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就在下周!事关A股,重要变化 ·  6 小时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投资机遇 ·  昨天  
华泰睿思  ·  图说研报 | 中国资产重估:中国有哪些好公司? ·  15 小时前  
上海证券报  ·  600539,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盘中突发!小米,新高、跳水、反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不上班了?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9-07-08 20:09

正文

今天推荐一篇爆文,来自老朋友, 沈小星。


一路成长,他从月入三千到年入数百万资产超千万。这四年,在一、二线城市每年买一套房。


曾经在职场上,从港资,台资,美资,民企,再回到外企,从设计师到设计主管,再到研发经理,去过多个国家,投资了多家公司。


职场外,他结合自己的经验, 2017创办了同名微信公众号:沈小星,写下超过80多万字的成长心得笔记,无数人表示受益匪浅。


长按二维码关注他的同名微信公众号: 沈小星,这真的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公众号。


四年前,两位合伙人从德国引进了一款新型供暖产品,回国后邀请沈老师一起创业。


后来, 不到半年时间,三个人就把这家公司开倒闭了。

好巧,就在上周末,这两位曾经在一起奋斗过的伙伴来我公司,我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餐厅,大家坐在湖边,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此情此景,太棒了!


我不禁感慨, 只有倒闭的公司,没有倒闭的个人。

现在大家混的都挺好,一位还是自己做国际贸易生意,经常出差国内、国外的飞来飞去,一单生意够吃一年的;另外一位这几年不断的投资房产,现在随便卖一套赚的钱相当于普通人要干一辈子。


回头想想,我们真要感谢当年创业的失败经历,让我们在未来做的每一次决定都会深思熟虑。


但有一个现象挺有趣: 就是当一个人无论创业成功还是失败,一旦具备了创业者思维后,你都不愿意再去用打工者思维去上班,为别人打工了。

1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身边很多同事都辞职了。

不是跳槽,而是直接创业,自己一个人开工作室或者合伙一起做公司。

有的和亲戚去搞水果批发了;有的自己开律师事务所工作室;从事制造业的同事,联合之前的销售,从客户那边拉点单,一起搞起了小作坊;会写作的开自媒体公司,做线上教育;就连那些水电工,都拉个小团队一起搞装修。


总之, 大家都在靠个人能力混饭吃,不再愿意上班了。

仔细想想,我们周围的人,确实都在往这方向发展, 个体崛起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这段时间,有学员咨询我说,你看那些北大、清华毕业生,一出来就9000左右的工资,在北京租个差不多的单间要5000,日子照样过得紧巴巴。


王健林说过,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事业是闯出来的,哪有算出来的。再高的学历,在职场上也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自己出来闯,哪怕累一点,苦一点,工作时间长一点,只要能赚到钱,哪怕一年赚几十万,也比上班强啊!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而且大家已经不再相信,等老了可以依靠社保、退休金过日子了,还有可能没那个命活到领退休金的那一天,所以大家想趁年轻,多赚点钱。

那么,我们在职场上月入过万,很多人都已经到了瓶颈期,再跳槽也涨不了多少薪水了,有些体制内的员工,三年都没涨工资,这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是多么恐怖的事。

还有人,为公司付出那么多年,好不容易爬到一定的职位,万一公司倒闭或者哪天老板找好了备胎,把你换了,面临失业,可能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了。


在这样极度焦虑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提前做准备。大家已不再满足朝九晚五,没有惊喜也没有可能性的工作方式,他们在寻找新的机会。

2


不出五年,“ 个体崛起 ”这个词将得到验证。

你将会看到很多公司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却做着年营业额破千万、上亿的流水,利润几百万、上千万。传统的雇佣制模式将会被颠覆,我们将进入“超职场时代”。


这个时代,组织的边界将进一步模糊,个人的力量得到强化。

其实,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做着未来将要发生的工作。互联网的崛起,让更多有特长的普通人可以发声,有的人做公众号月入十万,有的人做抖音,三个月获得粉丝八十万,获得投资上百万,这让普通人也可以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流量变现获取自己的收益。


很多人开工作室,一个人组成一家公司,就是这个原因,而且投资人最喜欢投这样的小而美的公司,发展非常迅速。

很快,每个人都会是一家公司,人们可以互相签约合同,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同时购买他人的劳动力。让自由职业者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职业趋势,只要带个笔记本,边旅游边工作,顺便把钱赚了。

3


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上班,更不想从事制造业进工厂。他们热爱自由,热爱时尚,一切有趣的新鲜事物。

上班,意味着你必须按照公司的制度、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你其实不是按照你自己意愿去做事,你的节奏是属于公司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证券报  ·  就在下周!事关A股,重要变化
6 小时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中信建投:人形机器人投资机遇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600539,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昨天
上海证券报  ·  盘中突发!小米,新高、跳水、反弹
3 天前
墨香中华  ·  诗词| 家是前世相约,未尽的缘分
8 年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