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
↓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 点击上方关注
▲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如我前面八天连载所分析的:
第一档的3000学生,似乎有80%的可能都能过公办普高线,剩下的20%大多数也能进民办高中或者国际高中之类。
第二档的,可能只有50%左右的孩子能过公立普高线,剩下的50%,部分去民办,部分就只能去中专和职高
,至于说还有极少数进入社会或者某些行业的学徒岗也是可能的。
所以,似乎在应试之外,育人任务也非常非常重,毕竟,如果脱离学校了,社会大学的残酷性可不是校园和家庭可以比的。
最后第三档,似乎更残酷,公立普高率能过30%吗?也许有些新学校有可能超过这个比率。
但是大部分其它学校,或者这个大框里的3300多学生,或2700多学生,算上民办高中,可能就读的人也不到一半吧?
虽然,公办中职未必就一定比民办普高不如,但残酷的现状就是如此。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绞尽脑汁,想要挤进各系第一梯队五所类似的初中吧?
即便自己的孩子也未必出类拔萃,但是,即便是中不溜的,到了70-80%,也比进第三梯队的初中里要争做前20%容易得多吧?
数据不会说谎。它就在那里,你看懂或者不看懂,它都在静静的诉说背后隐藏的信息。
作为家长,我们可能会关注,有资源进行选择。也可能,不关注,或者被迫没得选,所以呢?
如果三年也算最宝贵的机会,是不是要考虑在负担能力范围内,选择民办初中?
即便是如思沁,培圣,郡维,博致等只要填报或者补录就100%能录取的初中呢?
我想,如果我面临1和3的被迫选择,我应该会有能力承受,选择1档的民办初中吧,即使没条件和资源去第一档里的公办初中。
我不想多去揣测,毕竟就算去了第一档的民办初中,也不能保证三年后就一定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是,最起码,在我的理解中,比去很多老牌的第三档初中,诸如附中雨花或者附中芙蓉,应该是要更好的选择吧?
除非,除非,家长能深度的参与到孩子的初中学习,陪读左右。不然,不如交给某些合适的民办初中寄宿来得更好一些。
最起码,学校可以替家长进行一些家长管不了的限制。即便不为了成才,往几年沉迷手机和游戏,基本上也比在第三档初中里随后80%的大流要来得更有价值。
最大的差别就是在三年这十万,是不是要考虑投资?如果确实收入有限,那倒不必要去砸锅卖铁的送民办初中。
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应该孩子要更懂事的更主动去学习,就怕寒门骄子,宠溺过度,做父母的又没办法给孩子铺一辈子的路。
蹉跎三年初中后,染上一堆坏毛病,那基本上就废的差不多了。身边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
连载详情点击:
【连载】附中系各初中 | 联考成绩数据 | 对比分析 (1)
【连载】附中系各初中 | 联考成绩数据 | 对比分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