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与电脑相连会是神马情景,究竟谁会听谁的?未来我们上网或许不需要电子设备就能实现了。据《华尔街日报》3月27日报道,特斯拉汽车创始人马斯克想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人类赶超机器。
“不用十年寒窗苦读了”,“人类都变成活生生的机器人了”,这一脑洞大开的想法引发网友热议,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个想法不新鲜,“这叫毛的脑洞,十多年前的前沿研究就在搞了,马斯克是骗不到融资了吧。”
“神经织网”要在人脑中植入电极
研发“神经织网”技术
据《华尔街日报》3月27日报道,特斯拉汽车创始人、现年45岁的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推动成立了医学研究与应用公司Neuralink,已于去年7月在加州注册,试图通过研发“神经织网”(neural lace)技术,在人脑中植入电极以便与电脑直接交流。
华尔街日报还称,马斯克有可能在公司中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马斯克本人及旗下的特斯拉汽车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言人均拒绝对此作出回应。不过创始团队成员之一Max Hodak在采访中承认了公司的存在及马斯克的领导作用,并称公司仍在发展的“胚胎阶段”。
华尔街日报3月27日的报道
其称,公司可能先研发治疗棘手大脑疾病的解决方案,随后再实现马斯克“帮助人类从未来人工智能的奴役中解放”的终极目标。马斯克曾于去年6月参加Vox Media举办的编码会议(Code Conference)时表示,为了不让人类变成人工智能(AI)的“家养猫”,需要开发人脑和机器存在共生关系的技术加以抗衡。
解决方案可以是开发一个“脑机接口”,即通过颈静脉传输在大脑皮层中植入一层人工智能内壳,拓展人类认知能力的极限,例如通过脑部活动直接与电脑无线交流,在机器上直接上传或下载人脑思想等。
未来人脑或许能和电脑相连
据悉,最近几周Neuralink将美国脑神经科学的顶级科学家也纳入麾下,包括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柔性电极专家Vanessa Tolosa、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大脑行动控制专家Philip Sabes,以及波士顿大学的大脑皮层电极植入专家Timothy Gardner。其中Gardner已经确认为Neuralink工作。
虽然不清楚Neuralink研发的产品细节,但公司很可能沿袭马斯克创业前期先试水的经营理念,开发治疗癫痫和重度抑郁等棘手脑部疾病的解决方案。如果证明了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得到政府机构批准后,将有可能进行表层大脑手术以提高人类的认知能力。
《超验骇客》的场景再现?
创造能植入人类大脑的设备,这种场景极像了2014年上映的电影《超验骇客》。
《超验骇客》电影海报
《超验骇客》中,科学家威尔开发出最接近人类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品(Pin)”,他在收获来自科学界的美誉同时,也遭到无数反对者的诟病与抨击。在某次会议之后,威尔遭到激进组织成员的枪击,虽然当时侥幸逃生,但涂抹了放射性物质的子弹还是慢慢销蚀了威尔的生命。
威尔的妻子兼研究伙伴伊芙琳痛不欲生,但她却和丈夫的好友马克斯设法将威尔的意识数据化上传到智能电脑中。奇妙而幸运的是,威尔成功在虚拟世界中复生。
他的天才头脑和先进科技完美融合,只是没人能够想到,这种局面对人类来说究竟是幸运还是灾难。
电影上映后,一篇“人类是玩了智能,还是玩了自己?”的影评也很耐人寻味。
影评认为,多年来,在科幻题材里,一直不乏有导演透过悲观的视角来看待未来的智能世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斯皮尔伯格的《A.I人工智能》,着眼点很窄,仅聚焦在人和机器人的关系上。
电影上映后引发热议
尽管《超验骇客》的主题同样是探讨人和智能之间的关系,但将人脑输送给电脑的“超验”设定非常有新意,首先这超出了人类对科技发展的预判,毕竟人脑和电脑一直以来都泾渭分明,人脑创造电脑,因此不论后者怎样强大,前者都是最终的胜利者。
在《超验骇客》里,电脑变得跟人脑一样,有人性,且能够自我进化,让观众不看到结尾,都很难猜到剧情的走向;其次,人脑和电脑的融合,让这部电影具备了多面性,既有《A.I人工智能》里对人性的批判,也有《机械公敌》里对智能过度开发的担忧。
影片开始有一句旁白说的很好,“电话的发明本来是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但结果反倒是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远了。”
这应该是现代人都会碰到的问题,不用智能自我进化,我们就快被自己发明的智能手机给玩垮了。
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在欧洲、北美洲发展多年,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随着谷歌收购nest反倒火了起来,呈现出喜大普奔之势,这一方面是盲目追捧,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大互联网公司对人思维的操控力——这不正是片中德普对人类的“超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