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银河
首发李银河的最新原创作品,重发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经典旧作,报道李银河的社会活动,刊登社会学、性学以及有质量的时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DeepSeek回应出现假冒账号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李银河

参透的感觉就是天堂的一扇大门徐徐开启

李银河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8-06 13:06

正文

参透的感觉就是天堂的一扇大门徐徐开启

在热闹过后,人会有万念俱灰的感觉。就像生命中的癌。它主要的感觉就是不想做任何事,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兴致。

万念俱灰比较容易在参透之后发生。既然参透万事皆空的大道理,人就知道了人生如白驹过隙,既短暂又偶然,人死后基本可以肯定没有灵魂,不再存在,不能复生。而且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真正不朽,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因为地球将在50亿年后热寂,之后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知道了这个之后,很容易丧失对一切事情的兴趣,仅仅因为什么都不会留下来,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但是,参透的感觉并不太坏。 参透的感觉就是天堂的一扇大门徐徐开启,一座百花盛开百鸟啭鸣的花园呈现,你步入花园,在鸟语花香中欣喜莫名。 欣赏生存之美是唯一值得一做的事情,其实很难把这个叫做事情,只是无所事事之事,只是对生活的享用而已。

除了欣赏美之外,如果能够创造美,也是一件惬意之事。 但必须是发生了荣格所说的艺术品与艺术家关系的情境,压抑不住的艺术创作冲动假艺术家之手得以实现,得以宣泄,得以涌流。只要有一点点刻意、一点点焦虑、一点点勉强,就不再值得一做。正如里尔克所言,写作之前必须自问并确认:不写我会死吗?只有答案是肯定的,才写;答案是否定的,就不写。

参透之后,万念俱灰,无所事事,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是最自然的想法和最自然的做法。除此之外,只是浪费生命而已。




往期精彩阅读在这里~


得到美好生活的不二法门

艺术家只是工具

爱你就像爱生命。算了。不胡扯。

人可以刻意选择欢乐

躲开虚名浮利和虚情假意

极端还是中庸

“那个事实”是所有人的宿命

如果有来生,还愿像今生

极简:这就是我灵魂的模样

世俗修行与佛家修行有三处不同

人生的高境界是收放自如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突然失学

我静静地活着,然后静静地消失

当人类进入虚拟性爱时代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庆幸自己身上平庸的一面

能不能不出海,只是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呢?

愿有一颗阔大的心,容下宇宙和人生

为暴力美学正名

如何达到人生的从容不迫之境

将生命从无聊中打捞出来的两个办法

一只小虫怎样从被黏住的蜘蛛网上成功脱逃

愿这本书永远读不完

比来比去,我最钟爱的还是自由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少数族群?

世界上没有一桩爱情是错误的

对《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的两点分析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我不觉得这事有多难

这就是人生的大致情形吧

对活在当下的三种诘难

做一个世俗的出离之人

灵魂朋友的五大要素

有什么价值能够真正超越快乐?

不紧不慢地走向出世的境界

把二十岁的状态保持到生命的终结之日

爱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陷阱

叔本华说:人如水蛭

提早到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幸福感是修行成功与否的一个指标

古人为什么个个活得像惊弓之鸟?

按照一个哲人的生活方式生活

近视还是远视?

生日是过去生命的一块墓碑

世俗修行的三项内容

曾国藩是我们的人生楷模吗?

让自己的人生尽早进入自由之境,越早越好

是谁杀死了田小娥?

王小波的高考经历:我只配学理科

这个境界,世上只有1%的人能达到?

对女性在职场遭遇的性别歧视的一个社会学分析

吸引力原理:正面与反面

过自由的生活,做自由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随意行走

只有独立自足才能获得完整的人格

如果不是为了感受快乐,我们还有什么可活?

远离虚荣,过本真的生活

是告别文革思维的时候了

人与政治的关系就像蚂蚁与天相的关系

当我们告别生命

关于同性婚姻的提案

对东西方价值观的一个社会学分析

杨振宁为什么会认为“佛教是科学”

我已经可以离开战场了

仅仅看到具体的人群,人的生活是可怜的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让自己的生命始终处于爱与被爱之中

幸福与幸运是什么关系?

命如春花,不经意间已然飘落

论激情之爱的发生条件

人可以选择避开丑陋,直取美好

论生存的三种状态

精神之爱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我不就是一粒宇宙微尘吗?正视这个事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