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主题报告上半节的第二场报告来自台州学院的崔凤军教授,他带来的报告题目是《旅游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部分旅游现象的基于发生学和进化心理学视角的解读》,报告阐述了“旅游的本质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观点。
旅游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于部分旅游现象的基于发生学和进化心理学视角的解读
崔凤军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崔教授的报告率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人类为什么喜欢看风景;男女为什么容易在旅游中产生爱情;旅游为什么没有实现减肥效果,反而是增肥;游客又为什么容易掉入旅游的高消费陷阱等。
报告从理论层面对现阶段的旅游心理学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国内关于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意义和概念范畴的探索,或是对国外心理学概念的引入、介绍和部分运用上,而对“旅游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核心内涵的探究几乎空白。随后报告对相关的旅游意象、地方依恋等概念和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表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进行了梳理。
随后,报告展示了核心观点,“旅游的本质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提出过程。研究遵循着亚里士多德关于知识分类的体系,提出了旅游以何种善为目的,旅游与人本质需要的实现之间有何必然联系的问题。报告认为,人类史的演进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不断从物质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步实现人的自由的过程,并认为,人类的分工越细化,从事的工作越单一,那么人们的旅游需求将会更加强烈,这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直接动力。
接下来,报告从发生学和进化心理学的视角对众多旅游现象进行了剖析,如旅游过程中,人们对之前未曾尝试过的新食物,总是心存恐惧,只因人类为求自保,避免中毒;而相应的饥饿恐惧症,对应于旅游过程中的过量饮食,则源于人类自身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规避,类似的还有旅游活动发展了人类的感知能力,人类参与旅游活动是基于寻找栖息之所的潜意识,旅游活动满足人们社交需求、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审美能力等作用,以及旅游可部分解决人类心理进化与文明进化失调的矛盾。当代社会寓教于游,旅游业应不负于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报告进行了总结,认为旅游业要超越作为经济产业的视野,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通过旅游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提升人民群众品质生活的幸福产业”,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以百年树人的教育精神办好旅游业。
速记整理:张高军
微信编辑:孙佼佼
摄影:杨鹏