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4年12月13日,央行公布了11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
(1)M2同比增长7.1%,增速较10月末下降0.4个百分点;
(2)M1同比增速-3.7%,增速较10月末上升2.4个百分点;
(3)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同比少增5100亿,增速7.7%,较10月下降0.3个百分点;
(4)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34万亿,同比少增1197亿,增速7.8%,较10月持平。
点评:
一、 隐债置换与不良处置拉低贷款读数,11月信贷同比少增
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同比少增5100亿,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9208亿。11月贷款增量低于预期主要因为:① 有效融资需求尚未修复,银行集中开启明年年初信贷“开门红”筹备工作,淡季信贷投放降速;② 11月用于存量债务置换的地方专项债净增1.2万亿,伴随资金拨付,对部分存量高息表内贷款形成置换;③ 银行体系明显加大了不良贷款(尤其是零售贷款)的处置与核销,对存量贷款形成拉低。银登中心数据显示,3Q24挂牌转让不良贷款未偿本息及项目数分别为826亿、288单,较去年同期提升明显。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各项贷款余额存量减少。根据《金融时报》报道,隐债化债约拉低贷款2000亿,不良贷款处置约影响5000亿。1-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7.1万亿,同比少增4.5万亿,月末贷款增速7.7%,较10月下降0.3pct,较年初回落2.9pct。
12月信用活动不确定性仍高,全年新增贷款规模或在18万亿左右。截至12月13日,12月前两周地方政府专项债合计净融资9939亿,仍保持较高发行强度。此外,从票据利率走势看,月初1M转贴即现“零利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信贷需求仍相对偏弱,机构冲票填贷款规模需求较强。综合上述情况,12月贷款增长不确定性较强,或延续同比少增态势,初步判断全年信贷增量或在18万亿左右,对应增速7.6%附近,较年初下降3pct。
二、 对公读数同比少增,主要受专项债增发置换影响
规模层面,11月对公贷款新增2500亿,同比少增5721亿。其中,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100、2100亿,同比分别少增1805、2360亿。4Q对公贷款投放步入淡季,今年信贷投放步入收尾阶段,银行更多精力集中于明年初“开门红”项目储备摸排工作。定价层面,1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45%,比10月低2bp,仍处在低位。
三、 零售贷款景气度稳步回升,按揭贷款或转入正增
规模层面,11月份居民贷款新增2700亿,同比少增225亿。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新增-370、3000亿,同比少增964亿、多增669亿。伴随前期政策“组合拳”落地显效,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助力居民端资产负债表部分修复,提振消费需求,11月零售贷款读数延续10月以来稳步改善态势。累计角度看,1-11月新增居民贷款2.37万亿,同比少增1.74万亿,占增量贷款比重14%,同比下降5pct。定价层面,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08%,较10月下行7bp,处在历史低位。
四、 11月新增社融2.34万亿,增速7.8%同10月持平
11月新增社融2.34万亿,去年高基数下同比少增1197亿,余额增速7.8%,同10月持平。
五、 M1负增幅度收敛,M2增速略有下降,M2-M1剪刀差维持高位
11月M2同比增速为7.1%,M1增速-3.7%,M2与M1增速剪刀差10.8pct,环比10月收敛2.8pct,较年初走阔2.4pct,货币活化程度仍相对偏低。
M1增速触底回升,负增幅度逐月收窄。11月M1新增1.75万亿,同比多增1.63万亿;M1-M0新增1.58万亿,同比多增1.62万亿,对公活期增长情况有好转。M2增速相对稳定,较10月小幅回落。11月末社融、M2增速分别为7.8%、7.1%,环比10月分别变动0、-0.4pct,社融-M2剪刀差0.7pct,环比收窄0.4p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