此敌对。撒都该人不相信有来世,也不相信审判的日子和复活等事。撒都该人向耶稣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第一次读到这个问题时,或许会感到有点难明,因为这个问题谈到一个我们不太了解的制度。撒都该人问耶稣:“ 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

这个问题涉及一种称为“收继婚”的制度。事实上,“收继婚”是摩西律法中一个很仁慈的规定。《申命记》第 25 章论到这个制度。在古代传统的农业社会、重男轻女的文化中,如果一个妇人婚后还未生育丈夫就去世,她就会陷入可怜的境况。她无法外出工作,又没有子女照顾她。此外,因为她曾经结婚,所以没有可能找到另一个人娶她。《申命记》第 25 章记载,因此,在摩西律法中有一个规定,如果一个人死了,并没有生下孩子,那个人的兄弟或家中的另一位成员,就要娶他的遗孀,把她留在家族中。事实上,这是对待寡妇的一个仁慈的做法。在古时,成为寡妇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不会进一步讨论这个制度,因为这与我们今天的主题无关。撒都该人提出收继婚的制度,因为他们所说的情况,只会在收继婚的制度之下才会出现。

撒都该人对耶稣说:“ 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 ”第一个兄弟娶了这个寡妇,后来他又死了。接着,另一个兄弟娶了这个寡妇,后来他又死了。我们不知道那些人的起居饮食习惯怎么了,是否出了问题,或许他们只是不幸而已。但重点是,这是一个假设的情况。这个假设的情况只是为了令来世的观念显得愚不可及和荒谬绝伦而已。撒都该人说:“ 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他是七个人中那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他。 ”这是一个引人陷入窘境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只是为了使耶稣出洋相而已。这个问题只是为了令来世的观念显得愚不可及,也为了使耶稣出洋相而已;一方面,如果耶稣跟他们一起笑,并且说:“是的,来世的观念实在太荒谬了。”那么,所有相信有来世的保守派人士便会起来反对耶稣。另一方面,如果耶稣尝试提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论点,说“第一个人才是那妇人真正的丈夫”,或说“第七个人才是她真正的丈夫”,或诸如此类的话,当然那些老练世故的自由派人士就会嘲笑耶稣。无论耶稣用以上哪一种方式去回应,都会受到质疑。这是经文的背景。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耶稣如何回应。

耶稣接着会指出撒都该人的论点是错的,但在祂采取任何行动之前,祂先斥责撒都该人。我认为这个做法是很公平的。耶稣说:“ 你们错了。 ”希腊原文圣经所表达的语气,比中文译本稍为强烈。在耶稣驳斥撒都该人的论点之前,祂说:“ 你们错了。 ”耶稣斥责撒都该人。我希望各位能从这节经文学到一个教训。我要停下来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从耶稣对撒都该人的指责中学到什么教训呢?”我们从这节经文学到一个教训。耶稣斥责撒都该人,同时也受到撒都该人攻击。撒都该人的观点与法利赛人是刚好相反的,他们与法利赛人是敌对的。有一个在大多数政治形势中都适用的原则在这里并不适用。为什么呢?那是什么原则呢?这个原则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或者至少是我的盟友。当我看到有人攻击我的死敌,我会感到很高兴。我会为他们喝彩,但这里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有一点十分耐人寻味,我们都知道法利赛人也攻击耶稣。法利赛人不接受耶稣。耶稣也斥责法利赛人。耶稣讨厌法利赛人的形式主义。但现在你必须留意一点,耶稣也受到撒都该人的攻击,祂也斥责撒都该人。这代表什么?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要明白福音,你就必须明白这一点。耶稣基督的福音并不是世上任何一个派系或人类思维所衍生出来的。福音不是某种自由主义,不是某种保守主义,也不是介乎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的中间派。是的,法利赛人攻击耶稣,因为他们感到耶稣与撒都该人臭味相投。撒都该人也攻击耶稣,因为他们感到耶稣与法利赛人臭味相投。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都攻击耶稣,不是因为耶稣是中间派。让我来解释原因吧。何谓福音呢?我们看到耶稣责备撒都该人。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都恨恶耶稣。这一点对于明白福音十分重要。何谓福音呢?福音至少要指出上帝是一位公义的上帝。罪和邪恶给世界带来极大的痛苦,上帝是一位公义的上帝,祂不能漠视这个问题。上帝恨恶欺压,也恨恶邪恶。然而,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满足上帝对公义的要求。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活出完美的生命,并且承受我们本该受的死刑,为我们担当罪的刑罚。人人都要站在公义的上帝面前接受公正的审判,但耶稣基督已经完全满足上帝对公义的要求。当我相信耶稣,并且倚靠祂,我就单单靠着上帝的恩典而全然蒙上帝接纳。

当时的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以及今天抱持相同观点的人,都无法接受福音。福音不是某种保守主义,也不是某种自由主义,这两种思想方式都无法接受福音。为什么呢?撒都该人不相信有一位公义的上帝,他们不相信有审判的日子,也不相信上帝会惩罚人。撒都该人不相信这一切。法利赛人不相信靠接受福音就可以满足上帝的要求。他们认为人要透过善行、宗教信仰和德行去满足上帝的要求。法利赛人认为人必须靠行为去满足上帝的要求。因此,当法利赛人听到耶稣所说的话,他们认为耶稣是属于自由派的。你明白吗?保守派认为耶稣是自由派,自由派却认为耶稣是保守派。耶稣也不是中间派。有人说:“啊,因为耶稣是中间派。”不是的,耶稣不是中间派。现在,请留心听。

保守派法利赛人所相信的上帝的要求非常严厉,对吗?然而,福音中的上帝比保守派所相信的上帝的要求更严厉,因为根本没有人可以满足福音中的上帝所要求的义,只有耶稣才能满足上帝的要求。人根本无法达到上帝的要求。一方面,耶稣基督是圣经所启示的真神,祂比保守派所相信的上帝更保守。另一方面,自由派撒都该人说:“我们相信一位慈爱的上帝。我们相信上帝接纳每一个人。我们并不相信一个忿怒和审判人的上帝。”耶稣基督是圣经所启示的真神,祂比撒都该人所相信的上帝更慈爱,因为圣经中的上帝把自己的儿子献上。圣经中的上帝受苦。圣经中的上帝死在了十字架上。因此,一方面,当保守派人士听到福音,他们认为耶稣是自由派人士。另一方面,当自由派人士听到福音,他们认为耶稣是保守派人士。但这不是由于耶稣是中间派人士,因为耶稣的父神比保守派所相信的上帝更保守,也比自由派所相信的上帝更开明。耶稣基督责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祂也受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攻击,除非你明白这一点,否则你可能会误解福音。你可能以为福音只是一种人类思维,但事实并非如此。让我简略地说明如何应用这真理,然后进一步讨论来世的问题。现在,让我指出一些实际应用。

如果你是基督徒,你要习惯没有人喜欢你。这么说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一点也不夸张。你初信的时候,你接受福音往往是因为你认为福音确认了你一直所相信的信念。如果你是自由派,你喜欢福音是因为福音论到穷人和被排斥的人,诸如此类的事。你说:“我喜欢基督信仰。我喜欢福音,因为福音与我一直所相信的一致。”另一方面,如果你是保守派人士,你喜欢谈论道德、公义、上帝的忿怒和罪,诸如此类的事。你喜欢谈论这些事。你接受基督信仰,因为它与你的信念一致,你说:“我相信福音,因为福音与我一直所相信的一致。”

我希望你知道,你越是效法耶稣的模样,你就越明白福音。这是需要时间的,也许要好几年的时间,但你越是明白基督信仰的独特之处,你越意识到基督信仰是与众不同的。因此,如果你真的开始明白福音,如果你能够明确地把福音表明出来,并且活出福音,你会发现,人人都会认为你是一个傻瓜。我希望你能习惯这一点。人人都会认为你有点问题。保守派不喜欢福音谈论如何为穷人伸张正义。自由派不喜欢福音说每个人都要归信耶稣。在一些比较保守的社会里,教会看起来像一个危险的自由派组织,因为教会主张个人自由。在一些比较开放的社会里,教会看起来像一个危险的保守派组织,因为教会说有些比个人自由更重要的东西。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恨恶耶稣,不是因为耶稣是中间派,而是因为耶稣超越了任何派别,如果你明白这一点,你必须有心理准备去面对一个事实,就是你终生都会被人误解。人们会一直误解你,对你存着错误的看法。你需要习惯这种情况。你需要作好准备。毕竟,我们将会在天上与耶稣永远同在。我们将会有新天新地。因此,你不要太自怜,却要改变自己的期望。如果你是基督徒,你要习惯终生都可能被人误解,抱持各种不同观点的人都会误解你。

然而,还有另外一点。如果你不是基督徒、你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基督徒,或者你正在慕道,想要探究基督信仰,你可以到教会聚会。要确保自己花点时间去认真聆听。当你听到一些信息或讲道,当你研经或阅读基督教书籍时,不要太快下结论,说:“啊,是这样了。”当你听到福音的时候,如果你马上就喜欢福音,那么你可能是弄错了。你喜欢福音,大概是因为你认为福音与你所喜欢的信念相似。另一方面,当你听到福音的时候,如果你马上就讨厌福音,你可能也是弄错了。你讨厌福音,大概是因为你认为福音像你所讨厌的信念。福音是与众不同的,你必须花时间去领会。如果你正尝试帮助朋友去认识基督,你要耐心一点。你所提出的要求并不简单。无论如何,耶稣责备撒都该人,这显明福音与任何人类思维并不相融。各人都会跟基督徒争辩。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为此作好准备,要温柔地作出回应。耶稣基督能够看透每个人的内心,以我们无法做到的方式去向人说话。另一方面,我们要作好准备,与抱持各种不同观点的人争辩,因为福音不是一种人类思维,也不是中间派的思想。

我们来看最后两点。耶稣责备撒都该人,然后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对来世的观点是错的。

二、耶稣非凡的论据

在第 29 节,你注意到耶稣不但责备撒都该人,也指出他们所犯的两个错误。耶稣说:“ 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神的大能。 ”撒都该人犯了两个错误。耶稣要说的是:“你们误解圣经,也低估了上帝的大能。”撒都该人犯了这两个错误。接着,在第 30 节中,耶稣指出撒都该人如何低估上帝的大能。在第 31~32 节中,耶稣指出他们如何误解圣经。

让我们先看第 31~32 节。耶稣指出撒都该人如何误解圣经,祂提出一个无与伦比的论点,说明来世是确实存在的。耶稣引用圣经来说明。在第 31 节中,耶稣说:“ 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祂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 ”你明白吗?耶稣正在做什么呢?顺带一提,首先,耶稣没有引用《以赛亚书》、《约伯记》或《但以理书》等书卷。这些书卷都是撒都该人不接受的。耶稣实在非常聪明。耶稣引用了《出埃及记》,祂要根据撒都该人所持的观点去跟他们辩论。耶稣引用了《出埃及记》第 3 6 节。第 3 章记载上帝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在《马太福音》第 22 24 节中,撒都该人提到摩西,因此,耶稣要说的是:“好的,我们就谈谈摩西吧。”《出埃及记》第 3 章记载上帝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说:“ 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你察觉到了什么吗?看看经文的用语。上帝不是说:“我曾经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而是说:“ 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上帝采用的是现在时态。虽然上帝说这话的时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已经死了多个世纪,但上帝以现在时态去表达与他们之间的立约关系。

你察觉到这种表达方式是多么强而有力吗?大概察觉不到吧。让我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这种强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我们必须花点时间去了解这种表达方式的重要性。上帝说:“ 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上帝采用这种表达方式,当中蕴含着很多意思。让我来说明一下吧。在《出埃及记》中,上帝向摩西显现,祂对摩西说:“我要与你和我的子民建立亲密、个人的立约关系。”诚然,上帝已经与祂的子民建立了关系,上帝是创造主,他们是上帝所造的。上帝说:“我赐下雨水和阳光。你们向我祷告祈求。”这不是说上帝与他们还未建立任何关系,但上帝说:“ 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意思是:“我渴望建立一种个人的关系。我渴望建立一种亲密的立约关系。我渴望建立一种亲密、个人的立约关系,到了一个地步,我们可以使用专属介词和代名词来表达彼此的关系。”你或许会感到疑惑。想一想吧。幸好中文也有类似的语法。你敢说你拥有任何人吗?你敢使用专属代名词和介词去称呼任何人呢?你对我的背景也许一无所知,但如果你听到我以“我的凯西”或“我的大卫”来称呼某个人,你会认为那是我的儿子或妻子,对吧?让我来指出原因。

你敢说你拥有另一个人吗?只有当你所拥有的是一段感情深厚、甘心舍己和极其亲密的关系,你才可以使用所有格代词和介词去表达。看看以下这个例子,假设你的父亲是一位电影明星。假设你是成龙的女儿。你上了大学,有一件事让你感到很困扰。人们不知道你的名字。他们只是说:“嘿,她是电影明星成龙的女儿。”你听到别人这样称呼自己。过了一段时间,你感到很生气。你说:“我的名字不是成龙的女儿。”然后你说出自己的名字。但上帝对这种情况并不介意。祂乐意被称为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上帝。上帝说:“当我们建立了立约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彼此称呼:‘ 你们是我的子民,我是你们的神。 ’”耶稣说上帝与人建立这种立约和爱的关系。想一想这关系的含意吧。这意味着这关系总不会过去。当你真心爱一个人,无论那个人是你的孩子、朋友、情人或配偶,你最害怕看见的,是那段关系成为过去式。世上没有任何人希望说这样的话:“我曾经有一个儿子。”我们都想这么说:“我有一个儿子。”你总不想这么说:“我曾经有一个儿子。”“我曾经有一个配偶。”“我曾经有一个好朋友。”因为当你爱一个人,你不想这段关系成为过去。你不想自己与那个人之间出现任何障碍。你不想有任何东西破坏你们的关系。但你根本无法控制。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人,我们是有限的。

上帝爱你,情况会怎样呢?上帝愿意为你献上自己,情况会怎样呢?上帝愿意与你建立专属的关系,并且甘心为你舍己,情况会怎样呢?上帝把自己献给你,你也把自己献给上帝。这句话的意思相当简单。上帝总不是死人的上帝。你察觉到这个强而有力的表达方式吗?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因为祂是与人立约的上帝。祂是上帝。上帝总不是死人的上帝。上帝永远不会说:“我曾经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当上帝对摩西说话的时候,祂是以现在时态来表达自己与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关系。当上帝把自己的爱倾注于你,当你与上帝建立关系,这段关系永远不会成为过去。上帝永远不会让这段关系消逝,因为这段关系对上帝来说是极宝贵的。你和我也许会让这段关系消逝,但上帝永远不会让这段关系消逝。上帝无法这样做。为什么呢?

上帝的爱会比我们的爱微少吗?上帝的爱会冷却下来吗?上帝的爱会因着某些原因而变得薄弱吗?你尚且无法忍受自己与人的关系成为过去,何况上帝呢?耶稣基督所说的话既简单又奇妙。耶稣基督的爱使人变得真实,永远变得真实和实在。为什么奇幻故事《木偶奇遇记》能使人产生共鸣呢?有一部美国电影名叫《人工智能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这部电影的构思基本上是来自《木偶奇遇记》的。《木偶奇遇记》讲述了什么呢?《木偶奇遇记》的主角匹诺曹是一个木偶,并不是真实的人。匹诺曹说:“如果我能使一个真正的人爱我,我便会变成一个真正的人。”电影《人工智能》中的机器人男孩也是这么想。他不是真实的人,但他渴望成为真实的人。他说:“如果我可以拥有真正的爸爸妈妈、如果有一个真实的人爱我,我就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我读大学的时候觉得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著作十分吸引。德国小说家卡夫卡( Kafka )、法国小说家加缪( Camus )和法国哲学家沙特( Sartre )等作家的作品现在都已经过时了。让我来解释为什么我认为它们都过时了。

人们并没有否定这些作家的思想。只是人们想远离他们的思想而已。让我来解释一下原因吧。因为他们说:“只有少数人,甚至没有人,有勇气抱着没有来世的信念去生活的。”加缪和卡夫卡都会这么说:你是一个既相信科学又老练世故的都市人。你说:“啊,我们不相信有天堂和地狱。我是一个老练世故的现代都市人。我不相信有来世。”他们说,如果你真的相信人死后只会腐化,如果你相信当太阳消失,每个人都会腐化,最终一切只会化为乌有,甚至没有人记得曾发生的一切事情,如果你真的不相信有来世,那么,一切都变得荒谬。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都没有价值。一切也都不重要!人是没有价值的。道德行为是没有价值的。一切事物都只是见仁见智而已。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一切都没有分别。人们想远离存在主义的思想,因为一方面,他们的说法是对的,另一方面,我们觉得他们是错的。我们说:“你说得对,我们只是过客。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我们像涌至沙滩的海浪。我们只是影儿和尘土。然而,我觉得有些东西是有意义的。我觉得人是有价值的。”

耶稣基督正在向我们展示圣经如何解释这个难题。一方面,我们知道生命是短暂的。我们知道自己不是真实的。我们知道自己会消逝,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有一位永恒的真神。如果上帝把祂的爱倾注于我们,我们便成为永恒和真实的。我们永远长存,因为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是永恒的。我们总不会消逝,也总不会归于无有。

你看到耶稣基督是如何辩论的吗?坦白说,耶稣所提出的论据实在强而有力。我先总结一下,然后来讨论耶稣基督最后赐给我们的奇妙应许。耶稣与法利赛人辩论,并且彻底地击败他们。耶稣所提出的论据,与那些从前传讲地狱之火的人所提出的论据,是截然不同的。你知道从前人们所传讲地狱之火的信息是怎样的吗?那些人说:“你知道有来世存在。你知道有天堂和地狱存在。但如果没有上帝,来世的生活不会好过。因此,你要与上帝建立关系。与上帝建立关系吧。”你明白吗?这就是地狱之火的信息背后的思维,他们说:“因为你知道有来世存在,所以你要与上帝建立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