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硅业分会最新报价显示,本周多晶硅价格继续持平。
其中,n型棒状硅成交价格区间维持至至3.70-4.4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4.17万元/吨;P型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维持在3.30-3.6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45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维持至3.60-3.7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3.73万元/吨。
从成交量来看,本周多晶硅成交量极少。硅业分会表示,n型棒状硅仅3家企业有少量成交,极少企业成交一定菜花珊瑚料,其余企业签单阻力较大。整体来看,新签单价格基本持平,仅有部分库存产品订单小幅降价,对市场均价影响有限。
展望后市,Infolink指出,目前供给端硅料现货库存规模有持续上升态势,即使绝大多数企业已经下调稼动和减少产出量,但是滞库规模有增无减,预计四季度中后期仍将面临是否更大幅度减产的抉择。
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9月多晶硅进口量为2556.3吨,环比下降43.60%。进口均价为26.68美元/千克,环比上涨11.54%,价格变动与国内现货硅料价格方向一致。9月多晶硅出口量为4572.3吨,环比增长13.10%,出口均价为8.41美元/千克,环比下降15.22%
(广告位)
下游组件价格能否站稳0.68元/瓦?
上游硅料价格企稳,跌跌不休的下游组件环节,近期也有了新情况。
10月18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发布了标题为《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的文章,在文章中,CPIA详尽测算了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182双玻组件的现金成本为0.68元/瓦。
CPIA表示,经过反复测算,0.68元/瓦的组件成本,已经是当前光伏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了“反内卷”座谈会,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等16家企业就“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达成共识。
10月22日,在最新公布的中节能1.35GW光伏组件年度招标中,招投标价格总体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除个别两家厂商的报价略低于0.68元/瓦的“协会建议底价”外,绝大部分投标光伏企业的报价均高于等于0.68元/瓦。
从投标价格上涨情况来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底价”呼吁似乎奏效,但从长远来看,还有待观察。
根据infolink价格监测,近期,组件价格确实开始出现僵持,
部分厂家酝酿报价上扬 2-3 分人民币。
然而实际成交价格尚未见到价格落地。
infolink称,
价格能否成功落地涨价仍需端看市场需求起色以及厂家策略而定,厂家确实有意识的调整十至十一月产量,TOPCon 主流瓦数供应部分出现紧张。
根据该机构最新价格数据显示,本周(10月24日)集中式售价成交重心仍有下移,均价落在 0.64-0.68 元人民币;分布式项目价格僵持,本周约落在每瓦 0.68-0.73 元人民币之间。
整体均价仍贴近每瓦 0.68-0.7 元人民币。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65-0.76 元人民币。
责任编辑:清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