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被教导,回家后要赶紧写作业,不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
还记得读书时候的我,对自己有很严格的时间控制。
如果是自己复习考试的时候,每天早上我就会给自己做好目标,精细到“几个小时里面要完成什么任务”、“吃饭多少收时间”、“什么时候出去散步或者听音乐”。
可是往往“天不遂人愿”,经常到天黑了时钟快走到夜里的时候,才会发现时间早已经被自己“磨蹭”完了,该没看的书看是没看。
我对此会十分恼怒,但也对“拖延症”好像也是无可奈何。这种事情在学生时代一遍又一遍地上演。
可是无论多少愧疚,我也从来没有仔细从另一个角度好好审视一下“拖延症”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
直到前几天,我看到有作家分享一位博士生的一个不同寻常的观点:
拖延症可能有利于创新。
去年到意大利的旅行,我发现一个好玩的共性:
那些名留青史的艺术家经常是花了几十年的时候,断断续续地才最终完成创作。
他们是懒吗?他们很勤勉。他们中途确实灵感吗?
是,也不是。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走走停停,让他们登上了艺术领域无人能够逾越的高峰。
雷奥纳多·达·芬奇是一个被精通多门交叉领域技术的奇才,他在绘画、音乐、建筑、数学、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动物学等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
很多史书说传世之作《蒙娜丽莎》是他四年内完成的,但更有人指出,达芬奇从1503年开始创作这幅画,直到1519年去世前夕才把这幅画完成。他一生完成的作品并不多,但件件都是经典。
一、不务正业不等于效率低
有人问,在创作《蒙娜丽莎》的15年里面,他到底在干嘛?创作效率也太低了吧?
实际上,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光学实验和其他看起来“不务正业”的研究上。
历史学William Pannapaker指出:
达芬奇对光线如何照射球体的研究,对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有这不可估量的影响。他在光学上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推迟完成一幅作品的完成,但是他最终取得的成绩却来源于这些实验。
只有深深沉迷于现代生活、狂热追求效率的人才会认为他这样做是在浪费时间。但是这些任务和他内心浩瀚的宇宙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
二、有效的拖延
他让一组大学生写商业计划书,去设计一片大学校园空地的使用。
那些立刻动笔就写出来的人,他们提出的想法基本比较传统。而那些先去玩游戏的人群,却设计出来了更多新颖的经营理念。
实验结果显示,不管打游戏还是休息,都不是提升创造力的原因。因为当人们在不知道任务之前就打游戏时,他们提出的观点并没有多少创新。
1927年,俄罗斯心理学家Bluma Zeigarnik指出:
相比于已经处理完成的事情,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成的事情会更加印象深刻。
一旦任务完成,我们就不再考虑这件事情了。但当它被中断,或者未完成的时候,它在人们的脑海里仍会保持活跃。
这里的拖延,指的是“克制冲动,避免做出过早的回应”的方式。
所以,“有利的拖延”的前提,不是毫无目的和规划,而是需要在人们的脑海里有一个任务。
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花更多的时间、考虑出更多的方式去实现它。在此基础上的故意拖延,会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并产生创意。
三、不要盲目求量
如今,不再敢强迫自己我写文章,因为我实在不是“压力型选手”。
我试过给自己规定“X天必须写出一篇文章”,但是结果是写出来的文章惨不忍睹。这种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这种方式,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适合。以至于有段时间写出来的东西都是千篇一律,卷入了奇怪的漩涡。
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的文章,我连发出来的勇气都没有。我也可以看到为了追求数量结果而草草发出来的文章,阅读量都很差。
我很崇拜那些每天可以有更新的原创公众号作者,但是他们很多人普遍反映“自己的大脑被渐渐掏空”一样不知道写什么。
于是到后来,我彻底给自己放松。大概保持一周一篇的更新,有了灵感之后也不忙于写。
我现在养成了随时把灵感记录下来的习惯,看到一个感觉有意思的主题,不管是好是坏,都记在手机的note里面。打开我的note,里面大概有50个主题。
有了想法后,我不忙于落笔。我先记下已有的几个论证,然后就撒腿去做别的事情了。看书的看书,工作的工作,创业的创业,游玩的游玩。
但是往往如此,在不经意间,美剧里面的镜头、公司同事间的对话、群里的据理力争,甚至是逛街时人们的一个细小的举动,都随时可以成为我笔下的故事。慢慢地,故事饱满起来后,想法喷射而出。
于是,落笔真的可以犹如流水。
有了任务在脑中徘徊时,反而会使人对周围的环境更加敏感,看事物更加尖锐。
随着中国创业时代的到来,遍地都是创业的火花,红红火火,一片欢腾的景象。
这个时代讲究“先发制人”:
第一个做VR,第一个申请AI专利,第一个把竞品做到上市。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很多创业公司都争着推出新的产品,或者新的服务,以求更早地上移学习曲线,从而占据主要市场空间,争取在某个行业里面做到垄断。
可是,正如很多投资人反复强调:创业过程中,不是勤奋、也不是资源决定了成败。42%的情况下,“时机”才为未来决出胜负。
有数据显示:最先开发出产品的公司,失败率达到47%。而后劲型公司,失败率仅为8%。开拓型的公司很可能会夺取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最终成活的概率相比较更低。
当第一个进入市场的公司打响第一炮的时候,便是第一股试水深浅的力量。他们小心翼翼地探索市场的不确定,和僵化的顾客思想以及消费习惯碰撞,对产品的不断误读和尝试改进。这些开拓者的勇气让人敬佩,也有很多公司成功了创造了新的市场。
然而这时候,其他瞄准这个市场的公司,却也可能因为开拓者而多了灵活性。他们站在一旁仔细地观察你犯的所有错误并加以分析,从而推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来让顾客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Paul Thiel在他的《从0到1》里面说到:
如果之后进入的人会赶上你并把你打败,那做第一个进入的人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
我在这里并不是鼓吹不要做第一个创新者,但是如果仅仅因为想击败对手而匆匆忙忙让产品上线,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抢占第一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如今,很多负面的关键词不断地被公众提起,比如“焦虑”、比如“浮躁”。好像越来越少的人愿意用几年写一本书、用10000个小时去学一门技能,甚至是用一辈子去经营一段婚姻。
一年巴不得出好几本书,也不在意书到底有没有人看,说出去多光鲜亮丽啊;
不停在不同的公司里跳槽,一个公司能干3个月算是长的了,也不管很多公司都有“连续3份工作没做满8个月的不招”的潜规则;
面对眼前的人生伴侣,好像再也没有激情去守护,剩下的只有柴米油盐和没玩没了的抱怨,一个不满意就转头离婚,反正娱乐圈的明星都这样嘛。
十年画一幅画?二十年做一个企业?开玩笑吧?那些一辈子只守着一种技艺的手艺人,那些曾经辛苦操劳一辈子才能打下一个商业帝国的人,好像都走进了故事里。
五、后天能做的事,别忙着明天做了
“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慢慢啃”的人越来越少。
所以由之而来的是对“匠心”的推崇,对匠人的追寻,对“细水长流”的肯定。人们盼望一种回归内心的不疾不徐,一种可以重新冲破焦躁的柔软的力量。
平庸的人才会只看重数量,有远见的人从来都是只抓住质量不放。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里,那些能够克制住立刻吃糖冲动、从而得到两块糖的孩子,都在最终在各个领域更加成功。
所以我这里说的“拖拉”,其实是一种自律。
这种自律,让人有意识地选择“拖延”、抵制住尽早完成任务的冲动。于是,需要将一个任务或者想法在脑袋里如影随形,虎视眈眈地观测外部事物又随时待发。
它会让人冲破更多自己原有的想法,从各种观察、交谈以及经验里不断学习。这会使人明白,自己不应该身陷于自己狭隘的视野里,不应该僵化在同一种传统的思维里,而更应该洞察外面的大千世界。
早起的鸟人有虫吃,早起的鸟儿也可以会被吃。
就如马克吐温说:
后天能做的事,别赶着明天做了。
或许有点道理。
文章参考: Adman Grant的《Originals: How Non-Conformists Change the World》
本文作者艾霖。美国商学院毕业,常驻洛杉矶,在上市公司做运营管理,同时参与好莱坞影视互联网创业。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梦径(id:mengjingDK)。LinkedIn经授权转载。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7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