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官方微信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戎评  ·  当你精神内耗时,一定要去读余华 ·  昨天  
收获  ·  《收获》微信专稿 | ... ·  3 天前  
收获  ·  新刊 · 目录及简介 | ... ·  4 天前  
李继刚  ·  Claude Prompt:细节 ·  5 天前  
李继刚  ·  Claude Prompt:细节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译文

所谓珍物,是我们透过一些什么去体会自己的过程

上海译文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8-24 20:55

正文

时间倒退至两年前,上海译文社以及《生活月刊》杂志的编辑们决定邀请李宗盛写一篇文章,谈一件他心中的珍贵的东西。这篇文章将收录于即将策划出版的书籍《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中。考虑到李宗盛的工作档期原因,团队本想借由采访形式来完成这篇文章,却意外地收到李宗盛自己亲笔书写的稿件, 一字一行,结下了李宗盛与《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第一次因缘


2016年,《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成书之际,编辑团队已经为这本书忙碌两年之久,耐心快要耗尽,责编陈飞雪却一直有个想法:“可不可以请大哥李宗盛为书作序”,没人能给这件事一个确定的可能,因为李宗盛实在太忙。然而当这个小小的请求给到李宗盛本人时,他却爽快答应了。整个编辑团队为了等这篇序言,更将出版日程延后,三个月后,李宗盛准时交来一篇亲笔序言,为《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的最终成书划上句号,结下了第二次因缘


2017年1月《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出版。一百位文艺界大咖,如此奢华的作者阵容,却在出版后的大半年内未做过任何宣传。所有的人都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在2017上海书展筹备期,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传来了,在接到责编邀请后,远在海峡另一端的李宗盛给了一个积极的回复:“想来上海书展看看《珍物》的读者”。


8月16日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珍物之夜”像一场聚会般拉开了序幕。《珍物》一书的作者李宗盛、金宇澄,主创团队成员令狐磊、马岭,责任编辑陈飞雪和到场的几百位读者共同度过了一个温润感动的夜晚。


《珍物》之夜主创分享会

2017年8月16日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

▼▼

金 宇 澄

一把手作吉他,一本名为《珍物》的书

2014年的春天,上海译文社编辑陈飞雪与邹滢前往《生活月刊》编辑部,那会正值《生活月刊》第100期特辑刚刚出版没多久,位于K11大楼内的杂志办公室弥漫着兴奋又疲惫的气氛。面对热情的来客,主创之一夏楠递来一本巨大的刊物。

“我们当时便被那种氛围感染到,很快一个念头会萌发于心:有没有可能就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按照图书的出发点来重新编排和编辑,把它变成一本书可能它会流传更广泛,更持久。”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的责编陈飞雪后来回忆道。也是在那次会面之际,她将这个意见提给了《生活月刊》的主创们,然而这个意见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也是2014年,参加完一次与梁文道的对谈后,上海作家金宇澄被邀请去参加李宗盛策划的“简单生活节”(Simple Life)。对于金宇澄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壮观又热闹的聚会,很多音乐会,很多人,他在其中一间后台看见了正在喝酒的李宗盛,以及对方墙上挂着的,一把手作吉他。

珍物之夜,金宇澄分享了关于这把吉他的故事

一段青年记忆自心底升起,那是作家18、19岁时的一段回忆:当时金宇澄所在的劳改农场来了一个奇怪的人,这个人和金宇澄一样,是个上海青年,每天背着一把白皮琴。他只在这间农场待了一个礼拜,但包括金宇澄在内,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待久一点。这位背着琴的青年离开农场后,所有人都很想念他,以及他那把琴。

金宇澄的另一位上海朋友决心也要做一把同样的琴。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然而他却真的做了,在一位农场负责生炉的老头协助下,这把琴很快便要做好,大家对这个老头子刮目相看,也对这件事翘首以待,然而,就在作品即将完成之际,这位老头被调走了,琴也因为材料问题未能完工。这件半成品的吉他,挂在金宇澄和他朋友的集体宿舍墙上,成为劳改农场每一个青年心中最珍贵的物品。

简单生活节过后,金宇澄回到上海,恰逢《生活月刊》100期特辑出版,他收到了一本样刊。也许因为先前被勾起的那段久远的“珍物”记忆,也许因为多年的编辑经验,以及身为一名作家对于记忆和物什的敏锐感。他觉得这样一个议题,不应该仅止于一期特刊。当晚,他便着手给《生活月刊》杂志社回了一封邮件,再次提出了成书的意见,在金宇澄的动议下,《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

令 狐 磊 

一次“自省”下的偶然

作为《生活月刊》创意总监,令狐磊在分享会现场坦言最初他和他的团队并未决定要做这样一本书,然而多年的文化编辑经验让这位时刻自省的创意人在100期特辑时萌发了一些想法。

“我们准备做100期的时候发现突然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就是我们好像永远往前走,然后没有去看我们这10年来,或者在这8、9年来我们所认识的这些朋友,我们并没有太多关心他们的生活,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关心他们生命本身的一些东西,因为我们太多关注他们做出来的一些工作上的作品,但又对生活来说,往往它又跟情感戏方面的东西没有被抒写出来。”

带着这样的疑惑,令狐磊与杂志团队的马岭、夏楠开始考虑做一期选题,通过当事人口述或撰文的方式,把一些真实生活上的东西呈现出来。

“我们就做100人吧,或者100个由头做的一些事情,这样做下来会很好,线索很容易梳理。”

为了分摊这个风险,编辑们把100人切分成20块不同的领域,每个领域设想五六个人的范围。细化分工后,团队便开始马不停蹄执行,由于组稿阶段恰逢春节,每个采访对象都很忙,但他们用了1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大部分约访和组稿。

“回想起来,我发现那段时间最难约到的人是舞者,我们几乎把中国能数得出来的十个人都选了,然后有六个说不能拍摄,不能参与这个活动,我印象中只有四个人。好在我们最终还是完成了。对于我们来说,它应该是我们创刊以来做的最认真、最扎实、最专注某一个领域的一个话题性,然后它的编排也是最好的,在市面上呼声也是特别好的。”

▼▼

马 岭

我们尚未看清,但很想梳理一次。

当拿到《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的样书的时,《生活月刊》的马岭坦言感到些许意外,多年来的杂志工作经验,让他对出版物的编排有很多想法。但《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的制作水平还是让他感到惊喜,虽然如今曾与他共事的若干《生活月刊》的同事已经离开,但就当时而言,马岭认为那是他们团队创作的高峰时期。每个人都精力旺盛,有所积累,他们甚至感觉到整个大中华区的创作氛围在这里有了一种具体的景象,参与《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的制作,就像是他们再看清楚一次这个景象的某种实践,一次梳理。

“怎么说呢,就觉得文化到了这个时候,是一定要整理一次,然而如何整理,从什么角度切入,当时我们没有一个定论。后来一起合作《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你可以称之为这是一次以小见大的尝试,在视觉上借由“每个人的珍物”这样的切入点,从一个小的物件讲每一个创作者他自己的故事,带着各种不同的角度,深度,也契合了我们《生活月刊》杂志所想表达的一个时代的创作精神。”

▼▼

李 宗 盛

这是一件普罗大众都能感受到情感的一件事

8月16日当晚的当代艺术馆,李宗盛双手撑着舞台中央的沙发靠背,像个男孩一样一跃入席,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露出会心一笑,他轻松地与大家讲起自己为什么会来参与这场分享会的原因。

“这是一件没有门槛的事情,一是任何一个简单经历生活的人都会有的经验,你不必具备什么样的资质。写文章啊,写诗歌啊,搞摄影需要你跨过某些门槛,但这件事不需要。但凡一个对生命历程有所遗留下来,或所珍惜的东西的人,他都有发表自己的感触的权力,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很具有普罗大众都能感受的情感的一件事情,珍物是没有阶级和区别的,一个知识分子也好,一位农场大婶也好,都有她值得珍视的东西。”

李宗盛坦言是因为对“珍物”这件事太有情感,才会参与到这种程度,对观众半开玩笑说自己文章差劲,但依然克服写文章的恐惧,写了序言和自己的珍物记录。更分享说自己有一个专门收藏旧物的口袋,装着童年时期母亲给的栗子,学生时代的录取单,女儿的乳牙,写着“阿宗,我去学校拿健保卡,很快就回来”的3M纸条.....

当晚活动,在谈及当下与自己90岁高龄母亲相处的岁月,李宗盛说,珍物不一定是一件具体的物什。

“我现在的办公室跟我的家都在北投,我不太进城的,现在常常是五点半我就骑着我的摩托车回家跟娘吃饭,吃完饭我们会手拉手看电视,看电视我就会睡着,这样子大概到七点半,我就会给她捏脚,做完这些事情我就回到我的楼上,你们知道吗,在我回到我楼上房间的那个时刻,也是我的珍物之一。‘哦,原来我是这样的人。’我在那一刻会产生这样的感触,与我在审视摩梭自己旧物的时候的感触一样,所谓珍物,是让我们透过一些什么去体会自己究竟是谁的过程。”


相关图书推荐

点击原文链接购买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

作者|《生活月刊》编著

出版时间|2017年1月

李宗盛:“多年以后审视摩挲旧物对我来说,往往意味着自己与人生某些部分的和解与释然。”

谭盾、林怀民、黄永松、王澍、金宇澄、阮义忠、杨丽萍……一百个人撰文回望关于“珍物”的答案,那是他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印记。在充斥着“消费”与“丢弃”的当下,重拾“惜物惜情”的美好传统。

“华语音乐教父”李宗盛作序力荐。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