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专业视角的规划资讯传播平台
51好读  ›  专栏  ›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同衡佳作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技术指南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 公众号  ·  · 2017-12-21 18:33

正文


本项目荣获

“2017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专项规划及其他类)

二等奖


为有效节约土地、改善人居环境、拓展城市空间,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规范北京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互连互通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了《北京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01

主要作用


《指南》在系统梳理当前北京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体制基础上,确立以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作为统筹协调各专业发展诉求的技术平台,形成明确的控制指标体系和制图标准,并特别针对地下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提出具体技术要求, 强调通过一体化地下公共活动系统的构建,有效促进地下公共空间的互联互通和高效利用。 为了确保规划设计技术成果在实践中的顺利转化,《指南》与地下空间规划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细化了项目审批管理各阶段的工作流程。另外,《指南》从促进专业协同,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对地下空间所涉及的技术标准进行分类研究,初步搭建起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体系。


02

主要内容


《指南》共分为8章,分别为:总则、术语、基本原则、地下空间功能、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地下空间详细规划、地下空间方案设计和地下公共活动系统规划设计通则,并在后面附有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体系、制图标准和附件。其中,“地下公共活动系统规划设计通则”重点针对当前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薄弱环节——地下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标准体系”是对国家、行业和北京已经颁布或正在编制的大量相关标准的系统梳理和分类 并以此说明本指南与整个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标准体系的关系


03

主要特点


《指南》构建体系完整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技术标准,填补北京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领域的空白,对于 促进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精细化、人性化 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工作任务,初步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指南》明确了各阶段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及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并初步构建了系统完善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体系 。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三方面入手,落实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原则、重点地区、编制要素、指标、规模和布局等要求,并与不同层次规划设计内容和审批管理相衔接,强化指南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明确地下空间利用的总原则,如规划衔接、防灾安全、生态保护、公共效益最大化、分层利用、地上地下结合、互连互通、重点建设、平战结合、远近结合(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对各层面的规划设计进行总体指导。

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标准体系示意图


2、建立技术指标体系和制图标准


《指南》确定以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作为系统整合用地、交通、市政、人防等地下空间相关专业的工作平台,建立明确的技术指标体系和制图标准。 涵盖国土、交通、市政、园林、人防、建设等功能与方向,提升行业之间的协同性,解决地下空间之间、地下与地上空间之间衔接不畅、使用不便、舒适性和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将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形成的规划方案简化提炼为由各种控制线、图标、标注和各项控制指标所组成的控制图则,作为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补充性技术文件。

控规图则示例


3、明确工作要点,建立反馈机制


《指南》将规划设计与技术管理工作紧密结合, 明确了地下空间规划审批管理各阶段技术审查的工作要点(技术指标),并建立了地下空间方案设计与地下空间详细规划的反馈机制


1) 办理“规划意见书”阶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