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信媛
生信媛,从1人分享,到8人同行。坚持分享生信入门方法与课程,持续记录生信相关的分析pipeline, python和R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利用。内容涵盖服务器使用、基因组转录组分析以及群体遗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生信媛

deadline就是生产力

生信媛  · 公众号  · 生物  · 2017-10-22 21: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曾经在某一期“奇葩说”听到蔡康永说了一个观点,大致内容如下:

如果生命是乐章的话,永恒的生命就会只有一个声调。而他将会把奇葩说的录制无限地推到下一次。

如果生命无限长的话,这就意味着我永远都还有机会去做某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即便现在不做,以后还有机会,那么不如以后再说。 这就是为什么我和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朋友说,“我们都在一个城市,肯定经常有聚会见面”之后,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见过一次面的原因吧。

Deadline就是生产力,这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都有最终的期限,这种歌紧迫感逼迫着我们大脑,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滴答滴答”地在你脑海里回想着, 最终不得不抓紧把事情做完。

我有很多“有生之年”系列。很多系列都是一时兴起,于是写了第一篇和第二篇, 后来发现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于是就无限期耽搁。所以每当别人说我很有效率的时候,我都会不好意思。因为我的效率并没有那么高,主要是你们催得紧。

biostar handbook 学习群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创建一个 biostar handbook 学习群的原因。

biostar handbook是我入门生信用到的其中一本教材,对初学者比较友好。我们生信媛也翻译了其中简单版的翻译。当然这本初学者指南的PDF版本(我目前手上的版本)目前已经有26章,700多页。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1. 生信基础: 数据格式和数据库,序列联配,数据可视化,Unix命令行

  2. 生信书分析指南: 基因组组装,重测序, RNA-Seq, Chip-Seq, 宏基因组

  3. 软件工具使用: 序列比对软件使,质量软件,序列操作

我之前和朋友一起买过一本25美刀的,看了大半,也写了十几篇笔记,给我临门一脚,越过了小白阶段。有一次在生信媛的群里,有人问如何买书,考虑到大家未必有信用卡,并且团购价更优惠. 就萌生了我组织一起买书然后学习的想法。

原书的购买是需要付费,当然如果你努力找找还是能找到PDF,但是至于你会不会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动辄几个G的资料随处可见分享。



购买链接 见这里 ,提供了4种购买方式。差异仅仅在于团购还是单人,6个月还是2年的更新支持。

计划

我是半个理想主义者,我相信大部分知识都可以自己教会自己,而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原因不太可能是智商不够,可能就是自己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在上面。

当然你不能对人太乐观,大家都有惰性,避免惰性一个是通过沉没成本(花钱买了书,不能浪费),一个就是组织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小队。

因此我想组织一波Biostar Handbook的学习群,人数为10+X。10为组团购买10人份biostar handbook, x为已经购买但希望一起学习的人数,x <=5。

如果你仅仅想组队便宜一点,请别找我,不要浪费一个学习名额。因为加入者必须要自觉符合如下要求

  • 每周都要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我会根据难度进行修改

  • 每周都要记录笔记。记录笔记的目的是方便今后复习,还能相互监督学习情况

  • 理解什么是正确的提问方式,不要浪费别人太多的时间去猜测你的问题

  • ...

当然,每个人都可能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问题,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互联网(基本上初学阶段的所有问题都能解决),第二种方法在学习群里面经过讨论共同解决,第三种方法就是加入我的小密圈,向我提问,毕竟我作为一个初学者,久病成良医。

后续

我想先开展一期,目前有16名小伙伴同行。 我们会每周在简书的 Biostar Handbook学习小组 上更新笔记。

如果效果不好, 就没有下一期了。
其实,我已经开始后悔这个计划了,但是这个坑已经挖了,又有人在看着,只能一步一步填坑了。
PS: 原文链接是我们笔记投稿的专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