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设计
最好看、最好玩的设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闹闹每日星运  ·  周运 | 闹闹12星座周运势:0210~0216 ·  2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这几个星座有本事但没架子 ·  3 天前  
闹闹每日星运  ·  星历0210:水瓶学习新技能 射手要量力而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设计

央美设计学院毕业作品欣赏(七)

最设计  · 公众号  ·  · 2024-07-28 23:40

正文




-本期专业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


01

作品名称:旧绪集

作者姓名:张紫琳

指导教师:靳军、李文龙、何浩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回忆中蕴藏着强⼤的情感⼒量。在那些经常被我们忽视和遗忘的记忆中隐藏着许多当下未曾察觉的情绪源头,⽽这些源头恰恰是构成我们也是能成就我们的根本⼒量。正如加缪所⾔:“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上有⼀个不可战胜的夏天。”《旧绪集》以荒诞哲学代表⼈物加缪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构建出⼏个情感氛围空间,将旧忆中的情绪转化为空间意象建⽴与观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希望引起观者对于“过去”的新的思考。“我们不曾战胜我们的局限,但我们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知道⾃⼰⾝处⽭盾之中,但也明⽩应当拒绝⽭盾,并采取⾏动以减少⽭盾。作为⼈类,我们的任务是找到⼀些⽅法,平复⾃由灵魂所承受的⽆尽焦虑,把已经撕裂的重新缝合起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

作品名称:自然发生论

作者姓名:孟雨瑶

指导教师:靳军、张洺贯、何浩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自然发生论》探讨的问题是基于数字媒体艺术语境下,对于虚拟世界的想象力是否可以通过设计促进人的发展。这种想象力通过游戏、动画等数字媒介得以生动展现,但其边界远不止于此。为此,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构想并构建了一个名为“生之息地”的虚拟游乐园世界观,旨在创造一个能够赋予人们多重身份、激发内心探索欲望的概念设计。



为了全面阐述这一世界观及其背后的故事,我运用了三种不同媒介进行呈现。

首先,主显示屏上布置的场景直观展示了“生之息地”中的几个核心区域,为观众提供了初步的视觉印象。其次,小屏幕上的监控视角深入细节,扩展了主屏幕的视觉体验,让观众得以窥见更多未被注意的微妙之处。此外,桌面上的报纸作为另一媒介,记录了虚拟世界中某一天发生的事件,报纸中的内容与屏幕中的场景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且连贯的叙事体系。而世界观地图、区域名称的展示,则作为概念设计的补充,增强了整体的沉浸感。最后,作品中设置了关于主角身份的暗示,通过三位区域管理者的角色,映射出创作者对于自我认知的多元探索。观众在跟随屏幕影像、报纸记载以及角色线索的过程中,逐步揭开了一位幻想者与其所创造世界及生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三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了我与我脑海中不同身份、想象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系,最终凝聚成这部《自然发生论》。“自然发生论”虽源自人类对生命起源的古老幻想,却在我的作品中与创造世界的主题不谋而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3

作品名称:玩具数字博物馆

作者姓名:刘一骏

指导教师:靳军、周子舒、王选政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聚焦于通过网络构建人们记忆情感价值的交流互换平台的设计。首先阐述网络数据交换平台运用的相关环节,包括建立连接、数据摄取、数据转化与适配以及数据传输与分发。接着分析网络在人们生活信息交换中的现实应用,如提升业务效率和协同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以及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然后深入探讨网络数据在情感交换下产生的互动,涵盖网络平台搭建对忆物交换的推动、网络信息传播优势、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交换者多元化以及在交换流程优化方面的应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4

作品名称:迷因涟漪

作者姓名:王思懿

指导教师:靳军、赵斌、马志强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迷因连漪》是基于网络迷因文化设计的桌面游戏,旨在探讨网络迷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游戏通过迷因卡牌,使玩家在占领板块竞争过程中,直观感受网络迷因在个人和群体身份构建中的作用。作品基于详细实际调研,提取并转化了网络迷因元素并且进行视觉呈现。本作通过文化共鸣引发玩家对网络文化与身份认同之间关




05

作品名称:看山不是山

作者姓名:张希婧

指导教师:靳军、沈采、王倩男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在媒体语境下,神话性图案演变是一个深具研究价值的话题,这些图案往往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文化实践,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的毕业设计作品中,尝试以传统图案为基础进行动态影像的创作,将古老的图案、文字与现代的动态影像技术相结合,赋予它们新的视觉呈现形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6

作品名称:香港十二食辰

作者姓名:罗沃晴

指导教师:靳军、黄泽玺、张洺贯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以一天为时间线,通过香港茶餐厅的食物穿插在不同朝代的场景中,映射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演变。每个食辰的主角都会面临不同的困难,如火灾、巨浪、高山和斗争等,但他们都能够将这些困难化为食物并吃掉,从容应对。在宣扬香港饮食文化的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在应对危机时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崇尚淡定超然的文化精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7

作品名称:曾在此在无在之地

作者姓名:冀泽龙

指导教师:陈卓、王黎明、缪晓春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本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地平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黑暗,理性不再是统治者,技术已经取而代之,认知自动机正在精神混沌爆炸后的废墟上崛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8

作品名称:碳基人的审判——人工智能保护组织的谏言

作者姓名:段卓君

指导教师:陈卓、王黎明、陈慰平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作品以影像加实景布展形式构建了一个假想审判场景,场景拥有审判者、证人、陪审团和受审判者多种角色。通过第三方审判演讲、身份互动体验与机器人举证情感叙述,展示人工智能对平等权利的斗争和对人类多年来的不满,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多元关系,创造一个引人深思的艺术体验语境。观众在参与体验的同时,引出对当下AI迅速发展并融入生活的思考和忧患,反思人机伦理矛盾以及更深入的社会技术道德问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9

作品名称:舍 予

作者姓名:方俊舒

指导教师:陈卓、李贝壳、姚璐

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