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贷CEO方以涵在2017 LendIt USA峰会主论坛发表演讲
这种乱象来自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信用体系还在完善之中,金融科技企业想要获取有价值的信用数据,难度非常大。
“初期我们尝试邮件营销的方式,这种方式在Lending Club等美国P2P企业效果很好。然而,我们给用户发出邮件后,得到的是零回复。这种方法在中国行不通,因为我们缺少类似美国三大征信局那样公开的信用机构,也没有像FICO评分那样通用的信用数据。美国的P2P公司可以通过这些非常权威又容易获取的信用数据,更高效地找到目标客户,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是没有这种信用环境的,这对做线上借贷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方以涵说。
其次,在监管出台前,中国的网贷行业门槛较低,一些平台风控能力非常薄弱
,无法持续获取优质的资产,很多企业只追逐短期利益,没有科学规划长期的发展,不合理的高收益烧钱模式无法带来合格的投资者,而缺乏诚信的平台更是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方以涵指出,去年中国监管机构出台了很多细致严谨的监管政策,被称为行业监管年,推动整个行业向着安全透明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用户都逐渐趋于理性。最直观的体现是,在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平台数量在2016年首次出现下降,而预计到2017年行业平台数量可能缩减到同期的一半;相应地,2016年P2P理财交易规模同比2015年增长超过100%,但行业平均年化收益水平已经从2013年的20%下降到10%左右的水平。
方以涵表示,
金融科技企业仅仅有很大的规模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增长的质量,这个质量包含平台的盈利性、资产质量,以及用户的忠诚度。
宜人贷通过精准渠道获取优质的城市白领借款人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已经在2015年开始实现持续盈利,截止到2016年第三季度已经累计促成257亿元借款金额;在理财端,宜人理财的用户人均在投金额超过8万元人民币,而且平均投资期限都是在12个月以上,这种长期持有的行为体现出用户对宜人理财的信心十足。自2015年12月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一年来,宜人贷高质量的稳健增长,使之成为了2016年美国金融科技股票中回报率最高的企业,也是2016年中概股表现最佳的企业。
方以涵表示,在中国做好信用这件事,虽然充满挑战,但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案。
宜人贷希望能够通过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将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能力,分享给整个行业,帮助合作伙伴高效健康地发展。
为行业赋能,宜人贷敢于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有着相当的底气。讲故事容易,做事情难,真正能把前沿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落地的企业,才是推动重塑行业格局的先锋。宜人贷总是倾向于先把事情做好,再讲故事。当前,宜人贷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已经落地,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充分的验证。
宜人贷COO曹阳在2017 LendIt USA峰会主论坛发表演讲
宜人贷COO曹阳介绍,
宜人贷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台包含“数据获取”、“反欺诈”、“精准获客”三大能力,直指行业多个痛点
——大众信用意识和用户教育有待提升、缺乏统一的信用评级、缺少权威的信用机构以及团伙欺诈,这些挑战导致行业整体的风控成本和获客难度非常高,而另一面,用户也很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服务。那么宜人贷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
首先,在数据获取方面,宜人贷有着海量而丰富的数据资源:
宜信11年、宜人贷5年积累的数据;用户授权的金融数据、电商数据、行为数据、运营商数据、地理位置等数据;合作伙伴的共享数据;网络公开数据;中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然而仅仅有数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对数据从获取、分析到洞察,产生信用决策,才能让数据释放出信用价值。宜人贷独创的实时数据获取与解析系统“蜂巢”,是国内首个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技术,大幅提升了借款批核的效率和精准度。宜人贷在2014年推出的全球首个将借款批核时间压缩至10分钟的明星借款服务“极速模式”,背后依托的就是“蜂巢”。自2013年底开始研发至今,“蜂巢”用四年的时间,充分验证了这项技术在风控上的卓越表现,并已经成功运用到了宜信旗下多个平台,以及51信用卡、卡牛等合作伙伴。
其次,在反欺诈方面,宜人贷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以及前沿的科学算法,实现在用户激活、注册到申请的初始阶段,就能够精准识别欺诈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