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五星街派出所社区民警温克刚退休的日子。
脱下警服,换上便装,并把桌子上厚厚的一摞笔记本全部打包装箱。
“这是我工作38年的一笔财富,里面详细记录了我每一天的工作。
”
温克刚说道,从警38年来,每天写工作日志已成为他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哪怕是除夕,也从未间断。
“只有每天把工作日志写完,这一天才算画上了句号。
”
13000多天,温克刚写出了500余万字、10余斤重的工作日志,
不仅书写了他的从警生涯,更是通过这些笔记本,能“解读”了一名普通社区民警的工作日常。
自1981年从警后,温克刚便养成了每天写工作日志的习惯。
最开始,他仅对一天的工作情况做要点式的简单记录,后来逐渐把当天发生的国内大事件、工作感想等写了进去。
久而久之,写工作日志已成为了他的工作内容之一,一写就写了38年直到退休。
记者看到,他办公室的储物柜里已经放了一大摞,足有10多斤重,有些页面已经泛黄,无声诉说着年代的久远。
“我一般都是利用下班时间写,写完了才回家。
即使是加班或者除夕夜,我也坚持熬夜写完,这才算是给一天的工作画上了句号。
”温克刚说,它们不仅见证了我的从警生涯,更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温克刚常年坚持用笔记录,密密麻麻的字迹详细记录着他的工作日常。
直到2016年,在同事的提醒下,他便改用电脑写工作日志,每篇字数在300至500字不等。
2016年写下了10万多字,2017年则写了20余万字,以一天写400字计算,38个年头的13000多天里,温克刚写下了540多万字。
“作为社区民警,每一天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每一天都很有意义,自己把这一天的工作详细记录下来,让自己觉得很满足、很心安,同时也为更好的开展社区工作提供了便利。
”正是因为温克刚每天的坚持,这厚厚的一摞工作日志才成了社区民警工作的“史记”。
因为温克刚的记录真实详细,如今派出所民警还经常找他帮忙——翻一翻他的工作日志,便能很快查到某年某月某天的情况,了解某一件居民家中被盗、火灾或其他案件的出警和处理等相关情况,就连是哪几位民警出的警上面也一目了然,简直成了派出所里的“活字典”“档案室”。
2011年,珍珠山75栋底楼的居民老王找到温克刚,说自己家中被水淹了。
温克刚火速赶往现场,老王家中淹得十分严重,必须穿上雨靴才能下脚。
居民们都怀疑是二楼家中漏水。
温克刚则根据日志内容查找依据,发现二楼居民一家长期在外省,漏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为了进一步得到核实,他再次翻阅自己的工作日志查找,发现二楼居民的一位亲戚在自贡上班,通过联系从这位亲戚手里拿到房屋钥匙,经检查,排除了漏水的可能。
随后,温克刚又赶紧与下水道疏通公司取得联系,对方立即派出工作人员前来处理,最终找到了原因——下水道堵塞,居民的苦恼也得到解决。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温克刚的工作生涯中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他说,工作日志不仅可以积累经验,也可以成为资料档案保存,翻阅起来方便,在工作中还能协助工作的开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写总是好的。
”温克刚说。
翻阅温克刚日志的内页,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天的天气晴雨,开会的内容,发生的案件内容,接警出警的人员及处理情况,辖区居民联系电话,自己的工作内容等。
当中还附上了不少珍贵的报纸剪报,以及国家、省、市和分局发布的与公安工作相关的条例文件等,如1996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使用器械和武器条例》、1996年自流井公安分局致干警家属的《慰问信》等。
除此之外,偶尔还能看到温克刚写下的一些工作感想和名人语录等。
1983年他写下了“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一个真正的朋友常是在逆境中获得的”“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
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泰戈尔”。
“工作日志中,还有很多内容是温克刚38年的从警经历,这些对于新民警来说,是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
”五星街派出所教导员张健介绍,这些经历正在为五星街派出所开展的迎庆1号专项行动,以及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大便利。
张健表示,在温克刚退休之后,他将部分记录了工作经历的工作日志留在了派出所,“让他的经验为派出所的社区工作继续服务。
”
“从警生涯三十八载,对党忠诚心不变,公正执法牢记心,少说多做得民心,终身不忘服民情,今生不后悔!
”这是温克刚对自己从警生涯的总结,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群众、同事和单位的认可。
2003年,他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并被四川省公安厅记三等功,还曾获得四川省政法战线先进干警、自贡市十佳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多个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