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学习
两 不 误
“见识丛书”缘起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特别好,它告诉了我们一个极深刻的道理,就是当我们的视野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时候,我们的认知就浅薄得可怜。这让我们想到历史,在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时代,人类便以地球的视野认知世界,当古代中国一直以中国为整个“天下”的时候,那时候的认知就相当地局限。认知,是我们理解和应对世界的重要工具,不同时代,因为环境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更迭,人们不断地更新知识地图,拓展认知边界,这让不同时代的人们需要拥有和所处的时代相匹配的“认知系统”。避免堕入平庸,保持在所处时代出类拔萃的必要方法,是不断更新和升级我们的“认知系统”。这也让我们想到现实,
我们是否秉持着旧思维而错位地活在新世界里呢,我们的认知升级了吗?
现在的时代,应该是历史上最纠结的时代,互联网带来的过剩的资讯和信息,让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但可能一无所知,越来越多的吃喝玩乐购物狂欢,让我们的情绪不断兴奋但内心深处又持续地焦虑不安,20多年的学校教育,让我们记忆了人类几千年积累的存量知识,但之后就不再能独立思考和创造增量知识,学术分科越来越细密,知识生产越来越精微,但整体性视野日益萎缩,表达了过多针孔一般的见识,我们的世界观似乎从未有过的宏大深远,但又处处被割裂,时时被碎片化。
在碎片化的世界里,表层的知识和二手知识泛滥,这些最终都不能真正增长我们的见识。
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里,如何让我们的头脑睿智,内心笃定,认知得到升级呢?
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穿过喧嚣的表层信息,去寻找深度知识,然后深度学习。我们焦虑的深层原因,其实是我们的认知与时代不匹配,深度知识,可以治疗我们的时代焦虑。
阅读,尤其是深度阅读,仍然是认知升级的最有效的方法,
但阅读其实是一件被过多误解的事。
读书一点都不神圣,不读书也不意味着卑贱;读书有用也没用,多读书和所谓“成功”没有必然关系,不读那么多书的人也能成就事业;读书也不是读得越多段位就越高,知道读什么和怎么读才重要;读书一点都不轻松和娱乐,阅读一定是个有点艰苦的过程,像健身和登山;读书更不是让别人帮你读或者代替你读就好,你轻易获得的是未经思考和过滤的二手知识。
我们主张亲力亲为的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助力认知升级。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创立了
见识城邦
出版品牌。
见识城邦
将在提供深度知识,帮助人们认知升级的道路上,义无反顾。
见识丛书
,是
见识城邦
的核心品牌书系,聚焦深度通识,重新重视知识的融通、观念的更新、思想的突破,打破学科边界,精选具备整体性知识、突破性思想的经典和新作,陆续推出。
见识丛书
,提供崭新的通识和思想,助力我们的认知升级,应对碎片化的世界。
“见识丛书”6月份已上市品种——
“大历史学派”开山之作
《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Maps of Time: An Introduction to Big History
作者:(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译者:晏可佳 等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6月
《时间地图》打通时间线,将人类历史置于生物圈甚至整个宇宙的历史之中,讲述从宇宙大爆炸至今,宇宙、地球、生命、人类的“大历史”
(Big History)
。大历史综合生物学、考古学、物理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为读者提供统合性的新知识和新的世界观。
紧接着,7月份上市的是——
20世纪世界环境史奠基之作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
作者:(美)约翰·R. 麦克尼尔
译者:李芬芳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7月
空气污染、全球变暖、能源危机、资源掠夺、生态崩溃,20世纪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前所未有,《圣经•传道书》中关于“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宣言已经过时。20世纪新出现的环境问题足以引发人类共同关注。只有了解过去人类对地球造成的危害,才能避免未来全球生态崩溃的危机。
“世界现代史最佳入门读物”
《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极端的年代》
作者:(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王章辉、张晓华、贾士蘅、郑明萱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7月
“年代四部曲”
被誉为一套“无与伦比”、“史诗般的”、“殿堂级的历史杰作”,它是二十世纪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经过三十余年呕心沥血,以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和明白晓畅的文笔,把1789年到1991年从法国大革命到冷战结束两百年的现代世界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
有关
“见识丛书”
更多详细信息,敬请关注后续推送……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