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真叫卢俊
来源:真叫卢俊(zhenjiaolujun0426)
一种是各路媒体人在朋友圈披露自己的内幕消息,一种是各种地产人发着各种打油诗般的感慨我五千多人的朋友圈,竟然没一人站出来说一两句客观公道的话当年可口可乐总裁说过一句话:哪怕一把火把这家公司烧的一无所有,就靠着可口可乐四个字就能东山再起它代表着过去20年上个周期房地产里最鲜明也是最耐久的一个标签如果这个品牌倒下,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30年房地产的系统性的否定包括大部分的地产从业者对于行业本身的判断都会带来绝望每个地产人都可以问问自己,谁没有认真系统性的学习、模仿、抄袭过万科关于万科到底会怎么样,反而业内人的关注更加胜过于其他以下内容我作为一个入行15年的地产从业者,也聊聊我个人主观的看法万科的难,是在于万科是一家典型的依附房地产而生的大企业而且也是因为规模大,也没办法像其他小品牌一样走差异化路线吃到点悲观红利当年为了规模而衍生出的一切业务,如今都成为了那拖的后腿套用一句互联网很热的词:过去你成功的理由决定了如今你的失败围绕着规模时代而生的机制在现在的一切一切都受到了考验和挑战这件事本身郁亮在几年前的内部邮件也有过反思:如今的万科人甚少有经历过2008年也就是现在的万科从业者更多都是快周转时代下孵化的人才这样的团队是否有能力对抗当下的周期,这确实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那么对于万科来说还有一件事在如今这个时代里显得很不讨好其实再正常不过,合适的产品投入合适的成本最后卖合适的价格那么大概率在卖的时候,说的就会比做的进行适度的美化另一个作为期房的特性,因为卖的时候还没做好,所以一般来说理论表达也会好于实践呈现对于万科而言,极少在一个项目的卖房之后依然给用户带来惊喜日常可能感觉没什么,但是在品牌如果受到干扰之后,这些舆论就会成为加速推倒品牌的那股力量比如很多时候的项目是联合开发的,比如有些项目地价都比售价要贵了,比如很多建筑规范前后审核标准不统一……而且这个时候也不适合太多的发声,说多了反而给人心虚的感觉我没在什么大公司做过高管,自己创业也就一般般,混到现在就是一个臭码字的招募一批08年以前加入过万科的前万科人,他们经历过淡市也受过早期万科品牌的熏陶,这个时候需要一些理想主义情怀的回归这波人虽然新,但是没有传统地产人的戾气和油腻,这是这个时代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的责任就是让一个项目的前期概念可以充分的兑现,超配的兑现,绝对的兑现后端的所有投入都是超配,最好做出全维实景示范区,营销阶段就把小区公共区域实景做好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最简单的体验就感受到产品主义在万科体系内的回归这也很重要,标准化的烙印在万科身上太明显了,现在的万科可能做不到去标准化,但是起码要做到营销去标准化为什么这么说,确实单盘主义这四个字对于现在的万科来说更加重要现在没有什么比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更能表达万科此时的价值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