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  11 小时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灵魂深处有个家 ·  11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你读过的诗,都成了你的气质 ·  2 天前  
川观新闻  ·  徐熙媛(大S)因急病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川观新闻  ·  徐熙媛(大S)因急病去世,年仅48岁 ·  2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刚刚,孙杨回应禁药传言! ·  3 天前  
福州新闻网  ·  刚刚,孙杨回应禁药传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树乡谈

没了三篇文章,再挖三个新坑

大树乡谈  · 公众号  ·  · 2025-02-03 21:48

正文

从1月22日到今天不到两周,没了三篇文章。都与某西方大国有关,两篇谈2025年大势和斗争策略,一篇则是大半年前对该西方大国的批判,批判内容最近一两周在国内关注度颇高。其他两篇没了也无所谓,但分析2025年三大要素的这篇,还是挺有价值的,修改后发到星球吧。
连续碰雷,说明度把握的还是不妥,得好好反思下了,未来一段时间重心回归国内,暂停与西方大国博弈有关的文章,当然,次一级的产业、科技等具体内容可以谈。比如特斯拉的FSD之类。
今天也挺“倒霉”的,原本想着初六立春简单写写,篇幅控制在2000以内,就想着找个容易写且挺有意思的观点谈谈,一连找了三个,结果每一个都挺复杂的,简单写写,太浪费了。
第一个:大数据反腐。
之前小镇每次谈数据,就有读者问为什么不用大数据去反腐。其实应用已经有了,很多地方都有实践,还建立了平台系统。只不过之前并没有把这件事公开作为重点工作,但是今年不一样了。
年初刚刚举行了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报告有一句话:“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如果小镇没记错,这在全会报告中是第一次出现“大数据反腐”,这就意味着要从各地零散的探索进一步整合升级。
本想简单谈谈新报告提出的两大变化:“大数据反腐”,重点打击行贿者。但后来觉得简单谈谈是不够的,需要挖掘变化背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以前不这么做,现在却这么做,以及未来会怎么做
所以搁置,换第二个方向。
第二个:隐性债务和未纳入统计的隐性债务处置
对财政系统比较了解的会注意到,去年下半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一个重要培训,关键词是“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培训”。具体其实是从去年9月下旬开始,结合924一揽子政策和新一轮化债,这很值得深思。
新一轮化债准备用几年时间把已经纳入统计的隐性债务基本化解,转为一般债务,但难道仅仅只有这十几万亿?当然不是,还有规模不详、未纳入统计的隐性债务,说成是类隐债也可以。
如果只是针对地方法定债务、纳入统计的隐性债务以及地方经营性债务,其实还用不上“全口径”这个词,也未必需要突击进行如此密集的全国培训,那么重点应该不是已经在水面以上的这三大类债务,而是仍然藏在水下的。
但这个话题也有点麻烦,毕竟目前谈这事的也不多。小镇研究了下过去的三轮化债,还有2018年之后的隐性债务处理,发现又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好题目,不适合一两千字就打发了,真要写也行,容易收不住。
于是换第三个。
第三个:产业转移主导权
到第三个小镇就吸取教训了,原本就只准备提出一个观点,然后简单阐述下,也不想进行论证。
想要提出的观点就是:中国产业转移必然以中国为主导。
着眼的视角不是之前一直提的产业链、供应链,而是着眼于钱。
古今中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解决钱从哪里来、钱花在哪里、如何确保落实到位的三大问题。不是说花钱多了一定成事,但钱不够一定不成。
这个观点本来很好说,美国到处说扶持中国以外友岸、近岸替代产业,说的也很好听,动不动就几千亿美元,但注意观察就发现,美国真正准备落实在其他国家产业扶持上的资金极为有限,远远低于中国的政府产业资金规模,甚至还不如一个经济法大点的地级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