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定期为您推送最前沿的学界动态、学术专题、道学文萃。
51好读  ›  专栏  ›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学术观点]徐小跃丨老子思想的关系论及其价值取向

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  · 公众号  · 历史 哲学  · 2024-11-27 13:10

正文

老子思想的关系论及其价值取向

徐小跃

老子思想寄寓在《老子》之中,无论被称为《道德经》还是《德道经》,它一定是讨论“道”与“德”或说“德”与“道”的关系问题。但如何正解二者所代表的存在及其意义是研究老子思想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任何一位研究老子思想的学者都会清楚地知道并告诉人们,老子所谓的“道德”并非指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伦理道德”意义上的“道德”。我曾经在不同学术场合上和我的修订版《禅与老庄》一书中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所谓的《道德经》又可以被称为《无有经》《一多经》《体用经》《本末经》,因为老子的思想正是通过对这些关系问题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众多其他关系问题的探讨得到全面展现的。换句话说,老子是运用“体用不二”的思维方式深刻阐述了“无与有”“一与多”“阴与阳”“天与人”等关系问题。简言之,《道德经》正是论述诸重关系的一部经典。


原文载于《东方哲学与文化》第十辑。

 

我们只要翻开《道德经》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当然如按照帛书版《老子》的排序则不是这样)你就会发现,多重关系的概念就被提出。当然不同的断句会出现不同的概念组合,但不管怎样又是关系的呈现。无与有,无名与有名;常无与常有,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也。因为是关系的存在,所以老子才称其为“此两者”(《老子》第一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更是对多重关系的表述。老子思想中的关系问题的论述是极其复杂的,是在不同意义下构成的关系,因而不可以以一种平行、对等的关系来对待它们。也就是说,有的关系表现为“生成”关系;有的关系表现为“本末”关系;有的关系表现为“利用”关系;有的关系表现为“对立”关系。在不同概念框架下对不同关系的准确呈现,是正解老子思想主旨及其价值观的前提呢!

道主生,德主成。“道生之,德蓄之”(《老子》第五十一章),此之谓也。所以生成的道德关系就不是“本末”关系,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尊道而贵德”之论。道与德关系就不能以“利用”与“本末”来规定,因为“道”“德”都是内在性的无之存在,它们是“性相”的关系。而当进入“物形之,势成之”(《老子》第五十一章)过程和状态以后,此时所构成的道与物,无与有关系就具有了“利用”“本末”的关系呢!而老子思想所具有的明确的价值取向也正是通过此意义上的关系而充分体现出来。所谓“利用”关系就是要解决以何为终极之用的问题。就像“有车之用”“有器之用”“有室之用”(《老子》第十一章)是取决于“有”呢?还是取决于“无”呢?是“当其有”呢?还是“当其无”呢?于此,老子给出了明确的结论:“当其无”。所谓“当其无”的意思就是要使物有空间(无),才会有物的实际用处。而“当其无”(《老子》第十一章)的价值取向乃是“以无为本”。“以无为本”不是说“有”没有用,有是有用的,有成物的凭借和便利之“用”呢!“有之以为利”,此之谓也。但是,能够最终从根本上决定诸物的功用的那一定是“无”呢!“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此之谓也。

 

 

在道物意义上的无有关系,老子坚持和遵循“以无为本”。这既是老子思想的价值取向,又是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又表现为“以道观之”“以中观之”“以一观之”“以反观之”。为了具体显示“道”“中”“一”“反”的内涵及其精神,老子又使用了一个概念——“弱”。老子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集中体现“反者,道之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四十章)这两句话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以道观之”“以中观之”“以一观之”“以反观之”“以弱观之”“以无观之”“以无为观之”“以自然观之”所要实现的目的正是超越二元性、对立性、对象性的思维方式!我在学习研究老子思想时,长期被一个问题所困扰。无为与有为,刚强与柔弱,雄强与雌弱等不是二元性、对立性的关系吗?而老子为什么一方面反对二元性、对立性,另一方面又明确主张二元的另一元的价值观呢?具体说来,为什么要肯定无为而反对有为,为什么要肯定柔弱而反对刚强,为什么要肯定雌弱而反对雄强。实际上,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对“不为”与“有为”(强为)二元的超越。同理,老子的“无欲”思想是对“绝欲”与“多欲”二元的超越。老子的“柔弱”思想是对“刚强”(“奢”“甚”“泰”之类的刚强)与“懦弱”二元的超越。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够理解老子常会用“少私”去表达“无为”的思想,用“寡欲”去表达“无欲”的思想,用“至柔”“慈柔”去表达“柔弱”的思想。实际上老子的无为就是少私意义上的“为”(尽管老子也常使用“无私”的概念,但是老子所谓的“无私”就是“少私”),老子的无欲就是寡欲意义上的“欲”,老子的柔弱就是至柔意义上的“弱”。因为在老子看来,少私、寡欲、至柔是道性,是万物自身本来、原来的性,即万物的自然之性。通俗的说,在老子看来,道之真性,万物之真性,按其“原来”和“未来”状态和境界来说,都是少私的,寡欲的,柔弱的,清静的。这一真之状态是道的状态,是自然的状态,因而亦是美善的状态,而只有符合“真善美”的状态才叫做合道合德的状态,才可被称为理想的状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此之谓也。

 

 

老子深刻洞察到,在世俗物欲横流的时代,人类社会的思维往往喜欢追逐名货、为目、熙熙、有余、昭昭、察察、有以之“有为”的种种现象,从而形成崇尚刚强、争先、占先、抢先、夺取、多求、傲慢等的价值观。所有这些都属于“一极”化,“极端”化的追求,因而是“非中”“非一”性的追求。老子正是针对世俗之人的“偏执”于对立化的强、刚、先、上、躁、雄、白、荣,而提出了柔弱、雌静、处下、居后、谦卑等等具有超越性的价值观。你看似这些是与另一极相对的价值观,实际的情况却不是这样。老子始终是站在超越“刚强”与“懦弱”二元的立场上去使用柔弱、雌静、处下、居后、取少、谦卑等概念的。这种超越性的柔弱以其“利物”“为与”“少私”“不争”“处下”发挥着“道”的作用。惟其如此,这一意义的柔弱才最终能够“曰强”(《老子》第五十二章),“胜刚强”(《老子》第三十六章),“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才最终能够“成其大”(《老子》第三十四章),才最终能够“勇”“广”“成器长”(《老子》第六十七章),才最终能够“无尤”(《老子》第八章)“善胜”(《老子》第七十三章)。一句话,无为意义上的“柔弱”才最终能够“无不为”(《老子》第四十八章)。

在对待“常有欲”以后的而产生的万物区分之“徼”以及“朴散”以后而产生的万物区分之“器”,老子认为要“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第三十七章),即对一切经由人为区分以后而形成主观的价值判断实施全面的超越和否定。老子说:“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老子》第五十六章)。也就是说,亲疏、利害、贵贱这些区分性和对立性的价值都是人为的结果,都是违道背德的世俗之见,因此需要消解。这是典型的通过“以道观之”“以无观之”“以一观之”的思维方式所要得出的超越性结论。

老子是要通过与一般情理相反的态度去实现符合大道之正理的目的。“正言若反”(《老子》第七十八章),此之谓也。老子喜用的“反”字正是对着人为作出的分别性的价值判断而去的。所以我一直认为,老子所谓的“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与物反矣”(《老子》第六十五章),“正言若反”的“反”字是相反之反,是反对之反,是反动之反。与世俗所形成的价值观都反着来,都对头干。“我独异于人”(《老子》第二十章),“我独别于世”,“我独反于物”之“异俗”[1]是老子思想的价值取向。

由上可知,对于老子思想的关系论的研究,需要从不同的概念框架上看到它们的复杂性和不同性,在此基础上去认清老子是在什么意义上去讨论关系的。有的是从“同质”的意义来讨论关系的,所以对待这种关系的双方都要做出肯定的态度。例如“道”与“德”的关系。“道之尊,德之贵”(《老子》第五十一章)是也。这是并重式的肯定。我将其称为“以道为尊,为德为贵”;有的是从“本末”的意义上来讨论关系的,所以对待这种关系的双方不能做出肯定哪个和否定哪个的结论,而是要以哪个为本,哪个为末做出判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是也。这是侧重式的肯定。我将其称为“以无为本”;有的是从“守中”“抱一”的意义上来讨论关系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上善若水”(《老子》第八章),“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是也。这是对超越者的肯定。我将其称为“以一为式”;有的是从“二元”的意义上来讨论关系的,所以对待这种关系的双方都要采取超越和否定的态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是也。这是对物俗之见的否定。我将其称为“以反为则”。

要之,“以无为本”是道的存在方式;“以一为式”是道的本质属性;“以弱为准”是道的作用形式;“以反为则”是道的运动趋势。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以自然为法”呢!“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此之谓也。老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价值规范是通过多重意义上的关系论而得到呈现的。对形成不同意义的关系的正解并明确其肯定什么和否定什么,这是研究老子思想一定要掌握的方法。

 

[作者简介:徐小跃,《东方哲学与文化》主编、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1] (汉)河上公著,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二,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8—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