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聊历史那点事
历史风云,硝烟无声,谋略无形,诲汝谆谆。这里集智慧韬略、剑影刀光于一体,聊历史那点事,与君共忆往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AI daily  ·  AI会玩宝可梦了!Claude打赢道馆馆主 ·  9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AI会玩宝可梦了!Claude打赢道馆馆主 ·  9 小时前  
ZaomeDesign  ·  大力收边出奇迹 ·  19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还看!收你们来啦! ·  3 天前  
字体设计  ·  珍藏:60年前的封面字体排版设计 ·  4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在线免费PNG制作工具,可自定义字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聊历史那点事

“逃跑将军”孙元良:贪财好色活到103岁,生了个儿子家喻户晓

聊历史那点事  · 公众号  ·  · 2025-02-25 12:00

正文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充满争议的人物, 被称为“逃跑将军”的孙元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
在离开军队后,他成了贪财好色的商人,在商界做得有声有色,却依旧背负了不少骂名。

他最终活到了103岁 ,直到他去世,围绕他的还是有很多负面的声音, 但他却生了个儿子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孙元良为何被称为“逃跑将军”?他那个家喻户晓的儿子又是谁?

少年成名

孙元良出生于20世纪初的四川成都 ,年幼时,他的父亲便因病撒手人寰,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肩上,孙元良也不得不在生活的磨练中迅速成长。
在192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 民国初期风雨飘摇 ,各地军阀割据,战火连天。

少年孙元良目睹了家乡百姓生活在军阀混战的阴影下,心中对国土和民族的未来充满忧虑,他下定决心要找到一条救国之路。
1924年, 孙元良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黄埔军校 ,在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推荐后,他成功成为了黄埔第一期学员。
他不仅在体能训练中屡屡名列前茅,还因其浓厚的书卷气而备受教官们的青睐。
孙元良尤其崇拜孙中山先生 ,并将“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军校毕业时,孙元良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 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担任连长

他年少有为,在军中崭露头角,很快被提拔为营长,在此期间,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军事指挥风格: 果断中带着审慎,勇敢中夹杂着理智
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黄埔将领,不少都成为了改变中国近代历史的关键人物,而孙元良,正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之一。

两次逃跑

年轻的孙元良在军事生涯中最为人诟病的, 莫过于他的两次临阵脱逃

1926年, 孙元良随军北伐 ,蒋介石亲自指挥,而他所在的第一军肩负攻占江西的重任。
在攻打孙传芳的过程中, 孙元良的部队突遭偷袭 ,面对铺天盖地的火力压制,他的部队瞬间陷入混乱。
更雪上加霜的是, 部队主力因贪功冒进 ,已与后方的指挥部失去了联系,某个夜晚,敌军炮火逼近,孙元良孤立无援,士气低落的士兵们已无力反击。
更糟糕的是,一个错误的情报传到他的耳中:后方大批敌军正在逼近,这让他感到无力抵抗,最终, 他决定带着少数亲信悄然撤退 ,将阵地交给混乱中的部队。

当他脱离战场、确认安全后,孙元良长舒一口气,甚至一度庆幸自己躲过一劫。
这次撤退被视为一次严重的临阵脱逃 ,在上级眼中,他的举动是不折不扣的失职,甚至有人上书要求将他以军法处置。
蒋介石对这位青年将领深感失望,甚至公开训斥他的行为,但他没有对孙元良赶尽杀绝,而是安排他去日本陆军军官学校深造。
十年后,当时年轻团长已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将领, 时任第88师师长的孙元良站在战场上 ,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抗日战争中, 他所率领的德械精锐部队多次给予日军重创 ,战争的惨烈程度远超预期。
当时,南京已成危城,城内的士兵被困在狭窄的防线内,日军炮火倾泻而下,防线处处告急。
孙元良的88师身为主力,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日军的疯狂进攻如同潮水,而增援迟迟未到, 这让孙元良再度陷入绝望 ,留在这里,唯一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
在一次夜晚的师部会议结束后, 孙元良决定悄悄撤离 ,他换上便装,走进一家妓院,将身上仅有的金条交给老鸨,在那里躲藏了近半个月。
尽管他暂时避开了敌军的追捕,但他的部队因为群龙无首, 在撤退过程中大批士兵被日军俘虏或杀害
88师这支国军中的精锐力量就此毁于一旦 ,南京陷落后, 孙元良彻底沦为众矢之的 ,外界对他的指责和羞辱达到顶峰, 他也被打上了“逃跑将军”的烙印
或许是饱受争议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斗志,在此之后的抗战中, 孙元良仿佛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是那个因压力逃离战场的年轻军官,而是一个充满斗志的抗日将领。
在淞沪会战和黔南战役中, 他率部作战勇猛 ,屡次在危急关头扭转局势,为抗日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在一次激烈的阵地争夺战中,孙元良的指挥部遭到敌军包围,他亲自端起步枪,带领部队从火力最猛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
孙元良的两次逃跑成为他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但同样也是促使他成长的重要转折点

他从一个屡遭挫败的军官,成长为一个在抗战中敢于直面敌人的将领。

从将军到商人

抗战胜利后, 蒋介石对孙元良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 ,他的仕途逐渐受限,再加上官场内外尔虞我诈的环境,最终让孙元良萌生退意。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全面溃败,孙元良随部队撤往台湾, 他毅然辞去了所有军职, 选择以普通人的身份,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

卸下将军的光环后,为了养家糊口, 孙元良决定投入商界 ,但他缺乏任何商业经验,也没有太多资本,只能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他开了一家小型拉面馆 ,希望借此养活一家人,但商场竞争激烈且无情,初入商界的孙元良不懂营销,也低估了管理的复杂性。
尽管起早贪黑地忙碌,但生意始终不见起色, 甚至因资金周转不灵而濒临破产
面对这种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继续学习, 向更有经验的商人讨教经营之道

在拉面馆失败后, 他转而进入一家面粉厂工作 ,这份工作虽然繁重且收入不高,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
相反,他认真观察每一个环节, 学习生产、管理和市场运作的技巧 ,为他后来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人脉的扩展,孙元良逐渐从基层员工成长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甚至在朋友的帮助下, 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通过多年的努力, 他的面粉生意开始走上正轨 ,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好转。

事业上的成功让孙元良找回了自信, 但他也开始变得贪财好色,再加上他以前战场上临阵逃脱的事,尽管他已经事业成功,但还是背负了不少骂名
不过他似乎并不在意这些评价,随着事业的稳定,孙元良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尤其是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儿子家喻户晓

孙元良在对子女的教育上,采取了一种不拘一格的开放态度,他常对孩子们说:
人生是自己的路,想走得长远,就得自己选方向 。”

与许多传统家庭不同,孙元良从不对孩子们灌输“子承父业”的观念,他从不强迫儿女进入军界或政坛, 也不干涉他们的职业选择
相反,他更鼓励他们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无论这种选择是否符合世俗的标准。
在孙元良家里,亲子之间没有传统的威严和距离感,他不喜欢以父辈的身份压制子女, 而是更像朋友一般,和他们坦诚交流
他的长子秦汉从小就非常崇拜父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财联社AI daily  ·  AI会玩宝可梦了!Claude打赢道馆馆主
9 小时前
财联社AI daily  ·  AI会玩宝可梦了!Claude打赢道馆馆主
9 小时前
ZaomeDesign  ·  大力收边出奇迹
19 小时前
庞门正道  ·  还看!收你们来啦!
3 天前
字体设计  ·  珍藏:60年前的封面字体排版设计
4 天前
港剧剧透社  ·  拿最佳男主角!陈浩民出招哄老婆
7 年前
锐普PPT  ·  锐普PPT研究院招聘启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