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观察时事政治,揭开官场密码,帮你分析时事热点和新闻背后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土味玩具,年销售额突破80万! ·  昨天  
自贡网  ·  @自贡人,3月起看病不用再交这笔钱! ·  2 天前  
四川日报  ·  找工作速看!成都一大批市属国企招聘来了 ·  3 天前  
四川日报  ·  特朗普宣布:恢复死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给“北大最帅双胞胎”的白眼里不仅写着鄙视

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3-27 17:54

正文

摘要: 网红炒作、营销变现、追逐名利,在当下社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被当成成功和光荣被追逐,人们脸上写满一夜爆红、一招变现的网红欲望。这种风气也传到了大学,让大学没有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在仍残存着独立和自由追求的北大,在对大学精神仍保持着信仰基因的北大,成功的网红脸及其后的成功观,受到了北大式抗拒。


吐槽青年出品  谭影子|文


从2012 年苑子豪苑子文双双考入北大,被冠以“北大最帅双胞胎”称号以来,已过去5 年多了,两人临近硕士毕业,两人微博粉丝活跃度和热度一直未减,新书更是一本接一本。相比双胞胎微博下众多初高中迷妹脑残粉式的崇拜和追捧,北大校内同学的态度可不太友好,校内bbs上持嘲讽甚至鄙视态度占绝大多数。北大学生批评两兄弟一直在“消费北大”:兜售如何考上北大的鸡汤故事,出书中经常提及北大字眼,签售和发布会打“北大最帅双胞胎”称号,甚至利用粉丝群的北大崇拜推销护肤品。


同为北大学生,对苑氏兄弟这种行为,我倒不是很反感,“北大最帅双胞胎”这个符号主要是媒体生产出的,他们确实是北大学生,他们的出书、签售、卖面膜不可避免地都会跟北大符号绑在一起,“消费北大”可能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我感兴趣的是,被媒体和市场追捧的北大学生有不少,为什么北大学生不贬损同样因高考成名的状元们,而追着苑氏兄弟不放?那些高考状元也通过撰写文章或者加入培训机构获利了,为什么没人说他们消费北大?问题可能出在我们对大学生的预期上,苑氏兄弟的这种成功和变现方式太不“北大”了。


努力学习,认真准备考试,提高学术和实践能力,取得好成绩,毕业后找到好工作,过上不错的生活是大家对“标准”自我成长的预期。――这还只是对普通大学生的预期,北大作为中国最好的高校,人们有一份更高的预期,北大式成功除了当学霸成为一流人才外,身上还应有一份超越个私功利的公共关怀。就像一位北大同学在知乎上感叹的那样:“在我心中,北大是和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大师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才是不折不扣的北大人,有他们的北大才是真的北大。”然而,苑氏兄弟走的却不是公众期待和北大学生所自我期许的那条“寻常路”,而是当下社会流行的网红式成功和变现,通过学校名气、个人相貌以及营销手段获得了大量财富、名望。他们的“成功”靠的是炒作和营销,在他们身上没有一处和北大学生以及他们所售卖的“学霸人设”相符合的特征。那些高考状元,虽也有拿北大身份获利的成分,但他们是通过教学、讲座等知识分享途径,而非一味宣传炒作。


通过类似方法走红的其它高校学生似乎也被校内舆论不待见。比如清华的奶茶妹妹、复旦姐妹花等等。部分校外同学、社会人士崇拜他们的高学历、高颜值,但校内同学却认为这些人仅仅依靠相貌和学校名声走红,对不起手里的名校底牌。他们之于学校就像是没有演技全靠炒作的明星之于演艺圈。行为本身不违法,但内部人士就是看不惯。颜值是父母基因给的,跟北大身份有什么关系呢?北大在你身上留下了什么呢?靠网红脸去变现可以,但请不要带上北大的符号,很多北大学生可能会在内心觉得这种网红式消费拉底了北大的身份。


从深层原因分析,对于类似“北大最帅双胞胎”群体的鄙视不仅仅由于观念冲突,更多的是一种不公平感。试想如果这对双胞胎努力创业、遭遇了特别多坎坷,十几年后终于成名,评价肯定大有不同。北大人愤怒的不是他们和自己不同,而是他们走了捷径,没用太大功夫。这让其它北大人感到,虽然和他们掌握着同样的资源和机会,但自己“被剥夺了”“被消费了”。

看不惯苑氏兄弟的北大人,是因为自己在用一点一点的努力完成这个目的,每天要看很多书,做很多题,赶ddl到凌晨两点,人变得憔悴,心理压力很大,付出了很多。但他们用相貌、卖腐、炒作话题就完成了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取得的,甚至可能比大部分北大人毕业后挣更多,更有名气。――多数人可能跟我一样,并不是妒忌苑氏兄弟的成功,而担心大学里这种“网红式成功”会冲击和稀释奋斗的价值,弱化大学的核心意义。大学的精神本质在于思想的丰富、人格的健全。或者更具体一些,大学让我们知道,世界上除了名利,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除了名利,还有其他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满足的东西。――而身边的网红式成功和非努力式变现,对北大学生一直为之骄傲的北大价值形成干扰,这可能是北大学子那么反感的关键原因,就像人体器官对异物激烈的排异反应。


特别能理解这种排异反应,北大学子如果没有这种反应,反而是一件耻辱的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光怪陆离的名利场上,追求效益、快速变现的观念也在无形中摇晃着、推搡着我们,让我们感到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网红炒作、营销变现、追逐名利,在当下社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被当成成功和光荣被追逐,人们脸上写满一夜爆红、一招变现的网红欲望。这种风气也传到了大学,让大学没有了一张安静的书桌。在仍残存着独立和自由追求的北大,在对大学精神仍保持着信仰基因的北大,成功的网红脸及其后的成功观,受到了。当然,抗拒态度里写满的,不只有谴责,更有对自身价值的迷茫和对社会资源分配标准的失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