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为什么西藏的城市起源于佛教?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11-17 21: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342-西藏宗教之城


作者:冷夜寒星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大绿



从巍峨的布达拉宫,到喧嚷的八廓街,从庄严的扎什伦布寺,到高耸的冈仁波齐峰,青藏高原神秘的 藏传佛教 ,一直吸引着无数朝圣者和旅行者的驻足。


藏传佛教的兴盛,并不仅仅是一个宗教的崛起,而是一场连带着经济和城镇发展的巨大变革。 今天青藏高原上的众多大城市,都和藏传佛教的兴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今天文章就带你了解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城镇分布发展的关系。


纯精结奇状

皎皎天一涯


单从城市的名称来看,我们就能发现不少城市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如甘肃省夏河县县城 拉卜楞镇 (拉卜楞寺)、青海省玉树市城区 结古镇 (结古寺)、同仁县城 隆务镇 (隆务寺)、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城区乃东区 泽当镇 (泽当寺)、萨迦县县城 萨迦镇 (萨迦寺)等。



西宁、拉萨、日喀 则等青藏大城市的发展亦与当地的藏传佛教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城镇 分别崛起于藏传佛教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 ,尽管宗教派别各有消长,它们却大都延续发展至今。


西宁一角


尺尊公主 (左)、松赞干布 (中)、文成公主(右)


藏传佛教通过精神信仰深刻塑造着藏区的城市化面貌,使之在世界上也独具一格。历史上藏区的人口增长(男丁出家为僧)、世俗教育(不佛教无教育), 无不深受佛教影响 ,连建筑行业也因为佛寺的修建而取得了长足发展。


藏传佛教红教(宁玛派)的大本营—桑耶寺。

“桑耶寺”藏语意思是“三样寺”,

位于拉萨东南方的河谷平原上,

历史已经超过千年以上,

全寺共有108座建筑,

是藏传佛教僧伽组织始创的摇篮。


以寺院为中心的高原城镇得以形成和发展,根本上是由于 寺院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很多城镇最初便 由寺院附近的“寺市”等商业集聚区发展而来 ,而寺院规模和影响的扩大又使得更多的区域人口向其附近集聚。


作为西藏核心区的拉萨-日拉泽地区

不同时期的各派寺庙也非常多


藏传佛教的兴盛,源于吐蕃赞普的 “兴佛抑苯” 政策(推行佛教、抑制苯教)。吐蕃赞普 赤松德赞 执政时期,不仅通过“佛苯之争”确立了佛教的国家信仰地位,还确立了三户属民供养一名僧人的“三户养僧制”。 在政策倾斜下,吐蕃佛教寺开始拥有土地、牲畜、奴户作为固定的寺产。


桑耶寺的赤松德赞塑像


吐蕃王朝崩溃后的分裂割据时期,佛教势力在青藏高原仍然保持高速增长,而且开始与地方势力逐渐结合。 以各自教派所属的寺院为中心,各宗派更是直接拥有属地和人口 ,在高原之上形成了犬牙交错的教派实力范围。


13世纪初,西藏封建农奴制全面确立,藏传佛教上层僧侣成了拥有土地和农奴的三大 领主 之一。


敢问这里能养得起多少个地主?


宋元之际,藏传佛教 萨迦派 经过“五祖”八思巴的努力,得到忽必烈的尊奉。在元朝政府的扶持下,最终形成确立了以萨迦派首领掌管天下释教和吐番旧地的 帝师制度 。以萨迦昆氏家族为主的、政教合一的 萨迦政权 形成。


萨迦巴政权的范围(图中宣政院辖地)


萨迦北寺


萨迦派在藏传佛教中又称“花教”,

因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

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三怙主”

的红、白、蓝三色花条而得名


在萨迦掌权的近百年内,宗教 建筑 和行政建筑 大量兴建 ,围绕这些设施的 商贸市集 也开始出现了。萨迦派尽管后来有所衰弱, 萨迦镇 直到今天依然是后藏地区 重要的城镇


萨迦镇


元末, 帕竹噶 举派 通过武力获得西藏地方统治权,建立了以朗氏家族为主的 帕竹第悉政权。 帕竹噶举派的主要寺院,如泽当寺、敏珠林寺、丹萨梯寺均分布在今天西藏山南市的雅鲁藏布江两岸的谷地中。



丹萨梯寺是帕竹噶举派最早的寺庙

图为可能来自丹萨梯寺的金刚亥母像,

约15世纪作品

现存美国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帕竹噶举派统治西藏的264年里, 泽当寺 逐渐发展为其主寺,周围的 泽当镇 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今天西藏 山南市城区 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雅鲁藏布江畔的山南市城区


纯精结奇状

皎皎天一涯


17世纪初, 辛厦巴·彭错南杰 推翻了帕竹地方政权,在 桑珠孜 (日喀则)建立了 藏巴汗政权。 藏巴汗政权主体是信仰 噶玛噶举派 的桑珠孜贵族,他们很快和明代兴起的格鲁派产生了激烈的矛盾。


帕竹噶举政权的创始人

大司徒绛曲坚赞

一定没有想到后人会被击溃


但是 格鲁派 在蒙古和硕特部和清政府的先后支持下,还是击败了藏巴汗政权,确立了 甘丹颇章政权。 目前,在整个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在规模、分布和信众等方面较其他教派占有绝对优势。


格鲁派又称“黄教”,

因该派僧伽头戴黄色桃形僧帽而得名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平息珠尔默特那木札勒叛乱后,最终确立了以达赖喇嘛为首的 前藏噶厦政府 以班禅额尔德尼为首的 后藏朗玛岗政府。


以拉萨为中心的前藏

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

共同组成了西藏的核心区


噶厦驻地大昭寺


格鲁派宗教领袖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局面完全确立。随之而来的,则是藏区城市的大爆发。


格鲁派六大寺中,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位于拉萨近郊,合称拉萨三大寺。这其中 哲蚌寺 最为重要,该寺的赤巴(住持)即为达赖喇嘛,寺中的 甘丹颇章 便是达赖喇嘛的官邸。


该寺僧众最盛时达3万多人,西藏民主改革前该寺拥有的资产数量十分惊人。


西藏自治区筹备工作会议


哲蚌寺


甘丹颇章


三大寺在清代的政治和宗教影响,使得拉萨更加受到藏区民众关注和向往。 清中期以后 随着西藏局势的稳定,拉萨城迎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 围绕拉萨大昭寺形成的八廓街 已逐步发展成藏区规模最大、最繁华的集市贸易中心。


大昭寺


八廊街


后藏中心 日喀 则在藏巴汗政权统治时期,作为其政治中心就得到了一定发展。格鲁派扎什伦布寺的建立和班禅朗玛岗政府的确立,又巩固了日喀则后藏中心城市的地位。


寺院作为城市的中心,自然收敛了 大量财富。 满足生活所需之外的剩余财富,就开始进入寺院市场为主的 商业活动 和以信贷为主的 金融活动 中。


格鲁派六大寺中 塔尔寺 拉卜楞寺 ,位于藏、蒙、汉、回、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区,再加上靠近汉地的优势, 寺院经商 在这两个寺院为首的寺院中普遍起来。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1


这种寺院型市场分为常设型和时令型两种。常设的类型即集市或市场(常市),时令型则是指内地佛寺中也常出现的“庙会”。这其中, 塔尔寺 的资本势力最为雄厚,商业贸易规模不断壮大形成街市,奠定了今天青海湟中县城 鲁沙尔镇 的雏形。


鲁沙尔镇

塔尔寺前的 八宝如意塔


解放前, 青海河湟地区 其他格鲁派寺院 时令型的寺市商业活动 也是此起彼伏。如佑宁寺观经会(今互助县境内)、却藏寺(今互助县境内)三月十四日庙会、松番寺(今互助县境内)六月十五日庙会,(今湟源县境内)东科寺的“三月观经”、扎藏寺(今湟源县境内)的“六月六观经”。


观经会蔚为壮观


这些寺院的庙会、观经会等寺市贸易的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 西宁 转运至此。这些寺院也成为西宁贸易市场的次级承接市场,从而 繁荣、壮大了西宁的商业贸易


藏传佛教寺院在过去藏族地区社会经济尚不发达、集市贸易极为稀少的情况下,充当了 高原的集市贸易中心 。但是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 深受宗教影响 ,不可能成为青藏高原繁荣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的最佳途径。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在宗教对清幽修养环境的要求和藏族雕楼依山而建特征的影响下,早期的藏传佛教寺院诸如萨迦北寺、甘丹寺等都是处于 山麓 。即便明清营建的哲蚌寺、色拉寺和塔尔寺等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良好的对外交通或水土资源支持,这些城镇在当代的发展将十分受限。 毕竟,这种高原城镇的建设天然就不是以生产、生活资源优化配置为主导。



萨迦镇 位置偏远,在近代对外开放中又不处于日喀则通往聂拉木口岸的交通线上。几乎处于 西藏交通网末梢 的萨迦县在没有其他资源情况下发展便较为缓慢。去过萨迦寺的游客无不感叹,要不是因为这座寺院,这片土地估计仍将荒芜一片。


虽然同样位于雅鲁藏布江的支流上

但是萨迦镇相比来看显得相当偏远


傍依塔尔寺发展的湟中县城 鲁沙尔镇 在山谷中已无多少城建用地。尽管鲁沙尔镇的古建筑建材产业和商品贸易等在整个藏区都小有名气, 但是缺乏用地已然开始桎梏当地产业规模。 向东5公里便是平坦开阔的南川河谷地,也许能给这里的进一步成长带来机遇。



鲁沙尔向东是唯一的开阔地带


拉卜楞镇 所处的大夏河谷地上溯是死路,去青海得绕行临夏、去西藏则要绕行四川阿坝。解放后随着 合作镇 (今合作市)的崛起,夏河的甘南藏区中心地位 因相对闭塞的交通和缓慢的发展 而被合作取代。


拉卜楞镇位于谷地

的确并非发展的长久之计


在当代,这一座座饱含历史沧桑、传递宗教微言大义的藏传佛教寺院,需要的不是喧闹的街市和繁华的商铺,而是在变幻的历史风云中, 为每一个虔诚的信徒守住他们心中这片神圣的净土



参考文献:

1.陈庆英、高淑芬:《西藏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彭英全:《西藏宗教概说》,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尕藏加:《藏区宗教文化生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崔永红:《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 梅进才主编:《中国当代藏族寺院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END


扩展阅读


我局更多观察文章,戳下面

国家: 美国 | 日本 | 英国 | 法国 | 俄国

省区: 河南 | 山西 | 甘肃 | 西藏 | 东北

城市: 南京 | 徐州 | 长春 | 大连 | 楼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