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投谷子地
坚守一个价值投资者的良知和底线。独立思考,坚持长期投资中国最优秀的金融企业。本公众号致力于传播价值投资的思想,长期专注于中国股票市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伪科学及其实际用途 -20250224133126 ·  15 小时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沉迷在网上看一些怪怪的猫 ·  3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对啊,为什么啊 -20250221150803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投谷子地

坚定看好明后年的银行行情(上)

价投谷子地  · 公众号  ·  · 2020-12-25 14:32

正文

虽然,最近两周银行板块经历了一轮不小的回调,但是我觉得大家不要被最近的回调吓倒,我坚持认为明年和后年是银行的大年。看好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1, 《2012》效应 决定了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明年不会结束。

我估计多数读者应该都看过美国的一部灾难片《2012》,讲述的是地球由于受到太阳辐射而产生了大规模板块漂移,全球被滔天的洪水所淹没,人类依靠3艘诺亚方舟保存了人类文明的火种。而影片中保留人类火种的诺亚方舟是由中国制造的,影片中的台词说到:这么浩大的工程只有中国可以完成。这里的电影背景设定显然是认可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而本文中要谈的 “《2012》效应”就是指在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候,只有中国这一方净土保证了产业链的稳定,并且有足够的产能向全球输出商品。 近,很多投资者向我咨询第二波疫情是否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复苏,他们的潜台词是欧美疫情带来封锁会影响需求。而同时,一些券商的研报又在担心疫苗的推广会加快全球的恢复,我国的替代优势最多持续到上半年。

其实对于这两种观点我在3个多月前的文章《 论中国经济V型反转——兼论加息的必然性 》里面已经有一些推断,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证据在不断证实我的推断是正确的。

1.a 二次疫情是否会造成欧美需求减弱

我当初的推断是不会,因为 经过第一波疫情经济封锁后,欧美的资本家已经清晰地认识到经济封锁有损自身的利益 。所以,他们在随后的第二次疫情中根本没有执行严格的封锁,人民照常工作,生活,购物,娱乐。因为他们知道, 不封锁只是死几个穷人,而死去的人是没有投票权的,剩下的活人只要每月发足够的补助,没人在乎别人的死活

所以,我们看到了美国的感染人数一路高歌猛进,最近已经站稳每日20万新增病例。政府只是在等待疫苗推广,同时不停给失业的人发补助。有了这些补助,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未萎缩,甚至还增加了很多新的需求:比如在家办公、学习所需要的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在家娱乐所需要的电子游戏机,体感设备等;在家烹饪需要的餐具、厨具。更可笑的是, 由于大幅印钞,美国的房产价格逆势上涨,新屋开工创新高,带动了家具、装潢等的需求。 另外,疫情大幅扩散,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抗疫物资需求大幅增加。

1.b 疫苗量产是否会快速消灭疫情

目前,多国的疫苗开始批量投放,一切看起来都向着好的方向在发展。但是,疫苗真的能很快消灭疫情么? 个人对此持悲观态度。

首先, 现在的疫苗产生的抗体有效期只有6个月左右,6个月以后抗体就会消退。 按照目前全球的疫苗产能看,很难在短期内完成对全球人群的接种。按照美国的计划需要花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对全部国民的免疫接种。这样就会出现衔接感染的问题:最早打疫苗的人抗体消退 ,而疫情并未结束。

其次,目前生产的疫苗都没有经过大范围,长时间的观察,是否会出现负作用目前还是未知数,而且, 很多欧美人是拒绝接种疫苗的,没有强制接种会让疫苗的效果大打折扣

再次,由于疫苗产能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而欧美现在已经开始利用国家的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先抢购和囤积疫苗,比如:加拿大采购的疫苗计量已经是全国公民的5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除了向中国购买,似乎半年内都很难排上。

最后,也是最无法控制的就是病毒变异问题,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基因稳定性差,易突变。从病毒发现到现在1年的时间,这种病毒已经产生了多次重大的突变。 虽然,目前为止这些突变还没有使疫苗失效,但是根据人类和病毒斗争的历史看,大概率COVID-19会产生令疫苗失效的变异

所以, 个人倾向于认为COVID-19很有可能成为一种长期伴生人类的病毒,无法被彻底消灭 。当然,人类本身的免疫力也会逐渐适应这种病毒,最终向类似于流感的方向演变。

1.c 全球对于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会否在明年下半年消失。

从1.b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未来半年欧美医药公司根本不可能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足够多的疫苗。 这也就意味着病毒在第三世界国家至少还要蔓延一年或更长时间 。实际上,目前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疫情很可能比上报世卫组织的数据要严重的多。比如,最近英国媒体报道印度北部的一所医院内到处停放着新冠感染死者的尸体。虽然这种报道不能全信,但是在7,8月份印度一度每日新增患者7-8万人,几个月后当全球二次疫情爆发时,印度疫情反而平息了。这对于印度这个中央政府权利有限,医疗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类似的情况相信在发展中国家不在少数。而这些发展中国家是欧美生活必需品的重要供应商。我国下半年之所以外贸暴增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疫情严重,供应链瘫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