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亚马逊Kindle
亚马逊Kindle官方账号,Kindle粉丝聚集地。读书如行路,我们致力于为你推荐好书,承包你的全年书单,让你的阅读之路更加宽广。还有最全Kindle使用指南,更有机会免费获取kindle电子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企业风采丨用数智演艺创新文旅业态,大丰助力景 ...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音响工程经典案例集》征稿启事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亚马逊Kindle

鲁迅、梁启超点赞的科幻小说,题材有多超前?

亚马逊Kindle  · 公众号  ·  · 2021-05-09 08:00

正文


《三体》《流浪地球》.......是时下热门的科幻佳作。


各位文学、科幻爱好者,小K的问题来了:


晚清时期,中国科幻作家在写什么?大家都在看什么科幻小说呢?


没错,晚清时期,中国已经有科幻作品了!


有中国作家的原创小说,也有翻译引进的国外作品。

小K打开历时5年编纂的《中国科幻文学大系·晚清卷》,发现写了外星移民、时间旅行、太空漫游、极地探险、气候变化......


可以说题材相当超前,故事又曲折离奇,现在看也不过时!


随便看几个故事介绍,就能感受到这些科幻作家们的强大想象力!


登月寻亲



《月球殖民地小说》插图:气球登月


1904年,荒江钓叟写下了《月球殖民地小说》。故事的主角龙孟华为寻找走失的儿子,竟然从地球找到了月球。登上月球之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能不能一家团圆呢?请到书里寻找答案。


电学家Vs空中舰队


《电世界》插图:电学家黄震球用“电翅”飞翔


《电世界》插图:空中的电车


1909年出版的《电世界》,说的是宣统一百零二年,中国国力强大,科学昌明,西威国皇帝拿破仑第十派出空中舰队来征服东方,电学家黄震球用“电翅”飞翔、“电气枪”杀敌。


究竟这场大战的结局如何?黄震球后来怎么样了?小编不剧透啦,各位看书便知!


气候变化,极地安家?


1906年出版的《冰山雪海》,背景和《流浪地球》有些类似,是一部在未来灾难背景下描写中国崛起的幻想小说。


二十四世纪的第一年,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人类世界原来适宜居住的区域变得寒冷不堪。福建泉州的一万多位中国人组成十五艘船只的舰队,到海外探寻殖民地。经历美、非各洲,最终落脚在南极一个大岛上。他们如何与先后逃难到这里的各国人民共同协作,建立新世界?


鲁迅、梁启超等高度肯定


“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晚清时期是我国科幻文学的发端, 诞生了很多值得关注的作品。遗憾的是,不少作品由于时间久远而淹没在故纸堆中,越来越不为人所知。


以“科学小说”“哲理小说”乃至“政治小说”的名目翻译或创作的科幻小说,在晚清文学中层出不穷,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这个新兴文类得到梁启超、鲁迅等知识精英的高度肯定。梁启超就翻译了科幻小说《世界末日记》,这个套装也收录了的。


更激发了许多作家的想象和灵感,比如徐念慈,著名翻译家,翻译了科幻小说《黑行星》,写了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是中国近代创作科幻小说的先行者。


独特的“惊奇感”


晚清科幻文学具有什么特点呢?总主编李广益说,中国晚清科幻文学具有丰沛而独特的“惊奇感”。晚清时期,中国国门被坚船利炮打开,面对轮船、飞机等西方科技产物不断涌入,国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由此展开了对世界的大胆想象。现在看来,这些想象可能有些滑稽,其科学内涵、幻想色彩也都不甚鲜明,但却生动反映了晚清时期的人们面对科技冲击时的真实感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胸怀。


高难度的整理、点校


总主编李广益介绍,编纂团队历时5年,编纂出版了《中国科幻文学大系·晚清卷》第一辑共5本,这5本书收录了中国晚清科幻文学中的多部经典作品。编纂《中国科幻文学大系•晚清卷》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检索、获取、点校文献都有较高难度,非常考验学者的学术判断能力和耐心,异体字数量繁多也给编辑团队工作带来了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春田说,真正参与其中,我们对晚清文献的复杂性和整理难度才有更深入的体会。记得我一开始点校一本,初步完成后才发现底本是错误的,封面是《新野叟曝言》,正文竟然是另一本书。这说明晚清文献的情况确实是很复杂的,充满各种可能性,也的确需要认真的学术整理。


来认识下这些勤奋、认真、专业的学者们!


总主编李广益,是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致力于包括科幻文学与文化、乌托邦文学与思想研究,编著《中国科幻文学再出发》《的X种读法》,获国际幻想艺术学会2018年度杰米·毕肖普纪念奖等多个奖项。


点校者有:贾立元(科幻作家,现任教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张春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季剑青(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研究员)、袁一丹(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治(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任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林健群(台湾致理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林分份(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


科幻文学大系,未完待续!


张春田教授认为,科幻在今天的世界人文话语和交流中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这种热度甚至是全球性的,与青年亚文化、后人类、生态文明等都联锁在一起。所以,这套书为理解科幻,特别是理解科幻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也提供了参照。从晚清到当代的中国科幻小说本身就是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通过对我们深厚而独特的科幻传统的发掘和阐释,或许能更有效地介入到与国际科幻界的对话中,更好地展现和传播中国智慧、中国声音。


重庆大学出版社打造的《中国科幻文学大系》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旨在重新认识科幻文学在中国生根发展的状况。晚清卷已出版,后续计划出版八辑共40本,将有更多经典佳作与各位见面,为大家献上科幻文学盛宴。敬请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电子书


今日话题


你最喜欢的科幻小说是什么?在评论区分享给大家吧~


请在留言区告诉我们你的答案,我们会随机抽取1位读者,赠送精美帆布袋一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