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李校长
1 学习,使自己变得强大 2 世界,是无序的 3有价值的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纽约老李校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李校长

你选的这行没什么前途,别问了

老李校长  · 公众号  ·  · 2017-05-03 21:2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最近发现后台不少人问我找工作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这类的问题:

从事房地产和工程咨询类工作如何?法律类呢?


商科男,考CPA去四大会计事务所做审计怎么样?


我是从事工程塑料行业的,给汽车配件厂提供塑料颗粒的,公司是贸易型公司,请问有钱途吗?


这些问题如果放在20年前,可能还真值得好好分析回答一下。放在现在,没意义。



01



在2004年以前中国白领的工资相对于房价有很强的优势,毫不客气的说, 工作 可以当事业来做,工资的购买力确实很强。


我印象里2003年的时候,当时大三的我因为好奇,去观摩曾经的“五大”之一,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校园招聘会(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因为美国安然公司审计造假事件牵连,被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合并)。之后江湖再无“五大“,只有“四大”


当时土鳖的我第一次见到外企人士,瞬间被他们的那种洋气,自信,气质征服。同时征服我的还有外企的薪酬待遇。


安达信做校园招聘的人是一个长的有点像余世维的男人,他得意的告诉我们,安达信的月薪在5000,一年14次发薪,并且出差补助在每天150。那时候重庆的房价均价在2300元。北京房价在10000元。


后来正如大家所能感受到的,在我身上能感受到很强的对职业生涯的幻灭感和不信任感。


我可能也写不出来这篇《 只会打怪升级是赢不了这场游戏的 》。


房价在升高,竞争在激烈,公司也变得及其聪明,很多公司可以做到很多年不涨薪水待遇,或者微涨。


所以,放到今天,任何职业选择的问题,我都闭口不谈。


待遇高,牛逼的,圈子高大上的工作岗位,别说屌丝干不了,进不去,很多清华,北大的很多学生都进不去。


其余的大部分工作,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份生活保障而已。


所以问我怎么样,有没有前途,我只回复一句,一份生活保障而已。一再追问,干脆回一句,没前途,别问了。


工作,不过是一份job,这个词托付不起大部分人的希望。


背后的原因,中国发展太快,经济上用不到四十年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的道路。


以前白领(white collar)是高大上的词汇,特指外资企业员工。当年大学的英语口语课,老师问我们未来有什么理想,不少同学说想成为月入5000(5000是那个时候我们能想象到最大的工资收入,一流外企才能开起的薪水)的white collar。


现在白领们成为了逃离北上广的主力军。



02


然而愿意提供职业预测的人大有人在。有一类职业预测,我称之为职场刻舟求剑,又称为强行站队。


比如“CEO几乎半数都是财务或者销售出身”,或者“国内亿万富豪半数无高学历”


我以前也喜欢用这种归纳法,跟成功人士找相似之处,以期望自己也可以跟对方一样成功。


其实都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我干过销售,马云一开始也做过销售,许家印也做过销售,我连人家百万分之一的成就都没到。


我和任正非(任正非以前就读于重庆建工学院,后来被并入重庆大学)是重庆大学的校友,这个又能说明什么?

他们能成功,抛开运气成分。共同点:都是开拓者,做了当时没人做,没人敢做的事。而不是找人预测这个事能不能成。

大家都说王石,王健林是部队大院的背景,可是跟他们同一时期部队大院的人也有十几万人,为啥做成这么大事的人就他们两个,其余的人哪里去了?


还是因为他们是开拓者,边摸石头边过河,自己摸索,闯出一条路。


如果你是阿里,或者华为的员工,你问我,在这些公司有没有前途,这个谁能说得清楚,你的饭碗都是别人创造的,你有没有前途不是我这个外人说的算,是你的老板,老板的老板说的了算。



03


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让别人给你预测什么行业最有前途,都是瞎耽误功夫,没什么用。


普通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最安全,成本最低的选择其实是找一份工作。


我爹退休了,还是能找出一份一个月2000元收入的工作。算上退休工资,在小城市也还不懒。


只要你愿意干,在三四线的城市,都有一份能养活你的工作。


找工作很容易。

但是发财很难,发财这个事天然的和冒险,承担风险和压力捆绑在一起的,天生和安全这个词不兼容。赚到钱了,是因为他承受风险了,付出了

做生意人看似赚钱很轻松,肯定是他自己之前付出过相当的学费,为什么要交学费,要冒风险,做生意面对的都是不确定的东西,打一次广告要花很多钱,谁知道能转化几个客户。装修一个餐馆很多钱,谁知道有没有人愿意过来吃。每一步都是不确定的,都需要花钱、精力和时间去做测试,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商业想法对不对。


生意人身上有一种品质是很多人没有的,就是敢于挑战未知的事物。


而工作其实是在做已知的事情,规定了范围,框架的事情,包括以灵活著称的销售工作也是如此。即使你在创业公司,你做的工作也是老板分解出来的,一项可以确定,量化,定性的事情。体制内,体制外的工作都是如此。


所以,你选择的职业有没有前途,关键还是看你更喜欢已知还是未知了。喜欢挑战未知你就去创业做生意,喜欢已知而稳定就选择职场打拼。


诚实面对自己,这点比听别人做一万个行业分析都管用。



小伙伴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给点赞和转发的习惯!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我太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转发,表示对老李我的鼓励~


Encore

最近阅读量下降,你们如果再不置顶,再不看我公众号,我只能去喊麦了。


苹果用户专用打赏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老李喜马拉雅课程《人脉是经营出来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